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纳洛酮组首剂0 .1mg/kg静滴 ,继以 10~ 2 0 μg/kg·h维持 ,或 0 .0 7mg/kg静滴或肌注 ,q6~ 8h ;氨茶碱组 ,首剂 5mg/kg ,静滴 2 0分钟静滴完 ,继以 1~ 2 .0mg/kg ,q8h ,静滴维持。 结果 :纳洛酮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氨茶碱组 ,P值均 <0 .0 1,有显著意义。结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 ,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肠在首过效应中的作用.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小肠在首过效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结果:小肠在首过效应中具有一定作用.结论:小肠在首过效应中的某些作用远远低于肝脏.  相似文献   

3.
新年献词     
去年底在南岳衡山脚下办了个会,回来的路上有感而发,赋就近律诗一首——首乘衡广高铁感言(http://club.zgkw.cn/quan/bjb):北来雁落衡阳秋,南去客乘子弹头。老夫更生顽童趣,票指时速三百五。前后相认多促膝,半轮扑克到广州。直言无羞十年后,敢教嫦娥不发愁。相信大家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2009这个数字还没写顺手,2010年已经悄然而至。此诗便是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适当调整血液净化中的肝素、温度、血流量,防治灌流器凝血堵塞.方法:将药物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上机时给与肝素首剂.透析液温度采用常温的36.0~36.5℃.血流量在150 ml/min以下.治疗组:采取上机前10~15 min给予肝素首剂,透析液温度采用37.0℃,血流量在150~180 ml/min.观察两组在透析过程中灌流器凝血堵塞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0%的患者在净化过程中发生灌流器凝血,需更换灌流器.而治疗组在净化过程中无一例发生灌流器凝血.对照组在下机后灌流器明显堵塞者大于50%,治疗组只占20%.结论:即适当调整血液净化中的肝素、温度、血流量可有效防治灌流器凝血堵塞.  相似文献   

5.
刘波  郭新成  王铎 《吉林医学》2013,(32):6708-6709
目的:探讨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ICU危重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首剂量1μg/kg,以后0.20.6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咪达唑仑组首剂量0.05 mg/kg,以后0.040.6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咪达唑仑组首剂量0.05 mg/kg,以后0.040.08 mg/(kg·h)静脉泵注维持。结果:右美托咪啶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谵妄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较咪达唑仑可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有利于重症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 : 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病耻感水平与其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56名首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患者的PSP评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家庭收入、PDDS评分及NOSIE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DS评分与NOSIE评分之间、PDDS评分与PSP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0.586, r=-0.50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PSP评分的因素有住院时间、性别、NOSIE评分和PDDS评分;住院时间长、男性患者、NOSIE评分低及PDDS评分高的患者,PSP评分越低。结论: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精神症状有关联,病耻感越强烈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越差。  相似文献   

7.
刘丽萍  黄安宁  陈娜  米卫东 《医学争鸣》2007,28(21):2004-2007
目的:验证肾上腺素对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LS)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强度、药物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产科ASAⅠ~Ⅱ级,妊娠36~42 wk,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共70例,随机等分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及肾上腺(LSE)组和LS组,等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进行分娩镇痛.硬膜外穿刺成功后,LSE组产妇给予1.25 g/L左旋布比卡因和0.75 mg/L舒芬太尼以及1.25 mg/L(1∶800 000)肾上腺素混合溶液10 mL,LS组则给予1.25 g/L左旋布比卡因和0.7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10 mL.给予首量20 min后开始产妇自控镇痛.记录产妇所需镇痛药物的总量和每小时产妇所需要的药物量.同时统计各产妇给予首量至分娩结束的时间,分娩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评估产妇疼痛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结果:LSE组产妇的每小时药物需要量小于LS组,给予首量后15,20 min,LSE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LS组.两组产妇从给予首量至分娩结束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LSE组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LS组.LSE组产妇Bromage评分≥1分者多于LS组,而其它并发症,如恶心、呕吐、瘙痒、寒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的肾上腺素用于LS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增强其镇痛作用,加快镇痛药物的起效时间,但同时也增加了运动阻滞的程度,有可能导致第二产程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减少因使用肝素产生的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 ,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我院自1 999年起在透析治疗中停止使用肝素追加量 ,采用首次单一剂量肝素 ,取得了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 :自 1 999年 1月至 1 2月 ,维持性透析患者 2 38例。其中男性 1 6 0例 ,女性 78例 ,平均年龄 43.2 4岁 ,透析 730 1例次。肝素首剂用量个体化 ,根据患者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 ,体重及使用不同透析膜而定。首剂 0 .5~ 1 .0 mg/kg。血流量 1 80~ 2 5 0 ml/ min,透析时间 4小时/次 ,透析器复用 3次 ,透析滤过器复用 5次。结果 :我们采用同一患者作自身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氨茶碱与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不同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氨茶碱治疗组12例,用氨茶碱首剂5mg/kg,12h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8h.纳洛酮治疗组2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次,1次/8h,静脉滴注.结果:氨茶碱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纳洛酮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患儿门诊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 0 0 1年首诊患儿2 4 6 0例,其中18例患儿因对门诊的护理服务质量、环境设施、收费等方面不满意而放弃治疗(为对照组) ,针对18例患儿放弃治疗的相关因素,自2 0 0 3年起儿科门诊改变护理服务理念,推行星级服务,首问负责制,实行人性化管理(观察组) ;比较两组放弃治疗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放弃治疗的发生率为0 . 73% (18/2 4 6 0 ) ,观察组为0 . 19% (5 /2 6 5 2 ) ,差异性有显著意义(χ2 =8 4 ,P <0 . 0 1)。结论:改变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率及门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儿童支气管异物损伤特征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异物损伤的特征,为实施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五年期间445例0~12岁支气管异物住院儿童为对象,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支气管异物损伤的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支气管异物损伤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92.14%),男童多于女童,性别比为2.68:1:99.22%的异物吸入发生在家中,进食时哭闹是异物吸入的主要原因(71.95%);异物以植物性食物最为多见(91.56%):异物吸入后当日就诊率仅为9.02%,首诊误诊率高达55.28%,市/县/镇级医院首诊误诊率明显高于省级医院.结论:重视开展儿童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提高抚养人与临床医生对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对基层临床医师培训,降低儿童支气管异物的发生率,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超声在首诊检查中的优势作用,使来院患者尽可能在首诊中得到满意的诊断.方法: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并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图像特征.结果:大多数患者在首诊中就能得到较明确的诊断.结论:超声波检查有其独特的特点,能在许多疾病中发挥其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苯海拉明联合胃复安预防硬膜外吗啡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苯海拉明复合胃复安防治硬膜外吗啡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4例 ASA ~ 级下腹部手术的病人 ,年龄 2 2~ 5 6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 ( 组 )和研究组 ( 组 ) ; 组用 0 .2 5 %布比卡因 +吗啡 2 m g+氟哌啶 2 m g共 6 ml作首量 ,维持用 0 .12 5 %布比卡因 +吗啡 8mg+氟哌啶 4 m g共 10 0 ml,注药速率 2 ml/ h; 组用 0 .12 5 %布比卡因 +吗啡 2 mg+胃复安 5 mg共 6 ml作首量 ,维持用 0 .12 5 %布比卡因 +吗啡 8m g+苯海拉明 2 0 mg+胃复安 10 m g共 10 0 m l,注药速率 2 ml/h。分别观察注射首量前 ,注射首量前 ,注射首量后 10 min,1、12、2 4、4 8h。1疼痛评分 (VAS) ;2呼吸频率、心率、血压 ;3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 ,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术后硬膜外应用苯海拉明 +胃复安能有效地改善吗啡的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 ,而不影响其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18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 ms/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s/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 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杨昌俊  李溥  陈红永  罗建  何立建 《吉林医学》2013,34(19):3789-3791
目的:分析影响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医源性诊断延迟的相关因素,为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1月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首诊症状、首诊医院等级、首诊科室、首诊是否病理检查、首诊至病理检查的时间、首诊至确诊经过几个科室及首诊至确诊间有无治疗处理等对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医源性诊断延迟的影响。结果:126例患者,医源性诊断延迟率为(72.2%91/126);诊断延迟1~88周,中位数5周。首诊是否进行病理检查、首诊至病理检查时间、首诊至确诊经过几个科室、确诊前有无进行治疗与医源性诊断延迟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首诊即在专业骨科诊断室进行并作病理检查,尽可能减少采取确诊前非针对性治疗,可减少医源性诊断延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首剂肝素在多个灌流器连续血液灌流中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321例行多个灌流器连续血液灌流治疗中毒的病人按首剂肝素剂量随机分为3组:标准剂量组(A组)、1/2标准剂量组(B组)及3/4标准剂量组(C组),分析3组出血性疾病及灌流器凝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出血性疾病发生率高于B组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无差异(P>0.05);B组灌流器凝血发生率高于A组及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无差异(P>0.05).结论 首剂肝素为3/4标准剂量时出血性疾病及灌流器凝血发生率均较低,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或房扑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筛选18~80岁、持续时间≤ 3个月(3 h 至3个月)、心室率≥60次/min的阵发或持续性房颤或房扑患者共25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为13和12例.伊布利特组体质量≥60 kg者首剂1 mg、体质量<60 kg者首剂0.01 mg/kg,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或0.01 mg/kg;普罗帕酮组首剂70 mg,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35 mg.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房颤或房扑的心室率,但组间比较无差别;转复例数为伊布利特组9例,普罗帕酮组3例;普罗帕酮组转复失败的病例中有6例改用伊布利特,其中2例转为窦性心律,而伊布利特组转复失败的4例改用普罗帕酮后均未转复.转复时间:伊布利特组显著短于普罗帕酮组[(12.8±10.9) minvs (36.3±9.1) min,P<0.01].不良反应: 伊布利特组1例合并有左室功能不全者用药后即刻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普罗帕酮组1例出现左心衰竭,另1例出现头晕、手麻.结论: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或房扑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转复时间短于普罗帕酮,但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首诊延误和病人延误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2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对首诊延误和病人延误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45例患者首诊延误等于病人延误,中位数为10天;79例患者病人延误远大于首诊延误,中位数分别为38天和7天.首诊延误危险因素为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者,无咯血者及结核知识分低者;病人延误危险因素为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初治患者,结核知识分低者,自卑感严重者,及首诊于区以下医疗机构者.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存在一定的首诊和病人延误,应加强人群中结核知识的宣教,特别是文化程度低者;减少对结核病的歧视和孤立,消除患者自卑感;提高结防专业机构利用率,缩短首诊和病人延误,提高发现率以控制结核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一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和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心律平)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时间≤48小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7例和盐酸普罗帕酮组17例,伊布利特组体重>60kg的患者首剂1mg、体重<60kg者首剂0.01mg/kg,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盐酸普罗帕酮组首剂70mg,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70mg,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和盐酸普罗帕酮组4h内转复窦律分别为94.1%和52.9%(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结论:伊布利特与心律平均能有效转复房颤,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疗效优于盐酸普罗帕酮,是转复房颤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每组18只。空白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饲高脂饮食。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予双蒸水灌胃,首参颗粒组给予首参颗粒水溶剂灌胃(每日生药量8 g/kg),普伐他汀组予普伐他汀水溶剂灌胃(每日1.8 mg/kg),持续12周。12周后,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主动脉p66~(Shc)mRNA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主动脉p66~(Shc)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动脉内有明显AS斑块形成,斑块面积明显大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主动脉p66~(Shc)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主动脉p66~(Shc)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的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主动脉p66~(Shc)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