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间歇式筒子纱染色的重现性十分重要,特别是染浅色筒子纱时极易产生色花、色差、缸差等疵病,因此对于染色工艺制定,工人操作和染料质量要求都很高,经过对Argazol Ec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测试及染色工艺的分析,通过实际生产的具体实践,纯棉筒子纱染浅色时,重现性、符样率,筒子内外层色差,色花均已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工艺技术的开发、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装备的研制以及筒子纱数字化染色生产全过程中央控制系统的研发,并在上述3个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生产线。并将其主要技术参数及先进性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达到了筒子纱染色高质高效、节能减排生产;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生产线实现了筒子纱染色从原纱到成品的全过程数字化自动生产、筒子纱数字化染色车间现场无人化操作,推动了纺织行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化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高温高压筒子染色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进爱 《印染》2000,26(1):18-20
筒子染色是色织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筒纱染色所需的原料,设备和工艺参数出发,较为详细地探讨了高温高压筒子染色工艺制订和实施的要点,难点,并具体介绍了筒子纱染色的生产实例。  相似文献   

4.
季莉  钱晓红  姚金龙 《印染》2014,(23):26-27
介绍了纯棉筒子纱还原染料悬浮体染色工艺,包括松筒、练漂、染色以及水洗后处理等,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处方和操作注意事项。实际生产表明,还原染料悬浮体染色适合中浅色筒子纱染色,染色后的筒子纱颜色均匀,无色花,内中外层色差较小,染色牢度高。  相似文献   

5.
筒子纱染色的比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坚 《印染》2006,32(8):29-30
结合不同主循环泵特性曲线,改变筒子纱传统染色选择的大比流量。采用合理的比流量,可增大主泵扬程,从而保证纱线的匀染性和一次染准性,并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文中就比流量的应用,介绍了生产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及懈决方法。对于大容量筒子纱、高支高密度筒子纱以及经轴纱等染色,采用低比流量,提高扬程,可以提高克服纱层穿透阻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筒子纱ANOZOLL型活性低温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星 《印染》2006,32(23):27-28
采用ANOZOLL型低温活性染料染筒子纱,详细介绍了筒子纱的染色工艺。实践证明,L型低温活性染料对水质宽容度大,对染色条件依存性不敏感,大小样重现性好,染色成功率高;且染料用量少,色牢度高,具有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刘维群 《印染》2005,31(3):19-20
棉筒子纱染色的色花有多种成因,如坯纱差异、络筒差异、前处理差异,以及设备运行等问题。该文详细地分析了棉筒子纱染色色花的成因,并从设备、络纱、装纱和染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筒子纱染色大生产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筒子纱染色大生产准确性的因素,针对纱线收缩对准确性的影响,提出应采用先蒸后络筒再染色的工艺,列举了不同筒子纱卷绕密度标准,讨论了助剂对筒子纱染色色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羊绒筒子纱染色色差一直是困扰绒纺企业染色生产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产生染色不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染率低和上染过快。为此从染色工艺方面着手,依据羊绒纤维及MF弱酸性染料的特点,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MF弱酸性染料在羊绒筒子纱染色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羊绒筒子纱染色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各个单因素的变化对上染率和半染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羊绒筒子纱染色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麻棉筒子纱染色的有关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控制麻棉筒子纱染色质量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静 《印染》2011,37(21)
苎麻/棉筒子纱染色时,由于两种纤维得色量存在差异,易出现得色不匀问题.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氧漂煮练酶前处理,其白度和亮度可满足染纱要求;为了兼顾麻和棉两种纤维特点,保证络筒和织造的要求,应注意烘燥时适当提高筒纱回潮率.采用活性染色和柔软后处理工艺,苎麻/棉色纱色泽较好,内外层色差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兴 《印染》2000,26(9):21-22,24
涤棉浅色品种染色,染色的重现性十分重要。通过对Dianix ACE型分散染料的主要性能测试分析,以及对筒子纱染色工艺进行优化,经生产实践证明,该染料及其工艺用于涤棉筒子纱浅色品种染色的一次性对样率高,缸差较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筒纱染色存在内外色差、色花现象。文章具体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从筒纱质量、设备运行状况、染色工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羊毛筒子纱染色的匀染性问题,构建了羊毛筒子纱染色时染液流体、纱线状态和染色工艺三相体系关系,揭示出羊毛筒子纱染色过程中纱线出现色差的原因。结果表明:筒子纱染色过程中由于染液流体与纱线耦合渗流的渗透性能发生变化,导致染色后纱线内外层出现色差;染液流体单向作用于纱线时,纱线厚度增大或密度增大,导致染液流体对筒子纱的渗透性变差,筒子纱内外层色差变大,纱线密度的影响更显著;增大染液流体流速可改善匀染性;染液流体双向循环染色时,先进行反循环染色,反循环与正循环(从内到外)染色时间比为5∶3(5 min,3 min)时,控制染色升温速率为1℃/min,纱线匀染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朱斌  胡敏亚 《江苏印染》2013,(11):25-26,38
以涤纶筒子纱染色大生产为出发点,分别从松筒工序和染色工序两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对染色质量有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以及在染色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顺成  王健 《印染》2005,31(7):17-19
筒子纱一次准确染色的工艺设计是一项多因素综合性工作。分析了前处理和染色工艺设计、染色设备的选用和染色工艺条件试验,对棉及其混纺筒子纱一次准确染色提出了工艺设计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任进和  刘雪梅 《印染》2004,30(14):17-18
比较了经轴染色工艺流程与筒子染色工艺流程的差别,详细介绍了经轴染色工艺的操作重点,如纱线密度、染色浴比、染色流量、正反泵循环,并给出了以上工艺参数的最佳设置。实践证明,该染色工艺染得的纱线质量明显优于筒子染色工艺,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参照纯棉短纤的生产方式,对涤纶长丝品种进行原纱松式整经和经轴染色加工。在松式整经中,通过加装静电消除装置和增加车间湿度,同时排查纱线通道,提高整经质量;在经轴染色中,先进行除油处理,再控制升温速率和延长保温时间来提高染色均匀性,同时进行柔软整理;浆纱时控制浆液的浓度和黏度。与筒子纱染色相比,经轴染色提升了产品质量,缩短了生产周期,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代用碱在纯棉筒子纱活性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琴  许良英 《印染》2007,33(22):23-25
探讨了固色代用碱简易替DS在纯棉筒子纱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分析了元明粉用量、代用碱用量、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工艺因素水平及正交试验,优化了代用碱在纯棉筒子纱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简易替DS用量少、化料简便、在染液中分散均匀,固色效果与传统碱剂相当,可取代传统的纯碱固色工艺。  相似文献   

20.
筒纱活性染料受控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龙瑶 《印染》2006,32(21):13-16
介绍筒纱活性染料受控染色工艺,包括染料的选择,染料与盐、碱的配比,染色条件的控制,以及高温高压筒子染色机应具备的特点和应用性能,并对具体操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