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PDA)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的婴幼儿PDA患者52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4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技术成功率(介入组98.1%、外科组97.9%)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组有1例封堵未成功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组有1例PDA结扎术后残余漏择期又行介入封堵治疗;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封堵组1.96%、外科手术组14.6%),介入封堵组有1例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组并发症有7例:进行性血胸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不张2例,气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刀口感染1例,术后接受输血8例、呼吸机辅助通气16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平均(4.3±1.2)d,外科组平均(11.2±3.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远期随访均生存良好,肺动脉压力下降程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作为婴幼儿PDA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成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介入治疗可行性和近期预后.方法 22例年龄18~47(27.6±8.8)岁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年PDA患者根据心脏超声改变分为3组:A组(11例):左室扩大,右室内径正常;B组(6例):左室、右室均扩大;C组(5例),右室扩大,但左室内径正常.封堵前测量肺动脉压,应用国产PDA或房间隔缺损(ASD)封堵伞进行封堵,术后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各组术前肺动脉压均重度增高,A组肺动脉压较B组和C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11例均采用国产PDA封堵伞即刻封堵成功.B组5例即刻封堵成功,3例使用国产PDA封堵伞,2例分别使用22和24 mm国产ASD封堵伞;1例试封堵后肺动脉上升,主动脉压下降,放弃封堵.C组4例封堵成功.均使用国产PDA封堵器.1例家属和患者放弃手术.各组患者成功封堵后肺动脉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C组下降程度不如其他两组(P<0.05).介入封堵成功患者随访1~58个月,平均(23.2±24.6)个月.A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较大残余分流转外科手术,其余患者均无残余分流和发生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左室、左房较术前不同程度缩小;B组和C组病例增厚的右室前壁变薄,右室、右房、肺动脉内径缩小,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减轻.结论 介入封堵可安全有效治疗大部分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人PDA,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郭炜华  史旭波  王国宏  吴明营  陈波  王雷  刘君  陈喆 《临床荟萃》2011,26(17):1473-1475,1479
目的应用封堵器治疗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巨大PDA合并SPH患者,应用封堵器封堵PDA,观察封堵前及封堵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23例封堵成功,PDA最窄处直径8-18.0 mm,平均(12.2±4.6)mm。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为(98.3±23.4)mmHg,平均压为(69.1±15.0)mmHg,封堵后30分钟测肺动脉收缩压为(44.6±10.6)mmHg,平均压为(28.9±7.3)mmHg,较封堵前显著降低(P〈0.01),3例PDA伴SPH者术中试封堵证实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而放弃干预。封堵后30分钟降主动脉造影示22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1例存在中量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超声心动图示1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未见残余分流,术后未见溶血、封堵器脱落、移位并发症。结论应用封堵器治疗巨大PDA伴SPH的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心电改变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ECG)变化,探索避免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记录260例介入封堵VSD术前后的ECG,据此分成术后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对照组),对发生完全性或重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患儿及时营养心肌和减轻心肌水肿治疗,必要时放置临时起搏器。结果心律失常组82例(31.5%),对照组178例。心律失常组中4例(1.5%)为完全性或重度AVB。36例(13.8%)给予营养心肌等药物处理。两组VSD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律失常组较对照组年龄小,体质量轻(P〈0.05),选用封堵器较对照组大(P〈0.05)。心率、QRS时限、PR间期、QT间期和QTc封堵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介入封堵术中和术后需密切注意ECG改变,避免选择过大封堵器。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二度AVB者,应尽早营养心肌治疗;完全性或重度AVB者,尽早安装临时起搏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指导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术前及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诊断需行 PDA 封堵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指导的 PDA 封堵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造影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DA 内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 X 线暴露时间、对比剂用量和发生并发症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在无残留分流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有残留分流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 PDA 封堵术术前及术中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 X 线暴露时间、对比剂用量和并发症发生例数,而且还可以减少术后患者残余分流的比例,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治疗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AH)的效果。方法选取巨大PDA伴重度PAH患者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心脏彩超明确诊断。3例成人患者入院后给予降低肺动脉压力、纠正心衰治疗1周以上。所有患者均经导管造影测量PDA直径,并据此选用国产PDA封堵器。封堵试验前后检测主动脉、肺动脉压力,封堵试验阳性后释放PDA封堵器。结果 4例患者封堵试验均为阳性并封堵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心前区杂音均消失,心脏彩超提示分流消失,封堵器位置无变化。术后随访时间15~34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均未见分流,无封堵器移位及脱落。结论采用国产封堵器并依据术中封堵试验标准对巨大PDA伴重度PAH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均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团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实施的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患者资料30例,所有病例均在800mA大血管造影机及经胸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股静脉置入国产封堵器,将患者术前X线平片及术后X线平片心脏形态及肺血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全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封堵术后X线检查示:大部分病例心胸比率、心脏表面积、肺动脉基线(P1)、肺动脉主干横经(P2)肺动脉段突出度(P3)等值均变小,肺血均减少。结论:X线平片从形态分析手术前后心脏大小、形态,尤其可观察肺血改变。从而可以全面地评价手术疗效,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PDA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各年龄组的PDA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72例,其中ASD28例,VSD25例,PDA19例,分析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并发症发生等资料。结果70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97.2%,分别于术后24h、7d、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经导管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超声心动图、胸片、临床症状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其中采用Amplatzer介入封堵术(介入治疗组)患儿24例,经外科修补手术治疗(手术组)患儿31例,进行年龄、性别、房间隔缺损直径大小、心胸比例、术前反复肺部感染、住院天数、费用、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介入治疗组成功率95.24%,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100%,两组患者的房间隔缺损直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组与手术组总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6.79±2.60)d和(16.52±5.92)d,平均费用分别为(3.55±0.79)万元和(2.36±0.82)万元。结论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均是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短.安全性好,创伤小,并发症低,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应用Boomerang^TM血管封堵器封堵股动脉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心脏介入治疗后采用封堵器的病例60例为观察组,常规手工压迫止血7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全部封堵成功,发生小血肿1例,血管并发症发生率2%;对照组发生各种血管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1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omerang^TM血管封堵器应用于心脏介入治疗后,封堵股动脉的止血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170名早产儿(孕周〈37周),均在出生后24h内入院,高频及常规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动脉导管,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出生后24h内完成,以后每天随访观察至第7天,若此期间发现动脉导管已经闭合,则不再继续随访检查。其中16名早产儿动脉导管出生7d内未自然关闭,为动脉导管早期未自然关闭(早期PDA)组,另从7d内自然关闭组中随机选取32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高频探头及常规心脏探头测量动脉导管内径、左房前后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LA/AO)。结果早产儿动脉导管于24、48、72h内自然关闭率分别约18.8%(32/170)、61.2%(104/170)、78.8%(134/170),7d内达90.6%(154/170),即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动脉导管自然关闭率约90.6%(154/170)。高频超声对动脉导管二维及彩色血流长度完整显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82%(39/48)w46%(22/48),P〈0.001,100%(48/48)w77.1%(37/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频超声测得早期PDA组动脉导管的内径大于对照组[(2.08±O.4)mm vs (1.09±0.22)mm,P〈0.001],以1.55mm为临界值,预测早生儿出生后7d内动脉导管自然关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90.6%,准确性为66.5%。结论高频超声能明确诊断早产儿PDA,在精确显示动脉导管结构上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内径越大,早期自然关闭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评价先天性心脏病(CDH)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22例CDH患者,其中8例继发房间隔缺损(ASD),7例室间隔缺损(VSD),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均采用国产类似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于封堵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CDFI检查,检测其形态功能等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例CHD均顺利实施封堵手术(封堵器均位置良好,未见偏移,且分流消失),CDFI所检测的形态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CDFI在CHD介入封堵术前后病例筛选及术后心脏形态和功能的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独立引导经股静脉途径封堵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价值。方法 收集25例接受TEE独立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封堵治疗的PDA患儿(TEE组),并纳入接受X线引导下介入封堵治疗的70例PDA患儿(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及随访资料,评估TEE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封堵的疗效。结果 2组治疗效果均满意,封堵器位置均正常,周围无残余分流、无大血管梗阻。TEE组手术时间为28~61 min,对照组为28~62 min。组间患儿年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3及6个月,2组封堵器位置均正常、动脉水平无残余分流、无心律失常;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TEE用于独立引导经股静脉途径封堵治疗儿童PD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封堵术后的心脏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ASD合并中重度PAH患者封堵成功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rhBNP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rhBNP组在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即刻静脉应用rhBNP48小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8小时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右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rhBNP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心室内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上升趋势,两组右心室内径有下降趋势,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不同时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客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上升和右心室内径下降趋势有所不同,rhBNP组较对照组上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差异更明显.结论 静脉滴注rhBNP可在ASD封堵术后进一步缓解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4例。介入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VSD右室出口和PDA狭窄处最小直径;介入术后重复造影及超声检查评价封堵器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等。结果超声检查及心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位置部位、形态均能良好显示。上述两种方法测量65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5.46±2.64)mm和(4.26±2.23)mm,测量74例PDA最窄处直径分别为(5.53±1.45)mm和(4.37±1.2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VSD及PDA术前病例筛选及术后疗效评评估更具优势,而在VSD和PDA介入封堵术中心血管造影对病变直径测量及封堵器选择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65例,其中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为A组,采用T管引流术32例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补液量、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住院费用少、发热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3、2.61、3.78、3.29、3.02,P均<0.05);A组并发胆漏、胆管狭窄、腹腔感染、结石残余和胆管炎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58、2.61、4.27、3.88、3.51,P均>0.05)。结论与术后采用T管引流术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术后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围术期的输血状况是否会加重术后感染程度。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开发软件“临床输血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150例外科手术后感染病例,按感染部位分为深部感染组和浅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红细胞输注量、非红细胞输注量、输血次数和平均每次输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浅部感染患者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4.50(0-59)u和2.95(0-119.6)U,深部感染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9.00(0-153)U和8.05(0-136.6)U,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最显著的差异是输血次数的不同,发生浅部感染的患者中位输血次数为2(1-31)次,远远低于发生深部感染患者的输血次数4(1-49)次(P〈0.001)。两组患者的平均每次输注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输血量及输血次数同患者术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似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国产与进口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未闭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的对比研究,评价国产心健封堵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6月,分别采用amplatzer及国产心健封堵器进行PDA介入治疗83例及197例。对两组疗效,并发症,价格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8.8%及100%;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残余分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国产封堵器组的输送长鞘较amplatzer组大,但未限制其在本组资料中的应用。国产封堵器组无严重并发症,amplatzer组出现溶血及股动脉血栓各1例。国产封堵器的费用明显低于amplatzer堵闭装置。结论:国产心健封堵器达到进口装置的疗效水平,并发症少,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封堵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6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123例,比较两种疗法的治疗成功率、残余分流、并发症、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远期疗效等.结果 介入治疗组与开胸手术组治疗成功率及残余分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6%(68/69)、100%(123/123),x2=1.792、P>0.05;残余分流发生率分别为1.4%(1/69)、1.6%(2/123),x2=0.009、P>0.05];2组并发病发生率[分别为1.4%(1/69)、9.8%(12/123),x2=4.832、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70.6 ±19.3)、(132.3 ±39.9)min,P<0.05]、输血发生率[分别为0(0/69)、75.6%(93/123),x2=101.2、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1.9)、(12.9±5.1)d,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法检验2组间累积优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69例,同期开胸手术治疗123例,比较两种疗法的治疗成功率、残余分流、并发症、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远期疗效等.结果 介入治疗组与开胸手术组治疗成功率及残余分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6%(68/69)、100%(123/123),x2=1.792、P>0.05;残余分流发生率分别为1.4%(1/69)、1.6%(2/123),x2=0.009、P>0.05];2组并发病发生率[分别为1.4%(1/69)、9.8%(12/123),x2=4.832、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70.6 ±19.3)、(132.3 ±39.9)min,P<0.05]、输血发生率[分别为0(0/69)、75.6%(93/123),x2=101.2、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1.9)、(12.9±5.1)d,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法检验2组间累积优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优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