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食了劣质糖液,或者吸吮了渗入巢内的雨水或是巢内蒸腾的水汽,均会导致蜜蜂下痢。蜜蜂大量出巢,满天飞翔,到处拉撒。蜜蜂下痢属于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为防治蜜蜂患上下痢病,蜂农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晴天气温最高可升至12℃,适宜蜜蜂出巢采集,此时外界蜜源不多,仅有少许油菜开花,蜜蜂采回的饲料不足,要视天气变化和巢内饲料情况及时补助或奖励饲喂,以刺激蜂王产卵,加速蜂群复壮。春繁的主要饲料是白砂糖和天然花粉,砂糖最好用开水化开,比例一般是1∶1,糖液中最好掺点蜂蜜;花粉喂前要消毒杀菌,可用百菌杀1支,加500ml清水,用喷雾器喷湿,不断翻转,直到花粉团粒松散软化后再加点蜂蜜,将它捻成条状,放入蜂团巢框上或蜂路间即可。糖液可盛在饲喂器大槽中,小槽可盛略含盐分的清水,不宜过满,上面要放几根稻草,这样可避免蜜蜂落入糖水中被淹死。饲喂器可放入巢箱蜂团巢框旁。  相似文献   

3.
生产蜂产品需要强群 ,强群来自科学管理 ,其中奖励饲喂是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看起来很简单 ,要做好 ,实际也有讲究。1 关于奖饲的目的春繁和秋繁都搞奖饲 ,目的是激励蜂王多产卵、快产卵 ;工蜂积极参与哺育 ;调动整个群体的积极性 ,共同完成快速繁蜂的任务。培育蜂王 ,整个过程都要奖饲 ,目的是能够培养出优质蜂王。喂越冬糖 ,缺蜜期喂蜂 ,目的都是让蜜蜂安全度过缺蜜期。2 关于糖浆的浓度各个季节 ,各个时期 ,由于目的不一 ,糖浆的浓度也有区别。春繁奖饲 ,糖水的比例是 1∶1。秋繁奖饲 ,因秋季气候干燥 ,为增加巢内湿度和蜂群…  相似文献   

4.
蜜蜂放潮与飞逃都是在晴朗的天气下巢内蜜蜂大量出巢飞翔的现象。不过放潮与飞逃有区别。放潮时间通常在午后1~3时出现。放潮是采集蜂(老工蜂)带领幼龄工蜂(新工蜂)出巢认巢试飞。这批新工蜂熟悉自巢之后,将要成为采集蜂。放潮时有大量蜜蜂涌出巢外,但它们既有出巢蜜蜂,又有进巢蜜蜂,  相似文献   

5.
正阿坝中蜂生活在川西高原,越冬期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快。白天太阳直晒蜂箱,造成箱内气温过高,大量越冬工蜂有出巢冲动甚至出巢。当天气变化后,高原气温下降较为迅速并常伴有大风出现,大量出巢的工蜂会冻死巢外。出巢冲动使得越冬蜂群散团,巢内饲料大量消耗,越冬蜂群会因饲料不足而饿死。阿坝中蜂越冬一般仅遮阴箱盖,往往会因忽略了阳光照射箱壁而影响箱内温度。笔者在阿坝蜜蜂保种场通过对越冬蜂群进行箱盖及箱壁遮阴和箱盖遮  相似文献   

6.
正养蜂需要通过箱外观察,掌握蜂群内部情况,箱外观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减轻养蜂者的劳动强度。一、春繁期箱外观察1.判断蜂群越冬情况早春蜂群搬出越冬室后,蜂箱前壁和起落踏板上到处排泄像玉米粒大一片稀粪便,蜜蜂腹部膨胀,头尾发黑,油光发亮,飞翔无力。说明越冬巢内通风不良、湿度大;饲喂劣质饲料,或饲料变质,蜜脾未封盖,蜜不成熟,水分含量大或含有甘露蜜,导致蜜蜂产生  相似文献   

7.
蜜蜂冬季四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法1.下痢病。是蜂群越冬期最易发生的病害,主要由饲料质量差和巢内湿度过大所致,病蜂表现为腹部膨大拉稀,在巢脾框梁上,箱壁上和巢门前有黄褐色、绿色或棕褐色的恶臭稀粪。轻者,行动迟缓,天气暖和时出巢排泄,会慢慢自愈。重者,飞行...  相似文献   

8.
正蜜蜂春繁,是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出不得半点差错。近年来,我是这样做的:一、箱外观察怎么看平时到蜂场观察蜜蜂活动,推测蜂群的大致情况。1.发生鼠害越冬期,蜂箱前有碎蜂尸,表明发生鼠害。如果从箱底板掏出许多蜂尸和碎蜡渣,说明老鼠已潜入蜂箱,需要开箱处理。2.蜂王丧失早春,有些蜜蜂在巢门前振翅爬行,可能是丧失了蜂王。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个别蜂群蜜蜂极少出巢采集花粉,蜜蜂在巢门前乱爬,而其他蜂群采集正常,说明蜂王可能丧失。3.饲料缺乏在越冬后期,个别蜂群不管天气好坏不断往外飞,常有蜜蜂从巢门爬进爬出,提起蜂箱感到很轻。说明巢内缺饲料,急需补喂。  相似文献   

9.
蜜蜂(含蜂王)是否能安全越冬,直接关系着蜜蜂第二年的春繁和第一个蜜源蜂产品的丰收。因此,蜜蜂的越冬要注意如下事项。1控飞冬天,自然界仍有不畏严寒的植物开花,因此,只要自然界有花,蜜蜂就会不畏严寒外出采集,其结果是飞出巢的多,返巢的少,除老死的外,适龄的越冬蜂死1只就使春繁的哺育蜂少1只,因而要注意越冬蜂的控飞。  相似文献   

10.
一、促进蜂王产卵。12月至来年1月份傍晚,每群蜂饲喂糖浆(糖水比1:1)250~300毫升,饲喂2~3天,放出蜂王,等待蜂群散团,钻进巢房内的蜜蜂出房,抖蜂紧脾。原有3框左右的蜂群,紧脾后留1框蜂,有少量的角蜜空脾放在巢脾中央,两侧暂不加隔板,不放保温物。副盖上覆盖草帘。蜜蜂在巢脾上密集结团,晚上饲喂糖浆,蜂王在工蜂密集的巢脾上,当温度适宜时又得到充分的饲喂,  相似文献   

11.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2,32(10):29-29
我地秋季无大宗蜜源,秋繁培育越冬蜂主要靠奖饲白糖,蜜蜂的越冬饲料完全靠饲喂白糖。现在市面白糖每50kg价格在275元左右。要减少开支,又要保证蜜蜂越冬饲料充足,必须先提出应淘汰的老脾和脾面不平、雄蜂房较多的劣质脾,再喂越冬糖。春末至夏、秋,一般每箱蜜蜂达10脾以上,如果不提出老、劣脾就喂越冬糖,一则需要的白糖多且工作量大,投资大;二则需淘汰的脾带糖液,淘汰又是浪费。有的蜂友在框梁上标注有造脾的时间,将使用2年以上的脾当作老脾淘汰。不论使用时间多长都称作老脾,老脾应及时淘汰。为什么要将老脾淘汰?(1)老脾繁育的蜜蜂小。1张新脾造好后,经过十几至二十几代繁育的蜜蜂,蜂房内逐代新蜂留下的“蜂衣”逐渐加厚,蜂房内容积逐渐缩小。若留下继续繁蜂,所育出的蜜蜂个体小。由于蜜蜂个体小,一则每次采集的蜜所载量必定少;二则在脱粉圈大小一定的条件下,蜜蜂采集的花粉因个体小可以很快从圈中通过,不能脱下所载的花粉,影响脱粉的产量致使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12.
对蜜和蜜脾的认知,多数蜂友停留在作为蜜蜂的"食粮"和"粮库"的含义上;一些蜂友已上升到是蜜蜂越冬巢内的"保温物"层面.若能进一步认识到蜜脾是蜜蜂越冬、春繁、度夏期内较为完善的"调温系统",则对蜜蜂安全越冬、春繁和度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更正     
何世钧 《蜜蜂杂志》2007,27(9):25-25
对蜜和蜜脾的认知,多数蜂友停留在作为蜜蜂的"食粮"和"粮库"的含义上;一些蜂友已上升到是蜜蜂越冬巢内的"保温物"层面.若能进一步认识到蜜脾是蜜蜂越冬、春繁、度夏期内较为完善的"调温系统",则对蜜蜂安全越冬、春繁和度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专利号:ZL2007201013076改进的第四代挡板式自动饲喂器比第三代质量更好、不漏糖、使用方便。本饲喂器体积小、只占1/5张巢脾的位置,安装在活动挡板上,可随蜂团大小随意调节饲喂器位置,饲喂器紧挨蜂团便于早春气温低时蜜蜂取水,繁蜂速度快。使用本饲喂器不用开箱就能给蜂群自动喂水、喂糖,5分钟能喂完100群蜂。既可喂水,又能喂越冬饲料和奖饲、秋季喂1:0.6的越冬饲  相似文献   

15.
蜜蜂属完全变态昆虫,营群体生活,在气温低、无花蜜采的冬季,在巢内结团过冬,这段时间就是蜜蜂的越冬期。为了使蜜蜂安全越冬,就要给它适时适量加喂越冬饲料。1饲喂方式11饲喂器饲喂:即从蜂具商店或厂家买回饲喂器,每次喂时把饲料倒进饲喂器即可。这种方法省时...  相似文献   

16.
以往化糖饲喂蜂群时,通常是按比例配好糖水,用铁锅熬化,放凉后喂蜂。这种用锅熬糖水的方法有诸多不便,在秋季补喂越冬饲料时,一个上百箱蜂的蜂场,三五天内要喂上吨糖,仅靠一口锅熬糖实在费工费时,有时弄不好还会糊锅。况且,糖浆中会含有铁锈,对蜜蜂安全越冬不利。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蜜蜂是缺蜜,还是进行奖励饲喂,用糖液喂蜂,都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喂了蜂,又要防盗蜂,确实是令人头痛。笔者在《蜜蜂杂志》2012年第12期《谈桂南中蜂的发展模式》一文中谈到:"采完龙眼蜜后定地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夏期如果缺蜜,要用1∶1的白糖液喂蜂,若用饲喂器盛糖液则要在夜晚喂,以防止盗蜂。如果用食品塑料袋装糖液喂,则白天也可以"。这引起一些蜂友的采纳和反响,现笔者就此问题再作详细解读。用1∶1清水和白糖放在锅里加热溶解,等待糖  相似文献   

18.
我一蜂友,由于管理不慎,早春发生了幼虫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1.加脾过多当蜂群发展到蜂脾相称时,继续加脾扩巢,由于早春冷空气影响,老蜂下降快,使巢内积累大量幼虫,造成哺育蜂不足,大量幼虫死亡后无法清除。 2.饲料糖质量差由于白糖紧缺,饲喂了  相似文献   

19.
<正>蜜蜂繁殖速度慢,加之自身保温能力差及外界环境变化易引起蜂群消减[1],因此春繁对蜂群发展至关重要。春季繁殖蜂群可以有效避免敌害侵扰[2],为全年蜂群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蜂春繁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观飞察蜂情越冬的蜜蜂早春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此时应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地不少蜂场在越冬后期和春繁期间发生一种成年蜂疾病,其症状为腹部膨大,爬行缓慢,蜂体颤抖,失去飞翔能力;有时肢体麻痹、腹泻,患病严重的蜂群,如在气候条件差时,在箱底及巢门口死蜂成堆,甚至堵塞巢门,有时在巢脾及巢门口有大量的粪便,气味难闻,根据以上症状分析判断为蜜蜂副伤寒病,也叫"下痢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