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用的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有地层和桩 2个方面。用处理后承载力的增加倍数σ对地基处理提高承载力的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计算出经济桩长 ,并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取值进行了分析 ;认为采用相对变形值和变形值变化率确定取值更符合地层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矿井主通风机电耗的构成;通风机机型对运转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在选型设计时,漏风系数、通风附属设备阻力、电机功率备用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杜祥扩 《现代矿业》2020,36(1):113-116
为分析某矿中深孔爆破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根据优势分析原则,对爆破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根据国内外矿山的生产经验以及某矿的生产实际,确定影响因素中对爆破质量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孔底距、炮孔密集系数;因此,确定影响爆破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和孔底距。综合生产实际,选取炸药单耗的合理取值范围为[1.42.0],最小抵抗线的合理取值范围为2.0~2.4 m,孔底距a的合理取值范围为2.0~2.8 m。  相似文献   

4.
减阻降摩技术是大偏移距水平井成功完钻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井眼轨迹参数优化,优选出具有低摩阻系数的井眼轨迹;建立摩阻/扭矩分析模型,分析了钻井液粘滞力和管柱屈曲对摩阻的影响,推导出摩阻/扭矩计算公式,提出了摩阻/扭矩预测的方法;采用低摩阻系数的油基钻井液,将摩阻系数降低了65.2%;采用漂浮下套管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下套管过程中的摩阻。延页平3井中成功应用上述技术,准确地预测了钻井过程的摩阻,解决了大偏移距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托压问题,实现了套管一次性下放到位。延页平3井的应用表明:上述技术可以在大偏移距水平井中推广使用,并对国内其他地区大偏移距水平井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钢张庄铁矿开拓系统,对高地温矿山通风系统进行了研究,确定其通风方式和通风机站位置,应用Ventsim软件,建立了该矿三维通风仿真系统,根据井下不同工作面的工作条件,计算降温风速分别为0.4,0.6,0.8,1.0,1.2,1.4 m/s时矿山所需总风量,对巷道摩阻系数分别为0.01,0.012,0.014 Ns2/m4情况下的通风网络进行解算,得到各通风机站的风压、风机电机功率。对主要机站风压、风机电机功率与降温风速及摩阻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风机全压和风机电机功率随降温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降温风速对其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松软煤层钻孔气力排渣,改善钻孔施工工艺,基于两相流的相关理论对松软突出煤层低螺旋钻杆气力排渣钻进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进行了气力排渣流阻分析、钻杆腔体内部流阻计算和环形排渣空间流阻分析。通过分析和讨论影响流阻的因素,得出在钻进过程中流动阻力越大,压力损耗越大的结论,提出了降"内阻"和减"外阻"的方法。分析计算表明:增大钻杆接头内孔直径、减小接头处变径角和优化螺旋叶片的结构参数,可有效降低流阻,为低螺旋钻杆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具有行星传动装置的大功率密度减速器的热功率特性,基于自然散热热功率计算方法和理论,分析了热功率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热功率的措施,并以矿用梭车轮边行星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在对减速器进行热功率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该减速器总效率和导热系数试验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星减速器采用6级精度以上的硬齿面齿轮和高精度轴承时,减速器总效率值可取理论计算值上限略降0.01~0.02的值;在实验室空旷的条件下,行星减速器导热系数接近文献推荐上限值,不会因输入功率、输入扭矩等因素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次磷酸盐阻化剂对煤自燃氧化的抑制特性,制备了原煤样以及浓度分别为15%、17%、20%的次磷酸钠、次磷酸铝阻化煤样。采用程序升温氧化实验、阻化率计算和同步热分析实验,分析了次磷酸盐阻化剂对煤自燃过程中CO生成的影响,确定了各磷酸盐阻化剂的最佳浓度,分析了其抑制煤自燃氧化的热失重特性及放热特性。结果表明:次磷酸盐阻化剂能够抑制煤自燃过程中CO的生成,其最佳阻化浓度均为20%;次磷酸盐阻化剂可显著提高煤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等特征温度点,其中次磷酸钠阻化剂的阻化效果优于次磷酸铝阻化剂。此外,次磷酸钠阻化剂能够显著提高煤自燃初始放热温度和最大释热功率温度,降低煤自燃最大释热功率和总放热量。  相似文献   

9.
地表下沉系数是地表沉陷预计中的重要参数,其取值的精度会对沉陷预计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煤矿开采地表下沉系数影响因素众多且因素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复杂关系,从而导致地表下沉系数预测工作极为困难。为解决地表下沉系数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并提高预测精度,根据国内35个矿区的实测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构建地表下沉系数预测模型。选取开采厚度、煤层倾角、平均釆深、走向宽深比、倾向宽深比、推进速度、松散层厚度和覆岩平均坚固系数等8个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求取地表下沉系数影响因素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对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中的地表下沉系数影响因素进行排序,获得影响地表下沉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地表下沉系数作为输入参数,进而提出一种地表下沉系数预测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松散层厚度、推进速度、平均采深和倾向宽深比的组合权重更大,是地表下沉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地表下沉系数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地表下沉系数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其绝对误差最小值为3.954%,最大值仅为-6.918%,平均相对误差可以达到7.179%,与实测值极其接...  相似文献   

10.
综采工作面新型除尘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掘工作面产尘特点,设计了由风幕集尘风机和旋滤式除尘器联合组成的新型除尘系统。通过对风机、除尘器的构造及机理的分析,可以看出风幕集尘风机具备了控制风速低、有效吸程大、防止粉尘扩散等优点,而旋滤式除尘器具备了旋风和袋式2种除尘设备的优点,具有高效、低阻、分割粒径小的优点。这套系统占地小、除尘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