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华娓 《现代装饰》2015,(2):187-188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情况,不仅与该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社会发展的速度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河南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目前河南省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安排主要是以实践课为主,以专业基础课程为辅,以教育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6)
论文从分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出发,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等问题,给出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策略中包括注重特色办学、提高理论课程比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传统艺术课程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等内容,为优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机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雯靖 《现代装饰》2015,(2):244-245
踏入数字化科学时代,现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技术性应用学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人们对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效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探索数字时代下有效建立河南省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构建融合式的专业课堂体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而言,需要对融合式专业课程体系形成清楚的认识,然后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推进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式课程体系建设。本文就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阐述,提出了一个观点和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肩负着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要做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坚持课程思政实践途径,以课程为载体,把德育的核心思想有机分解到专业课程中去,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合。本文主要通过将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几方面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论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9)
科学地构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客观地评价学生能力及学习成效,还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文章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价为切入点,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8)
社会不断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逐渐意识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开始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并寻求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文章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3)
文章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具体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在专业设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强调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专业课程的衔接,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更好地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赏析教学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赏析作品内容、材料以及绘画形式,为今后学习装潢设计专业知识作好铺垫。该文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赏析作品分类与方法出发,探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最后指出教师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授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艺术史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着重要意义。当今信息化教学资源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有力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运用方式的探讨,有利于完善艺术史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施工制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并提出相关改革措施。《施工制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他课程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施工制图平、立、剖面的概念,概念,认识制图符号,能看懂并能熟练绘制相关的平、立、剖面图。为后期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预期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从OBE的教学理念出发,基于行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紧扣室内陈设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针对专业课程构建"过程+成果"、"线上+线下"互促的评价体系;针对专业实训环节构建"三方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对教学的展开过程、反馈及成效做出实时的把控与督促,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展开取得预期的成效,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满足行业发展对于高校输出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也为探索室内陈设设计类课程评价体系给予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5)
为了对多元化特色专业课程设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开展论证,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地域特色化,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特征融入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及教学,从而为培养本土化、多元化专业特色人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3)
文章探讨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遵循由低到高、由易渐难的原则,按"单元式"进行重置;通过"课程—细分单元—课程单元"的学习及单元测评,确保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改变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目标不明、课程设置混乱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9)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一直没有较详尽的衡量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人为因素所致的随意和不规范性。因此,一种符合艺术设计规律、可操作性强的艺术设计课程成绩考核方式亟待建立。笔者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试方式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实现专业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2)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是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核心课程。教学体系是依据培养目标体系对教学进程与内容做的系统性安排,是完成专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任务的依据。该文以目标体系为导向,探究如何在综合类院校中逐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整合。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8)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设计教育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色彩构成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创造性,所以,色彩构成已然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探索中前进。文章就高职院校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色彩构成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一些适用于色彩构成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6)
如今,当代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不应局限于本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也应包含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训演练。专业竞赛逐渐成为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实践的有效形式。文章主要通过以如何利用专业竞赛促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为出发点,探索专业竞赛运用的优势与必要性,以期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摄影基础》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为专业必修课,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构图取景能力、拍摄动手能力,以及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旨在利用有限的课程教学和针对性的课题训练让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当今社会,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仅依靠网络搜索设计素材已不能满足个性设计的需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运用摄影器材辅助完成设计工作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摄影基础》被设置为职业能力课中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为专业必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7)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贯通,是职业教育内部实现课程衔接、职业教育获得发展的主要途径。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可以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学分互认的初级阶段,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贯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分析研究了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贯通的现状和概念,并对优化课程体系的衔接贯通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