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王玉  陈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3):282-284,305
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与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因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27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8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列入冠状动脉病变组(D组):根据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病变亚组(A组,31例),中重度病变亚组(B组,57例);依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2例),双支病变亚组(26例),三支病变亚组(40例)。对照组为39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入选患者接受ABI及CAVI检测,比较分析各组间ABI及CAVI。结果对照组、A组、B组3组比较,ABI依次降低,且对照组、A组、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I在对照组、A组、B组3组数值依次增高,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与对照组比较CAVI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4组ABI值依次降低,对照组与各病变组AB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中随病变范围增大,CAVI数值并未依次增高,且各病变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值能很好地反映病变狭窄程度,ABI数值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但无法反映病变范围;CAVI既不能反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也无法反映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与高血压初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分别测量CAVI、ABI、尿微量蛋白、血肌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等指标。按照CAVI分成CAVI正常组和CAVI异常组;再按照ABI分成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分别检测CAVI、ABI与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关系及影响CAVI、ABI的因素。结果 CAVI异常组[SBP(152±9.0)mm Hg、ACR(2.43±0.56)mg/mmol]和ABI异常组[SBP(155±8.0)mm Hg、ACR(2.48±0.58)mg/mmol]的SBP、ACR均较正常组[CAVI正常组:SBP(135±10.0)mm Hg、ACR(0.65±0.22)mg/mmol;ABI正常组:SBP(138±11.0)mm Hg、ACR(0.66±0.24)mg/mmol]明显增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VI与ACR显著正相关,ABI与ACR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AVI与年龄、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正相关(P<0.05),ABI与年龄、SBP、TC、LDL-C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VI和ABI可以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初期肾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影响CAVI、ABI的因素主要有年龄、SBP、TC、LDL-C,其中年龄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踝臂指数(AB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治疗的患者256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狭窄度≥50%)205例作为冠心病组,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相应的亚组,其余51例(狭窄度<50%)作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间CAVI、ABI的差异。结果 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血脂等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CAVI进行性增高,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ABI均在正常范围,但冠心病组ABI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支病变组ABI低于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P<0.05)。CAVI(+)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较高(66.4%),特异性欠佳(32.7%);ABI降低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低(18.0%),但特异性高(96.2%)。结论 CAVI(-)可能是非冠心病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子,CAVI(+)则有利于早期发现动脉硬化,而ABI降低则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子,可视为冠心病的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ABI、CAVI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ABI)、心踝血管指数(CAVI)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95例患者,其中35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0例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CHD)患者,另30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对照组)。各组均检测ABI、CAVI指标,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结果 ACS组AB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SCH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ACS组与SCHD组CAV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CS组CAVI水平高于SCH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尤其ACS患者动脉血管僵硬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BI)和动态脉压(PP)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探讨ABI和动态PP在高血压、冠心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检测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ABI降低组和ABI正常组的动态PP变化和冠心病发生率,以及24h平均脉压(24hAPP)<60mmHg组和≥60mmHg组的冠心病发生率,同时对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ABI和动态PP进行比较。结果①ABI减低组和ABI正常组的冠心病发生率分别是62.26%(33/53)和40.68%(2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8,P<0.05)。ABI减低组的24hAPP、白昼平均脉压(dPP)和夜间平均脉压(nPP)均较ABI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24hAPP<60mmHg组合并冠心病39.58%(19/48),24hAPP≥60mmHg组合并冠心病60.94%(39/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9,P<0.05)。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APP、dPP和nPP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而ABI则明显减低(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检测AB...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CAVI与ABI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冠心病)患者在动脉硬化及僵硬度指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治疗的患者269例,其中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狭窄≥50%)217例作为实验组(冠心病组),并根据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分为相应的亚组,其余52例(狭窄〈50%)作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间在CAVI、ABI的差异。结果①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CAVI进行性增高,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的ABI均在正常范围,但冠心病组的ABI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支病变组ABI低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P〈0.05)。③CAVI(+)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较高(66.4%),特异性欠佳(32.7%);ABI降低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低(18.0%),但特异性高(96.2%)。结论 CAVI(-)可能是非冠心病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子,CAVI(+)有利于早期发现动脉硬化,ABI降低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血管高危患者踝臂指数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363例,将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89例作为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123例作为合并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51例作为糖尿病组,均常规治疗,检测患者踝臂指数(ABI)、血尿酸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应用偏相关分析血尿酸、ABI与其他临床指标相关性。结果 3组收缩压、舒张压、TG、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ABI高于合并组(1.12±0.09和1.11±0.07 vs 0.93±0.11,P=0.012)。校正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TG、TC、HDL-C、LDL-C、HbA1c、收缩压、舒张压等的影响因素后,ABI与血尿酸呈负相关(r=-0.235,P=0.012)。结论心血管高危患者的ABI与血尿酸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人大动脉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个新的判断大动脉硬化的指标-心踝血管指数(CAVI)在老年人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VS-1000动脉硬化检测系统测定了126例老年人的CAVI,同时测定踝肱指数(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相应的生化指标.结果 126例老年人平均年龄81.6±4.8岁,男92例,女34例.CAVI为10.70±4.32,以CAVI≥9定义为异常,异常率为88.1%,与以IMT≥0.9 mm定义的大动脉硬化检出率89.7%相似(P>0.05).ABI ≤0.9即存在外周血管病变(PAD),合并PAD组CAVI为12.0±19.44,无PAD组CAVI为10.38±1.1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CAVI与ABI的相关系数为-0.247(P<0.05).在这组以高龄老人为主的人群中,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以及吸烟与非吸烟组之间,CAVI无显著性差异,CAVI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CAVI可以作为一个无创的大动脉硬化的早期筛查指标之一.但在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实际运用中,需联合检测多个无创指标,以便在临床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对血管早期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入选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各400例。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两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值的差异,对血脂异常进行临床分型,比较各血脂异常亚型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的差异,并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1674.0±13.0 cm/s)较单纯高血压组(1594.0±11.2 cm/s)显著升高(P<0.001);两组间踝臂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高血压病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血脂异常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01)。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均与动脉硬度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年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与反映动脉僵硬度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密切(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β=0.104,P<0.001),是仅次于收缩压和年龄的影响因素。结论血脂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高脂血症加速了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动脉硬度的影响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对影响CAVI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老年患者36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127例)和冠心病组(237例),并对所有患者行CAVI检测、病史采集及常规化验检查,分析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AVI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高血压、脉压、糖尿病、吸烟、LDL-C与CAVI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是CAVI的影响因素(R~2=0.430),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脉压、糖尿病、吸烟、LDL-C和CAVI是老年冠心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VI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是CAVI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CAVI检测,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分析CAVI与MAU、β2-MG及NAG的相关性。结果:CAVI升高患者尿MAU、β2-MG及NAG均显著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I与尿MAU、β2-MG及NAG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81、0.912、0.853,均P<0.05)。结论:CAVI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捷  陈本发  兰军  邓涛 《山东医药》2012,52(25):77-7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ABI)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根据ABI水平分为ABI正常组(ABI为1.10~1.14)、ABI减低组(ABI≤0.90),两组年龄、BMI、高血压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比较两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差异,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ABI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结果 ABI减低组24 h平均SBP和LVH发生率均较ABI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I与SBP、LVMI呈负相关(r=-0.803、-0.802,P均<0.01),SBP与LVMI呈正相关(r=0.757,P<0.01)。SBP、LVMI增高分别是ABI减低的独立预测因素(β=-0.006、-0.015,P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ABI与LVMI有关,LVMI增高、ABI减低提示原发性高血压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的ABI值.结果 冠心病患者ABI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单支狭窄、2支狭窄和3支及以上狭窄者两两比较ABI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ABI值低于对照组(P<0.05),3支及以上狭窄者的ABI值低于单支狭窄和2支狭窄者(P均<0.05).结论 ABI与冠状动脉狭窄数量有关,可作为冠心病病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5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检查,根据AB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组40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10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患者24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纯高血压组也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BI值与24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均呈负相关(r=-0.29~-0.39,P<0.05).结论 持续血压升高是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外周动脉疾病更易引发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 、 脂联素(ADP)水平及踝臂指数(ABI)的变化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肥胖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分为单纯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MMP-9及ADP,并测量ABI。比较四组MMP-9、ADP和ABI水平。结果 ①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BMI、LDL-C均较对照组升高( P < 0.05) ;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肥胖组FPG、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 P < 0.05);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肥胖组SBP、DBP、FPG较单纯肥胖组增高( P < 0.05);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BMI、TG、TC、LDL-C较单纯高血压组增高(P< 0.05)。②MMP–9、ADP及ABI在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和高血压肥胖组中逐渐增高或降低,且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和对照组比较,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肥胖组和单纯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P-9与SBP、LDL呈正相关。ADP与SBP、DBP、BMI呈负相关。ABI与SBP、DBP、TG呈负相关。结论 MMP-9、ADP、ABI在高血压、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疾病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 HIV 感染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踝肱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选择 HIV 感染合并 AIS 患者(AIS+HIV 组)29例及单纯 AIS 患者(AIS 组)30例,检测踝肱指数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S+HIV 组 ABI 较 AIS 组低(0.88±0.06、0.9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IMT 较 AIS 组高(0.98±0.08 mm、0.94±0.10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 HIV 感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ABI 下降而 IMT 增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及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动态血压水平及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入选9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EH组,n=47),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组(EH+T2DM组,n=43)。所有入选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CAVI、ABI指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动态血压与CAVI、AB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EH组患者比较,EH+T2DM组患者各时段的平均收缩压(SBP)、脉压(PP)、收缩压负荷(SBP-L)及CAVI呈增高趋势,而ABI和夜间血压下降率降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EH组患者杓型血压占42.5%,EH+T2DM杓型血压占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AVI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脉压差(24 hPP)、日间平均脉压差(dPP)、夜间平均脉压差(nPP)、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呈正相关,ABI与24 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dPP、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nSBP-L等指标呈负相关。结论合并T2DM可增加EH患者收缩压、脉压及收缩压负荷水平,并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合并高血压、心衰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其中59例患者已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归为观察组,其余69例患者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中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肱指数(ABI)、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I)等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TC与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a-PWV、CAVI、ABI和rAI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能据此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5 2例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对照组) ,其中冠心病组(依据主要分支狭窄≥70 %的患者做leaman冠状动脉记分,将冠状动脉记分≤6分与>6分的两组,将各组患者的ABI进行对比研究,并将冠心病组中的冠状动脉记分与患者的AB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冠心病组ABI比较(P <0. 0 .0 1)、冠心病组中冠脉记分≤6分与>6分两组患者ABI比较(P <0 . 0 5 ) ,冠脉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患者ABI比较(P <0 . 0 0 1)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冠脉病变记分与ABI呈显著性负相关(r=- 0 . 4 5 ,P <0 . 0 5 )。结论 踝臂指数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预测冠状劲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隐蔽性高血压(MH)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45例和正常血压(NT)组40例。测定踝臂指数(AB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与NT组比较,MH组、EH组ABI值显著性降低(P<0.05),hsCRP、MPO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性减低(P<0.05)。老年MH患者ABI与hsCRP、MPO水平呈负相关(r=-0.723、-0.719,P均<0.01),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917,P<0.01)。结论 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提高老年MH患者高血压的诊出率,评价其动脉结构、功能的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