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失眠是患者因某种原因造成的夜间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或时寝时醒,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睡。顽固性失眠是彻夜不眠之意,同时伴有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等伴随症状,顽固性失眠,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生活中,均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近年来,笔者选用小针刀治疗顽固性失眠,在临床上收到了极其显著的效果,同时痛苦小,  相似文献   

2.
徐明涟调肝五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证,往往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顽固性失眠,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徐明涟教授从医数十载,治疗顽固性失眠有丰富的经验,而其调肝法具有代表性,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奥氮平对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体外反搏治疗顽固性失眠症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顽固性长眠症的疗效。方法:4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微机化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2-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8例,显效率66.7%;有效14例,有效率33.3%;无效0例。结论:体外反搏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失眠是指病程缠绵、久治不愈的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身心健康,还会因之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顽固性失眠病因复杂,临床服用安眠药、养血安神药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笔者运用自拟活血安神汤,4年来共治疗38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较为严重,甚至服用大剂量安眠药也无法缓解,且失眠长期存在。它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也没有安眠药物的依赖性、耐药性、成瘾性。2006年以来中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丙泊酚睡眠平衡治疗后对顽固性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的影响变化。 方法 对32例顽固性失眠患者且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实施丙泊酚睡眠平衡治疗,每晚2 h,持续3 d,采用脑电超慢涨落技术对治疗前后的脑内神经递质分别进行检测。 结果 32例患者脑内GABA和NE活动水平偏低,经睡眠平衡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LSEQ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满意率为43.8%。 结论 顽固性性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存在GABA和NE的活动水平偏低,丙泊酚睡眠平衡治疗后可以提高它们的活动水平,同时症状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8.
肖绍武 《当代医学》2013,(35):104-105
目的探讨针灸用于顽固性失眠症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为其治疗,同时配合使用中药汤剂内治,在治疗完成后,观察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率85.00%(17/20),好转15.00%(3/20),无效率0.00(0/20)。睡眠质量方面,入睡预备时间明显较之前缩短,实际睡眠时间显著增多,患者睡眠效率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医师采用针灸疗法,为顽固性失眠的患者加以治疗,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使患者睡眠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
朱列和 《中外医疗》2013,(18):17-18
目的探讨小剂量喹硫平在治疗顽固性失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42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喹硫平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米氮平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在对顽固性失眠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顽固性失眠患者为例,患者行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针灸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治疗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患者顺利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无精打采、疲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焦虑不安、抑郁等积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失眠可行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针灸治疗,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有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法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它既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也可独立存在。治疗一般失眠用普通镇静药物即可治愈,但对于顽固性失眠患者,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各种中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作为筛选前提,从我院2016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的患者人群中抽取13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予以中医针灸,并设为观察组。在相同的时间段抽取另外13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参与研究,临床上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设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SQI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相对参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数值之间差异较大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睡眠质量改善方面,相对参照组,观察组的PSQI指数改善幅度更大,数值之间差异较大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预后方面,相对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数值之间差异较大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顽固性失眠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使睡眠状态维持长久,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因此而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睡眠维持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环境原因、情绪因素等。既往研究发现由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失眠占失眠患者的绝大多数。2011年4月~2013年6月应用针刺后再通过电针并结合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37例,其治疗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静脉全麻诱导治疗顽固性失眠.方法 使用静脉全麻药物丙泊酚诱导,静脉持续静滴地西泮维持.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在2~3min入睡,睡眠的时间均在7h以上.结论 静脉全麻诱导治疗顽固性失眠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导师陶根鱼教授从事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治学严谨、博采精思,继承先贤又不断创新,对中风病等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师实践,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失眠是指经常性地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的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病证。既可单独出现,又可并见于其他疾病中。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失眠证属中医不寐。历代医家多责之于心肾,谓心火不能下通于肾,肾阴不能上济于心,阴阳失交则入夜不寐,但目前临床所及失眠患者每以情志…  相似文献   

17.
李晓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32-1333
目的:探讨治疗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减轻和制止呃逆的发生。结果:对骨科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顽固性呃逆早日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可引起疼痛、失眠、乏力、精神萎靡、抑郁、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缺乏等症状,使患者体质质量下降,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因此及时终止顽固性呃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逐渐加大,伴随着失眠患者越来越多,经治不愈而致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顽固性失眠以中医辨证为主,从脏腑论治,调心肝为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自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0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谷维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安眠汤,疗程30天,停药后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2.00%、22.00%,总有效率为84.00%、54.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定,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予中药并配合头颈部推拿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单纯中药治疗,观察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2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