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报道在国内文献中呈逐年增加趋势,我院也曾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为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是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关键,其次掌握低分子低右药理特性及用药前进行皮试也是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关键,我院2007年至2010年采取以下方法来预防过敏及变态反应发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右旋糖酐40为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扩充血容量和维持血压,抑制血小板聚积,降低血液黏滞性,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以及渗透性利尿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同时该制剂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及其他不良反应也非鲜见。笔者就近期收治的2例右旋糖酐40过敏反应经验教训分析如下。【例1】男,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在本院治疗,临床用右旋糖酐40加丹参配伍静脉滴注,输液后1分钟即出现胸闷、气促,大汗淋漓。查体:体温37℃,血压0,呼吸急促,大汗,双下肺湿啰音,心率160/m in,心音低弱,四肢湿冷。考虑右旋糖酐40致过敏性休克,即用肾上腺…  相似文献   

3.
丁海波  田丽平 《现代护理》2004,10(2):112-112
目的 了解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情况。方法 检索近10年全国医药学期刊有关文献。结果 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59例中男性高于女性,高龄大于低龄,其发生反应时闽大多数在静滴期间30min内。结论 护士对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右旋糖酐是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血容量扩充剂。同时,右旋糖酐能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性,故临床也用它来改善微循环。少数患者用药后偶见有过敏反应,我科曾遇到一例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出现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药物:该药的过敏反应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晕、瘙痒、发热、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人有血压下降、呼吸闲难,致过敏性休克。本文将我科2007年2月收治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昏迷90min,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挽救了患者生命,且末留下任何后遗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右旋糖酐(dextran),又称葡聚糖,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临床广泛应用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D40).右旋糖酐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喘息、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胸闷,罕见过敏性休克.过敏常发生在首次使用时,滴人数滴或数毫升即出现胸闷、面色苍白乃至休克,及时处理可恢复[1].我科发生1例因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患者已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率和过敏性休克反应率均为最高,已引起普遍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15例因口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醒医务工作者及用药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麦胶质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胶质引起的肠道疾病在我国少见,导致过敏性休克更是罕见。我们成功救治1例因进食淀粉食物而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洁  秦桂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74-7274
细辛脑具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症。近年来,随着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其导致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年增加,并且多为过敏性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1,2]。2010-06-28笔者医院门诊儿科1例患儿在静脉滴注细辛脑时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病情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刘克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73-7173
低分子右旋糖酐又名右旋糖酐40,为血容量扩充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适用于治疗血容量减少微循环不良的患者和血栓性疾病的患者。我科于2009-11-03成功抢救1例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为血容量扩充剂,静脉滴注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血管外水分进人血液循环而增加血容量,起到升高和维持血压的作用;它也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该药具有强抗原性,部分患者初次使用会发生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哮喘等,重者口唇发绀、血压骤降、支气管痉挛等,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为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后所产生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精致处理而得.其分子量为40 000 KD.本品由于扩充血容量引起静脉血回流及心搏出量增加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滞性,具有抗血栓及渗透性利尿作用.骨科常用于肢体再植和血管外科手术,可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并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再植成功率.本品不良反应及注意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性疾病病人忌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少数病人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极少见.我科发生1例低子右旋糖酐治疗右手拇指离断再植术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致一过性酷似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内科杨忠,石秀敏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科教科石连仲黑龙江中医学院张宝忠,江明石低分子右旋糖酐静点可引起过敏反应,轻者有尊麻疹、皮疹、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已...  相似文献   

14.
右旋糖酐为血浆代用品,本品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内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对持续出血病人,使已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粘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防止休克后期血管内凝血。低分子右旋糖酐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曾有报道,但本例引起颜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极为少见,作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89年-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中报道过敏性休克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和儿童发生比例较高;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血及血制品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率居前3 位;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占67.56%;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死亡比例最大,占82.22%.[结论]过敏性休克死亡与病人年龄、用药时间、致敏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右旋糖酐已普遍用于扩容、抗凝,临床上偶可见静滴引起过敏反应,轻者有皮疹、荨麻疹、低血压、心律失常、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休克,均已有报道,但因过敏性休克诱发酷似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较罕见,本文3例均  相似文献   

17.
唐运香  汪靖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48-48,F0003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复方制剂,其成分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外观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临床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骨骼、关节的感染以及腹膜炎、胆囊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等。此药的药物毒性较低,不良反应较少,常见有胃肠反应及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一般为斑丘疹、荨麻疹、药物热等,罕见过敏性休克,但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与乙醇同时应用可产生“醉酒样”反应,其皮试时引起过敏性休克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于2008年12月7日对1例患者行皮试后约5min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护士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此例患者成功救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s)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多糖类药物,分子量在4000左右。通过其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临床可用于淤疸型肝炎的辅助治疗。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皮肤瘙痒,导致流感综合征(Flu-Likesyndrome)者笔者未见报道。我们于1992年6月应用同一批号药物时连续6例9次发生类似不良反应,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收治1例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寰椎前方双侧线形骨折伴枢椎脱位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致使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双花、黄芩、连翘提取物精制而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我院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2005年3月本门诊收治1例输注双黄连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