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垃圾焚烧是未来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处理方式,垃圾焚烧产生的渗滤液如何处理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pH值较低、挥发酸(VFAs)含量较高等特点。某厂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组合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本文阐述了该工艺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其垃圾渗滤液产量的变化、COD和NH4+-N的去除效率变化及各工艺段的性能,并探讨了该工艺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MBR+两级Fenton-BAF工艺处理鹤山市马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设计规模200 m3/d。介绍了工程设计参数、工艺特点、技术经济指标。该工艺不产生浓缩液,可以实现渗沥液的全量处理,为中小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处理提供一种全新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垃圾焚烧厂渗沥液的特点,提出渗沥液处理设施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技术重点,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常用渗沥液处理技术路线,结合笔者自身工程设计经验,探讨和分析了一种浓缩液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是垃圾焚烧厂处理渗滤液的常用工艺之一,使用中膜污染及膜通量下降是制约MBR系统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该文分析了上海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及实际影响因素,对离心出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运行优化方案,有效缓解了膜污染及膜通量下降等问题对整个MBR系统处理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吴惠鹏 《广东化工》2012,39(7):128-129
膜生物反应器(MBR)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方面在国内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该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现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大小型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处理中。在《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提出并实行后,膜生物反应器(MBR)利用低压膜进行固体的分离与截流,兼具了生化处理泥水分离与高压膜系统入水预处理的双重功能,使之成为垃圾渗沥液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结合中最高效的处理手段。通过对垃圾渗沥液处理MBR工艺中膜分离系统的不同选择和应用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应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领域中MBR膜分离系统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秦浩 《清洗世界》2023,(2):47-49
渗沥液处理站是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重要配套环保设施,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CO2、CH4和N2O等气体是典型的温室气体(GHGs),这类温室气体的碳减排潜势较大,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温室气体的减排需求正推动着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沥液处理向资源回收、能源利用的低碳方向发展。本文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处理站为例,介绍了渗沥液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节和产生机理,对比分析了不用处理技术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结果表明: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减少渗沥液产量、优化运行工况、提高沼气资源化利用率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渗沥液处理站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7.
以常州某家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为例,验证A/O+MBR生化处理"成熟期"填埋场中渗滤液的可行性,此渗滤液具有氨氮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生物工艺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以溧阳某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为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生物处理的调试运行进行介绍。调试证明,A/O+MBR+RO的工艺组合处理高氨氮低COD的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啤酒废水水质特点和MBR技术的优点,阐述了MBR处理啤酒废水的优势,综述了好氧MBR、厌氧MBR以及厌氧-好氧MBR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现状,介绍了MBR组合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膜污染防治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MBR技术在啤酒废水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国内外深度处理焚烧厂垃圾渗沥液的技术研究进展,如吸附法、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法、化学氧化法及高级氧化技术等,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并提出了未来垃圾焚烧厂渗沥液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UASB+MBR+NF处理焚烧垃圾渗滤液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UASB+MBR+NF工艺处理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去除率,COD、BOD5、NH3-N、SS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9.84%、99.94%、99.28%、99.83%。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采用该工艺去除1 kg COD需要花费0.57元。与城市污水厂生活污水的运行费用相比,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谢吉程 《广东化工》2012,39(8):181-182
文章首先介绍广东省生活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及处理现状,其次,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广东省渗滤液的处理要求与处理难点,最后重点介绍MBR+NF+RO、MVC+DI、Fenton氧化+BAF等处理工艺,并分析工艺在广东的适用范围,以期为广东省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对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Landfill leachates are generated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s under the action of water percolating through the landfilled waste. A treatment system using a combined membrane engineering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effectively treat the landfill leachate in the Dahanzhuang sanitary landfill (Tianjin, China). The process combines a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and nanofiltration (NF) technology to treat the leach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F system, including the hollow‐fiber NF membrane, is an appropriate advanced treatment alternative for landfill leachates. This system provided good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color. The membrane flux renewal reached over 96% after washing with 0.01 mol/L HCl. As a result, the effluent water quality met effluent discharge standards (GB16889‐2008).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0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以MBR为核心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各类组合工艺,综述了其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给出了适用范围,指出以MBR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今后研究方向是开发低能耗、低成本、高性能、抗污染的膜材料,以及合理设计组合工艺,选择合适的膜清洗方式。  相似文献   

14.
董卫平 《山西化工》2011,31(3):70-72
我国目前垃圾综合处理场主要采用堆肥、焚烧、填埋等生产工艺,针对其生成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采用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工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易凯 《贵州化工》2011,36(1):40-42,50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废水,通过贵州省榕江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设计的介绍,对垃圾渗滤液性质及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重点介绍"预处理+MBR+RO"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16.
徐锐 《广东化工》2014,(14):193-194
目前,国内渗沥液主要的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类:(1)生化系统+MBR+NF/RO;(2)厌氧/好氧+MBR+NF/RO;(3)MVC蒸发系统+DI。文章主要介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工艺的主体设计思路,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以及运营阶段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溧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结合新的排放标准进行提标改造,采用两级生化的膜生化反应器和纳滤/反渗透系统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娇  孙秀  袁朝 《辽宁化工》2013,(11):1311-1313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和生化反应器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MBR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的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膜污染问题及其控制方法;预测MBR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李震  麦穗海  董莹  周振 《净水技术》2013,32(5):31-35
针对目前垃圾渗滤液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处理效果不佳、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理论模型预测分析了渗滤液系统MBR的污泥浓度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MBR存在污泥浓度过高(22.0g/L)的问题,如果采用厌氧微网预处理则能将污泥浓度降低约50%,可大大提高MBR的运行稳定性。填埋场渗滤液MBR则存在处理年轻期渗滤液污泥浓度过高,而污泥浓度和污泥活性会随填埋龄增加迅速下降的问题,建议采取必要的预处理措施降低年轻期渗滤液的污染物负荷,改善中、老年期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能,提高以MBR为主体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