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模糊灰关联模式识别方法在岩爆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岩爆预测研究,选取岩石弹性能量指数、脆性系数和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作为岩爆灾害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基于模糊灰关联模式识别的岩爆预测方法。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冬瓜山铜矿床岩爆倾向与烈度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深井硬岩矿山岩爆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数值计算和现场岩爆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冬瓜山矿床开采为对象,对深井矿床开采岩爆防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矿岩力学试验,采用岩爆综合评判指标确定了矿岩的岩爆倾向性,指出岩爆倾向性具有本源性和诱导性两种属性;电镜试验、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岩爆研究发现岩爆主要由张拉断裂引起,具有明显的岩石破坏和工程施工异常性前兆;现场岩爆研究和数值计算表明岩爆危险区位于应力集中、能量贮存大及具有快速释放能力和条件的区域;从岩爆预防角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以能量释放率为衡量指标,对采场结构参数、开采步骤等进行了优化;从减少能量筘存、控制能量释放、采用柔性支护和建立岩爆监测系统4个方面,得出了具体的岩爆防治措施。图3,表2,参11.  相似文献   

3.
在地应力测试和岩石力学参数试验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如:岩石脆性系数法、能量冲击性指数法、岩石弹性能量指数法等,对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的岩爆倾向性和烈度大小进行了预测,发现采用不同的岩爆倾向评价方法,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基于单指标评价结果,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阿舍勒铜矿深部围岩体岩爆倾向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评判结果表明:凝灰岩、铜硫矿、黄铁矿三种岩性岩爆倾向性分别为弱岩爆倾向、中等岩爆倾向、中等岩爆倾向,评判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表明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预测岩爆倾向性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4.
叶振华 《矿业快报》2006,25(6):9-12
应用神经网络可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特性,借鉴冬瓜山铜矿岩爆研究的成果,通过利用神经网络,综合多种岩爆判据,对冬瓜山铜矿的几种主要岩石进行了岩爆倾向性预测,同时提出了在冬瓜山岩爆和地压监测系统中运用神经网络处理监测数据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冬瓜山岩爆倾向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 ,探讨了冬瓜山铜矿床岩石岩爆倾向性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该矿岩石岩爆倾向性与其单轴抗压强度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6.
充填控制岩爆机理及冬瓜山矿床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总结世界范围内充填控制岩爆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开采有岩爆倾向的冬瓜山矿床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指出了用充填和崩落相结合工艺开采有岩爆倾向的平板状厚大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深埋矿床井巷岩爆特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根据冬瓜山井巷掘进期间记录到的岩爆资料, 总结了该矿井巷的岩爆特征和发生条件。对该矿床几种主要的岩石进行了强度试验、峰值强度前的加卸载试验、全应力应变试验和峰值强度后的松弛试验, 指出该矿床矿岩除大理岩外, 其他岩石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岩爆倾向性, 提出了岩爆具有本源性和诱导性两种属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探讨了冬瓜山铜矿床岩石岩爆倾向性与其物理力学笥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矿岩石岩爆倾向性与其单轴抗压强度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型深埋有岩爆倾向矿床采场结构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学斌  冯涛  潘长良  曹平 《矿冶工程》2001,21(1):10-12,15
讨论了有岩爆倾向的深埋矿床开采设计中采场结构参数优势问题,以平均能量释放率作为优化目标,利用自主开发的三维能量分析有限元软件,采用数值模拟试验优化的方法,对冬瓜山深部铜矿床开采设计中的采场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为该矿床的开采设计推荐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研究中使用的优化方法和开发的数值计算软件,对深部采矿开采设计的岩石力学优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岩爆倾向性评价的弹性应变能指标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岩样-压机”系统从刚度和能量角度分析了岩爆产生的机理,解释了岩石峰值强度前弹性应变能的存储是岩石产生动力破坏的基本条件。对红透山铜矿矿石和围岩进行了单轴加卸栽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弹性应变能指标对该矿的矿体和围岩的岩爆倾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矿矿体和围岩均具有发生弱或强烈岩爆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深井高应力矿床开采地压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冬瓜山深井矿床开采具有岩爆倾向的特征,提出了应力变形的监测系统方案,并根据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矿床开采围岩应力应变分析。实践表明,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更好地揭示了冬瓜山深井矿床开采围岩的地压活动规律,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型深埋硬岩矿床岩爆监测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冬瓜山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和深井开采条件,总结出开拓井巷岩爆发生的位置特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预测了采场围岩岩爆危险区。指出该矿床岩层构造和岩性分布简单、原岩应力场较均匀、采掘工程引起的岩爆范围大、位置分散。提出了以微震监测系统和短周期地震波监测系统为主,以电阻率监测、电磁波监测和现场施工观察为辅的岩爆监测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深部采场采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瓜山铜矿是目前国内开采最深的金属矿山之一,岩石具有典型的岩爆倾向性。为了掌握岩爆发生规律,并及时采取有效安全控制措施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矿山引进了南非ISS公司的微震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采矿引起的岩体应力、应变状态的实时监测。本文简单介绍了冬瓜山铜矿首采区的地质条件、采场结构及微震传感器的空间布置。在前期处理波形和事件聚类分析研究基础上,与生产活动相对应,采用地震参数对采场开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并结合矿山实际的破坏事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为后续相邻采场开采及隔离矿柱稳定性的控制策略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冬瓜山铜矿微震监测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冬瓜山铜矿是千米深井开采有岩爆倾向的金属矿山,建立了微震监测系统以实现岩层活动的连续监测和岩爆的实时预报。综合实际工程条件和拟定传感器空间网络方案的地震事件定位精度和系统灵敏度计算结果,实现了微震监测网络的优化。建立的数字化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具有先进和丰富的地震学定量分析和可视化解释功能,可以完成多重聚类和时间序列分析。在冬瓜山铜矿已记录的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地震信号识别、矿山地震活动分析方法和冬瓜山地震活动规律等研究,取得到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大厂105号矿体深井开采岩爆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厂105号矿体的埋藏深度在1km左右,目前正在进行开采前期的勘探和设计。通过室内岩爆力学试验,分析了该矿体2种典型岩石的弹性变形能指数Wet、冲击能指数Kcf、岩石脆性系数B和最大储存弹性应变能指标Es。结果表明:围岩无岩爆倾向性,锡矿石具有弱岩爆倾向性。  相似文献   

16.
大红山铁矿是特大型深埋矿床,在深井开采时遇到的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岩爆。为评价岩爆倾向性烈度,对该矿深部5种岩样进行室内岩爆倾向性试验,并采用声发射方法确定岩石接近峰值强度时的卸载点;通过地应力现场实测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深部最大主应力和巷道开挖后最大切向应力;采用最大主应力判别法、切向应力准则、强度脆性系数法、变形脆性系数法、弹性应变能储存指数法这5种评价方法,对岩样的岩爆倾向性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分别得到各矿岩岩爆倾向性烈度。然后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深部主要矿岩体总体上具有发生中等岩爆和强烈岩爆的倾向性。最后,通过评价结果,在岩层图上绘制典型水平岩爆倾向性分布区域,可为深部开采和岩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爆倾向性是研究岩爆发生机理及发生机制的基础,本文采用脆性岩爆指标、Barton岩爆指标、弹性变形能岩爆指标和冲击能岩爆指标对矿体及上盘、下盘主要围岩进行了岩爆倾向性研究,根据各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评判。研究结果显示,矿体和下盘围岩属于强岩爆倾向性,在矿体开采过程中,应加强对地压变化的监测,采取适当措施,采用合理的开采方式及开采顺序,降低岩爆发生的概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