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忠泽 《通信世界》2008,(11):I0035-I0035
2007年年底,全球第一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与华为等四家主设备供应商、多家配套设备供应商签署了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组成了营造绿色通信产业链的战略合作联盟。该协议的签署以及各主流供应商陆续涌现的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为通信业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使业界对绿色通信的认识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综合报道     
《现代电信科技》2010,(11):76-78
华为新闻华为与工信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自愿协议》签字仪式在京举行,工信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苗圩和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3.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0,(37):50-51
2010年运营商对节能措施开展以及节能产品应用的重视上升到新高度,基站、IDC等领域均成为节能焦点。"2009年,三大运营商电力消耗将近290亿度,增幅约26%,2010年通信行业耗电量继续增加。"工业和信息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通信行业节能形势依然严峻,各方应加大对绿色通信的关注。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最后一年,也是节能减排减排工作"攻坚年"。2010年,运营商节能任务增加。2009年底,国资委将三大运营商从节能减排要求最低"一般企业"转为"关注类企业",提高了运营商节能的要求,增加了监管力度,同时还把节能减排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另外,自去年底中国移动与工信部签订自愿节能减排协议后,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也在2010年相继做出或初步规划了"单位信息流量能耗2012  相似文献   

4.
陈洪涛  刘浩 《通信世界》2008,(1):I0026-I0026
近日,中国移动与部分移动通信主设备及主流配套设备供应商正式签署“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全面启动了以节能减排工作为核心的“绿色行动计划”作为签订合作备忘录的供应商之一,阿尔卡特朗讯与中国移动合作建立专门的联合工作组,以常态化沟通渠道,创建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新型合作模式,并积极探索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移动与部分移动通信主设备及主流配套设备供应商正式签署“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由此全面启动了以节能减排工作为核心的绿色行动计划。作为签订合作备忘录的供应商之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中国移动合作建立专门的联合工作组,以常态化沟通渠道,创建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新型合作模式,并积极探索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市场新闻     
《通信世界》2013,(5):10-10
工信部: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面实现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15年末,通信网全面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高能耗老旧设备基本淘汰,初步达到国际通信业能耗可比先进水平,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较2010年底下降10%;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  相似文献   

7.
向坤 《通信世界》2010,(23):11-11
近日,中国电信向外界承诺,到2012年,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将比2009年下降30%。事实上,这样的"绿色"承诺在通信业已不是首次。中国移动2009年就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了自愿减排协议,承诺以2008年能源消耗为基准,到2012实现单位业务量耗电下降20%的目标。而从另一角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日前与部分移动通信主设备供应商以及部分主流配套设备供应商正式签署了“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移动全面启动了以节能减排工作为核心的“绿色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2016年12月30日,华为与中国移动在北京签署数字化服务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宣布,未来将在前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合作广度与深度,共同探索新兴业务领域发展的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和华为多位高层到场,可以看出双方对此次协议签署都高度重视,本次协议的签署或影响中国移动未来多年的数字化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3,(34):52-5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通信网络,全面实现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工信部就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是源自通信行业能耗不断增长的严峻形势,也为2013年运营商、设备商推进节能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信世界》2012,(46):41
随着3G和宽带网络的加快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的发展,通信网络能耗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据悉,工信部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0%,还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要达到1.5以下,改造IDC的PUE值要降到2以下。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世界》2012,(41):42
随着3G和宽带网络的加快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的发展,通信网络能耗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据悉,工信部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0%,还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要达到1.5以下,改造IDC的PUE值要降到2以下。为此,2012年产业链各企业推出众多节能创新技术和产品,有效地帮助电信运营商加快网络结构优化升级,部署绿色IDC、基站和机房等网络基础设施。为表彰这些在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世界电信》2010,(5):78-80
诺西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价值7.5亿欧元框架协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近日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分别签署了2010年继续购买GSM、WCDMA与TD—SCDMA等移动网络设备与解决方案的框架协议。此协议进一步巩固了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与这两家中国运营商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6月28日,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MWC上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推进智能出行服务暨下一代车联网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移动总裁李跃、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华为轮值CEO郭平出席签字仪式,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华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彭中阳代表三方签约,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主持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5.
李琴  肖云 《世界电信》2010,23(4):20-23
2010年3月10日,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宣布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将以398亿元现金参股浦发银行。根据协议,浦发银行将向广东移动定向增发22.07511410亿股股份,占浦发银行发行后总股本的20%,发行价格为18.03元/股。发行完成后,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随着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能耗总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节能减排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通信业全面推行低碳创新,累计节约电信基础设施投资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24.9%,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7.
4月12日,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关于2010年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作计划安排情况汇报。在广泛征求各司局意见的基础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牵头组建了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作组,明确了工作组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责和工作机制,组织编制了《2010年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作任务分工》。  相似文献   

18.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与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腾讯公司在深圳华为基地正式签署创新实验室合作备忘录,共同揭牌了"华为腾讯NFV产业联合创新实验室",并宣布成立华为"MBB开放互联产业基地"。此次合作依托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将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解决方案以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加速网络游戏和相关无线应用在移动宽带网络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综合新闻     
入主传媒意在3G中移动收购凤凰卫视19.9%股份本刊讯(记者乐宁)中国移动6月8日宣布收购星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凤凰卫视19.9%的股权,并与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联盟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移动与凤凰卫视将在创新移动内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及推广方面展开合作,中国移动可以在其无线平台上优先并以优惠条件获得凤凰卫视的内容。同日,中国移动与新闻集团和星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方将建立长期的无线媒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移动表示,通过与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新闻集团,以及亚太地区领先…  相似文献   

20.
践行节能减排、积极进行企业环境影响管理是中国移动“尽物之性”环境责任观的体现。上海贝尔积极响应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在未来3年以节能减排为企业管理中心,系统地降低企业与产品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