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虚拟基线的干涉仪测向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旭 《通信技术》2011,44(7):89-91
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复杂电磁信号进行测向是电子信息侦测的必要手段。并针对传统数字相位干涉仪解模糊和天线布设等技术问题,根据干涉仪测向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方法,并利用大数判决准则对干涉仪测向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改善和提升了测向性能。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了该干涉仪设计与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可行的,同时该方法有利于工程实时实现,对实际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多长基线和多种天线阵形式的干涉仪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雷达对抗中,相位法干涉仪测向技术是用于对雷达辐射源进行精确测向的重要技术。在相位法干涉仪测向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恒电长度单基线干涉仪的测向原理,探讨了恒电长度单基线干涉仪在天线设计中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恒电长度单基线干涉仪测向工程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电子对抗系统中应用干涉仪测向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测向精度。对于宽频带天线而言,干涉仪测向最大的困难在于解干涉仪的模糊。本文对余数定理解干涉仪模糊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解干涉仪模糊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数字干涉仪测向技术的无源测向定位系统,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对高精度数字鉴相和宽带数字干涉仪基线配置及解相位模糊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系统性能测试结果及与国外相关系统的情况对比;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多信道干涉仪测向和单信道干涉仪测向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两种测向技术的比较,得到了多信道干涉仪测向性能优于单信道干涉仪测向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相位干涉仪无法进行同时信号测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干涉仪的同时信号测向方法,在干涉仪测向中引入了数字信道化技术来解决同时信号分辨,同时采用多基线天线结构来提高测向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实现同时信号测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涉仪测向处理技术———基于PLD硬件处理的数字式多基线干涉仪测向技术,对高速带通欠采样、数字鉴相、数字测频及解模糊算法等相关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给出了工程样机性能测试结果,并与国内外相关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根据干涉仪测向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干涉仪测向误差产生原因,提出了近场试验条件下的相位误差校正方法,可消除试验条件对测向误差的影响,提高试验结果可信度。仿真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内场干涉仪测向误差校正方法可显著减少内场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拟相位干涉仪、二维多基线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宽带二维多基线模拟干涉仪测向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实现的系统可以提供二维的辐射源信息,具有很高的测向精度,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均匀线阵的阵列信号模型,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和MUSIC两种测向方法均能实现测向功能。给出了两种测向方法的测向精度的计算公式,明确了测向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比较了两种测向方法的测向性能。以四元非均匀线阵为例,在输入只有一个信号的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对比了两种测向方法的测向精度和测向时间,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都表明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具有更高的测向精度和更短的测向时间。  相似文献   

11.
波面功率谱密度中频波段的干涉测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讨论了干涉测试表面功率谱密度 (PSD)的移相式数字波面干涉仪需注意的问题 ,即如何保持严格相干性 ;引起波面测量误差的干涉场杂纹消除的原理和方法 ;干涉仪频响特性的标定等  相似文献   

12.
马平  何昌委  柳森  刘述章  石安华 《微波学报》2007,23(4):58-62,70
分析了一种三角波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并依据其原理设计了一种8mm微波干涉仪系统来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讨论了这种微波干涉仪系统的信号处理依据及其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相位测量理论误差。为了验证该微波干涉仪的测量结果可靠性,采用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开关移相器的测试结果比较、对日光灯的脉动等离子体测试结果与国外数据比对等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三角波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系统设计思想正确、测量数据可靠、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一种旋转式相位干涉仪测角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康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5):26-28
相位干涉仪测角是反辐射雷达导引头较常采用的一种测向体制,通常采用长、短基线的方式解决测角模糊问题。论述一种旋转式干涉仪测角系统能够利用弹体自身旋转解决测角模糊问题,通过数字仿真说明了该系统的正确性。该系统中可变延迟线的特性直接影响测角性能,提出的数字化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荣  李潇  刘畅 《现代雷达》2016,(9):23-27
基于通道间相位差测量的传统干涉仪测向模型在对相干多信号进行测向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测向失效,在分析其失效原因的基础上,利用相干多信号矢量合成方法,根据干涉仪基线几何结构,构建了新的相干信号干涉仪测向模型,并详细讨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该模型不仅能够对相干多信号实施测向,而且通过对求解结果的分析可推断产生相干效应的信号个数,也能实现对传统单信号的测向,即具有较好的向下兼容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而为干涉仪测向理论的发展和抗干扰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干涉仪接收通道间信号的相位差测量精度问题,指出了传统计算公式的局限性,通过采用信号能量信噪比替代信号带内功率信噪比,引出了干涉仪接收通道间信号的相位差测量误差的标准差的理论计算公式。从去调制与匹配滤波的角度证明了该计算公式的普适性,并通过各种调制信号与脉冲串信号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揭示了干涉仪通道间相位差测量误差的标准差与信号能量信噪比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一理论分析结果为干涉仪测向工程应用的精度指标计算与论证分析提供了普适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武旭华  陈磊  常建华 《中国激光》2008,35(s2):215-219
大口径移相干涉仪在检测空间频率为毫米甚至亚毫米量级的相位误差时, 存在部分空间频率的相位误差失真效应。因此, 必须对大口径移相干涉仪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标定,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引用评价参数-功率谱密度, 重点研究了干涉仪频率响应函数的实验标定。在理论上建立标定干涉仪频率响应函数的数学模型, 讨论了两种标定方法—正弦相位光栅法和台阶法, 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综合比较后确定台阶法作为实验方案。深入研究台阶样品可以作为标定用标准台阶的条件, 即台阶阶跃的陡峭程度与台阶信噪比的选择, 探讨了台阶法标定干涉仪频率响应函数的可行性; 设计、制作了高精度的台阶相位板, 结合实验对干涉仪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标定测量, 给出有关曲线; 最后分析了几种误差源对干涉仪频率响应函数标定结果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for the first time, an integrated optical isolator independent of light polarization. A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MZI) with two nonreciprocal phase shifters, one for transverse electric (TE) modes and another one for transverse magnetic (TM) modes can be adjusted so that it blocks the fundamental modes of the waveguides constituting the interferometer propagating in one direction and is transparent for the modes propagat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f the interferometer branch waveguides are in single mode regim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will not depend on the polarization of incoming light. The nonreciprocal phase shifters can be realized on structures with magnetization tangential to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Three geometries of nonreciprocal phase shifters are discussed and tolerances are estimated  相似文献   

18.
一种对三维固定辐射源的机载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一种基于机载干涉仪坐标系的定位算法,可以利用干涉仪系统测量出的时差和相位差变化率对三维空间中的固定辐射源实现瞬时定位。针对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指出应通过多次测量进行统计处理来提高定位精度,并引入了一种新的滤波估计算法UKF,最后给出了单次测量定位和多次测量滤波的仿真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向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了基于偏振光分量强度测量来确定波片参数的方法,指出这类方法在任意波片的测量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波片相位延迟量与光强测量值之间存在多值函数关系,因而无法仅由线偏振分量光强测量值来确定波片相位延迟量的真正值,包括无法得到波片的级次及快轴方向。提出了把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干涉的特征性彩虹条纹作为零光程差的定位参考标志,从而可以对光程差进行绝对测量,可以确切测量波片真正的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向。利用此方法对商用1/4波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迈克耳孙干涉仪零光程差法是行之有效的。最后还初步分析了色散对测量的影响,讨论了本方法适用的波片范围。  相似文献   

20.
An interferometric technique is described to detect and locate perturbations along an optical fiber. This distributed sensor has a position dependent response to time-varying disturbances such as strain or temperature. These disturbances cause a phase shift which is detected and converted to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sensor consists of a Sagnac interferometer merged with a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This is achieved by a frequency selective mirror in the center of the Sagnac-loop. The sensor is illuminated by two light sources with wavelengths λ1 and λ2, respectively. The mirror reflects λ1 and transmits λ2, causing the interferometer to operate as a Michelson at wavelength λ1 and as a Sagnac at wavelength λ2. Any time-varying perturbation on, the fiber will, result in a signal at λ2 proportional to the product of the rate of phase change caused by the perturbation and the distance of the perturbation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irror. The output of the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at wavelength λ1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hase change caused by the unknown perturbation. By dividing the output of the Sagnac interferometer by the time rate of change of the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signal, the position of the disturbance relative to the mirror is located. Results obtained with a 200 m-distributed fiber sensor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