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涌潮条件下排桩式低丁坝水力学冲淤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护塘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不透水的排桩式丁坝群,其坝田部位可减冲1-1.6m,与相应方案的堆石坝研究结果相近;随着板桩丁坝透水率的逐渐增大,滩地防冲作用逐渐变小,然而透水率大于60%的丁坝,仍有0.8m以上的减冲能力,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本文除对护塘丁坝的设计提供基本数据外,还对新颖丁坝型式和结构的探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钱塘江强潮区排桩式丁坝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桩式丁坝是继传统堆石丁坝之后的一种新型丁坝。从传统堆石丁坝的设计特点的论述到基础深、耐久性好的排桩式丁坝的提出,并对排桩式丁坝的计算条件和计算方法作了深入探讨分析,并推荐一种设计排桩式丁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强潮河口桩式丁坝减冲促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塘江涌潮气势雄伟,世界闻名,但对海塘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丁坝型式——桩式丁坝,从现场观测资料对比、实体模型试验和机理分析三个方面,分析桩式丁坝的减冲促淤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与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坝体内无内压力、有效地减轻了局部冲刷、便于维护检修等一系列优点。桩式丁坝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河口护塘丁坝坝根防冲工程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涌潮水槽中,在涌潮作用的水流条件下,通过对护塘丁坝根部的不同附加工程保护措施,试验对比分析丁坝根部上游侧的冲刷坑形态,以及对坝根部位水流流态特征的观察分析,提出在涌潮作用下坝顶半高坝和下位导流墙结合八字脚可减轻坝根附近的冲刷,从而达到护塘坝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涌潮河口桩式丁坝的护滩保塘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以散抛块石为材料的传统堆石丁坝基础较浅,处于低潮位上下时散抛块石在涌潮动力作用下往往出现冲散、滚失、沉落,招致丁坝损毁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桩式丁坝型式,该桩式丁坝除基础深、整体性好外,水上和水下部分的坝头,做成适合流势接近流线的体型,从而可改善邻近丁坝头的流场,减小滩地与近坝头河床的冲刷。本文通过现场观测,分析了桩式丁坝的护滩保塘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分析表明,桩式丁坝可减轻“兜潮”现象,能直接抵御最大涌潮动力的作用,有效地减弱涌潮对坝基的淘刷,削减坝头及丁坝上游侧的局部冲刷强度,较好地解决了丁坝坝身周围局部冲刷坑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坝身结构稳定性。与传统的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便于维护检修等特点,可在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丁坝局部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丁坝冲刷机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丁坝防护问题,提出了在丁坝坝体布议整流桩这样一种新型的防护措施。相应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整流桩可有效改善丁坝坝头局部水流结构,进而使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减小,最大冲刷部位发生偏离,有利于丁坝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透水丁坝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钢筋混凝土桩坝为例,对目前透水丁坝设计方法的进展做了系统的评述,针对透水丁坝的结构特点,对设计中关键参数的选取做了推荐,可供应用透水丁坝进行河道或航道治理时参考。指出透水丁坝在整体设计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设计阶段如何确定丁坝保护范围和最大冲刷深度。  相似文献   

9.
丁坝头冲深和堵口抛石大小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局部冲刷计算式应用到丁坝头和堵口截流冲坑深度的计算,并引用绕板桩渗流场渗势理论计算水流绕坝头的单宽流量(或流速),而给出了进占堵口丁坝坝头护脚抛石的稳定性计算式,经过验算,冲深与抛石稳定性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崇明岛环岛丁坝坝头松动、跌落破坏的缘由 ,提出采用加筋机织布软体排等护底材料是丁坝坝头冲刷防护的有效措施 ,并对软体排性能要求、丁坝坝头的防护范围和软体排的布置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护岸丁坝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来华  徐有成  杨永楚 《水利学报》2004,35(4):0086-0090
本文总结了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丁坝的实践经验,对丁坝坝轴方向、坝长、坝距、坝顶高程及坝身断面抵御强潮的作用和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均作了分析。根据两个地段修建丁坝的实践认为采用密距短丁坝群促淤护塘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对比建坝前后的实测资料,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效果,是解决海塘基础防冲,提高海塘整体稳定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透水丁坝具有挑流效果明显、造价低廉、维护容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诸多大小河流中.通过动床水槽试验,采用不同挑角的透水丁坝,对其附近的水流结构、形态以及坝后的保护宽度、淤积长度等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当丁坝透水率一定时,淤积长度和保护宽度均随着挑角的增大而减小,但保护宽度的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3.
海盐黄砂坞治江围垦工程的围垦方案是在老虎山、狮子山两处先行修筑两条丁坝,通过丁坝促使岸滩淤积,从而达到围垦的目的.二条丁坝在抛填过程中,均遇到了冲坑深槽,但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先期实施的老虎山丁坝采用了船抛和陆抛相结合直接对深坑进行强行抛填的方案,而狮子山丁坝根据冲刷深槽形成的机理和特征,采用了先沿水流抛一段顺坝绕开冲坑再抛丁坝的处理方案.有关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表明:狮子山丁坝的抛填处理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节约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对其它项目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模型变率对潮流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Conclusions The developed recommendations mak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stone in the protective layer of bank slopes and groins;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upstream groin; to assign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groins; steepness of the slopes, length and angle of bend of the groins, distance between groins; to distinguish the region of the groin head most subjected to the hydrodynamic effect of the flow; to calculate protection of the groin heads and bank slopes in the intergroin space.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10, pp. 18–21, October, 1986.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频发的海啸造成了沿岸建筑物周围剧烈的冲刷,而植物具有很好的减小海啸灾害的作用。采用PVC圆管概化模拟刚性植物,选取孤立波模拟海啸波,通过改变入射波高、植物带长度和密度、堤顶出水高度,研究植物对海啸波作用下海堤局部冲刷的影响,建立了海堤堤前冲刷坑、淤积沙坝、冲淤平衡点相对水平位置的尺度与植物带的长度和密度、波高、堤顶出水高度、泥沙比重以及岸滩坡度之间的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对海堤局部冲淤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植物带使得堤后近岸侧相对最大冲刷深度显著减小,堤前离岸侧冲刷位置由原堤脚处前移至植物带所在位置,冲刷范围大幅增加;堤前冲淤面积受入射波高和植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同一植物模型下,冲刷坑面积和淤积沙坝面积都随入射波高的增大而增加;适当增大植物带密度,优化植物分布方式,可有效减弱海啸波对海堤的冲刷危害。  相似文献   

17.
钱塘江海塘标准塘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塘江海塘位于举世闻名的强潮河口南北两岸,是保护浙、苏、沪二省一市的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标准海塘建设,在海塘设计上,特别是基础防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展:海宁明清海塘护坦板桩防冲墙试验成功;小沉井群在海塘底脚防冲工程中的应用;丁坝的技术改进;海塘渗漏防护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