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些年,宽带固定接入的出现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遇,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同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收入。而HSDPA正是这样的一个移动宽带接入的承诺,它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4Mbit/s。虽然HSDPA作为UMTS技术的演进给3G的用户速率和小区吞吐量都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同时HSDPA业务对传输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享HSDPA业务带来的高速体验和收益增量之前,运营商需要解决基站传输成本激增的难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朱成所撰《降低传输成本,提高HSDPA赢利能力》一文首先比较了HSDPA和R99/R4网络在传输资源需求上的差别,然后提出混合IP传输的概念,并划分了混合IP传输适用的不同业务场景:MSTP场景和IP网络场景,提出了根据业务对QoS要求的高低来分配传输资源的概念。本文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HSDPA类业务传输能力和传输成本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WCDMA网络引入HSDPA业务后,承载网需要更高的传输带宽。根据基站引入HSDPA后的传输需求特点,结合ATM传输承载方式,分析了适合于HSDPA基站的各种回程传输解决方案。在规划回程传榆网时,应结合具体应用环境,综合运用不同的技术组建基础传输网。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HSDPA的特性,然后对如何在HSDPA中传输VoIP包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HSDPA中小区的VoIP容量进行了研究。仿真实验检验了不同的延迟预算、不同的包调度算法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设置改变对小区VoIP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了在HSDPA中传输VoI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HSDPA引入了一种全新的信道类型(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这种信道能够有效利用无线频率资源,并充分考虑到猝发分组数据的传输需求.本文分析了HSDPA 3个演进阶段(基本HSDPA阶段、增强HSDPA阶段与HSDPA进一步演进阶段)的关键技术,并对HSDPA的使用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巍 《移动通信》2009,33(8):75-78
文章对TD—HSDPA技术的物理层进行了简单分析,从公共信道和链路预算两个角度对HSDPA引入后网络覆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TD—HSDPA组网方式和室内覆盖策略,最后指出了引入HSDPA后传输网络在资源配置方面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影响HSDPA吞吐速率的HSDPA传输块大小、误块率、调度率等三大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玉林联通网络情况,通过无线环境优化、设备底噪问题排查、开启Fair Sharing功能、开启用户金银铜策略和优化HSDPA参数等方法有效提升了HSDPA速率.  相似文献   

7.
在3G网络建设中,如何建设3G传输网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网络规划建设的角度,对几种主流的3G传输网络建设采用的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在过渡时期、3G时期和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阶段省内传输网络较为合适的应用技术,对3G网络对端站的传输需求进行计算,对HSDPA阶段的传输网络需求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8.
TD-HSDPA的组网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比了HSDPA在TD-SCDMA和WCDMA系统中的技术差异,论述了R4与HSDPA的混合组网方案,在分析TD-HSDPA组网能力的基础上,给出了典型TD-SCDMA基站的传输链路配置表。  相似文献   

9.
TD-SCDMA R4与HSDPA的混合组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TD-SCDMA HSDPA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 在R5版本中,TD-SCDMA系统引入HSDPA技术,增加了新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在NodeB中加入新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AC-hs).  相似文献   

10.
夏巍  何海珍 《移动通信》2009,33(24):76-79
文章根据HSDPA下行速率的实测结果和使用现状,从网络的不同层面及TCP传输控制机制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HSDPA速率的主要原因,尝试为网络的规划及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是WCDMA对于下行链路分组数据的增强,其分组数据的调度由基站(NodeB)中的MAC hs实体完成。在HSDPA的接纳控制中,数据业务的接纳控制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完成,其判决依据是当前资源的使用状况,这样就需要Node B能通过Iub接口向RNC提供详细的资源使用状况。通过针对HSDPA中流类业务、交互/后台类业务接纳控制的特点,分别从资源的分配、判别门限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给出了HSDPA中接纳控制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邹珂龙  程卫东 《通信技术》2010,43(12):53-55
Iub接口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与基站(Node B)之间的接口,用来传输RNC与Node B之间的信令和无线接口数据,3G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异步传输模式(ATM)和IP网络架构交接,其重要性更加受到重视,基于Iub承载功能的测试技术资料却相对欠缺的现状,文章结合Iub接口的技术原理,以中国移动新一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无线子系统承载功能测试为实际背景,对Iub口承载测试中用到的拓扑结构,技术方法,深层原理做了一定总结,对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WCDMA网络基站传输电路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WCDMA的网络结构和接口要求,给出了3G业务中电路域业务、分组域业务和互联互通业务的预测模型,以及Node B Iub接口带宽计算公式,通过WCDMA网络Node B上行Iub接口带宽的需求分析,对WCDMA网络传输所需要的总的E1电路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TD-SCDMA Iub传输建模与带宽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飞龙  余轮 《通信技术》2010,43(9):65-69,72
在高速业务的强烈需求下,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在空口引入更多的新技术,空口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不断得到提高,制约数据业务的瓶颈逐渐转移到连接Node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地面传输资源上来。在详细分析了Iub口用户面、控制面和管理面信息流的基础上,以一个实际网络的话务模型为基础,计算Iub口的业务流量,提出了一种实用的Iub带宽配置原则和带宽计算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份不同配置下的传输需求表,可为工程规划设计人员、网络运维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TD-SCDMA系统中,RRC的消息将采用ASN.1中的PER编码格式来增加RRC消息在空中接口上的传输效率,并且在TD-SCDMA网络侧的Iur、Iub和Iu接口都采用了ASN.1编码格式进行传输.文章将介绍ASN.1的基本知识以及BER和PER的编码规则,并结合如何解析TD-SCDMA消息的方法来具体讲解ASN.1的应用.[1]  相似文献   

16.
李军 《现代电信科技》2009,39(6):55-59,67
在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中,定量分析Iub接口的传输需求、合理计算Iub接口传输带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首先分析Iub接口协议结构,然后根据Iub接口控制和业务数据流配置,考虑时隙配置、站型等各种具体情况,最后提出Iub接口传输带宽的定量计算方法,从而达到最优化利用传输资源、服务于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WCDMA R5版本中HSDPA的基本概念,介绍了HSDPA中的一些关键技术:AMC、HARQ、快速调度以及HSDPA的信道,最后还简单介绍了WCDMA接口技术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蔡卫红  雷新生  文杰斌 《通信技术》2010,43(7):131-132,135
Iub接口是3G中NodeB与RNC之间的接口,Iub接口的传输组网方式主要有基于ATM的传输组网和基于IP的传输组网,Iub接口基于IP的传输组网方式有:基于IPoverE1/T1overSDH的IP组网、基于PDH/SDH的IP组网、基于数据网络的IP组网、基于MSTP的IP组网、基于分路传输的IP组网。介绍了IUb接口基于IP的协议栈结构、功能、传输组网方法及人机命令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TRAN)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dimensioning has been of great interest among network researchers and planners due to the limit of Iub bandwidt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impacts caused by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CAC) mechanism of the air interface and User Mobility (UM) on simulations carried out for the UTRAN transport network domain. Independent from the TNL CAC mechanism of the transport network which is in charge of Iub link bandwidth, the Radio CAC function deals with the highly non-linear resources needed for an attempted connection depending on its specific propagation and interference situati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ir interface acting as bottleneck results into a less challenging amount of traffic for the transport domain. In addition, mobile user behaviors, e.g. UM, may dynamically change traffic load at the air interface, and in consequence affect Iub load, which has a very close correlation with cell load. In this work, a simulation model with Radio CAC mechanism and Handover strategies is implemented to study this correlation, and evaluate the UTRAN transport network performance given a limited radio capacity. The analysis on the impacts of the Radio CAC and UM are derived from qualitative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