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型猪一侧失牙及义齿修复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关节内压(intra-articular pressure,IAP)的波动规律。方法将11只小型猪随机分为空白组(2只)、拔牙组(4只)和修复组(5只),将拔牙组和修复组小型猪左侧上下后牙全部拔除,修复组并于拔牙后3个月进行义齿修复,利用钛钉骨内种植的方法固定义齿。对3组小型猪双侧TMJ在3个功能位的IAP进行测定(每月1次,共6个月);并在每月同一时间记录其体重变化。结果一侧失牙不及时修复可造成双侧TMJ IAP的失调:休息位不再维持均衡的负压;被动开口出现异常增大的负压;被动闭口出现较高正压;开闭口后不能完全或只能缓慢回到原休息位压力水平;对侧牙齿严重磨耗。一侧失牙3个月后及时义齿修复可明显改善双侧TMJ IAP的失调状况:休息位恢复负压;被动开口为增大的负压;被动闭口升高为正压;开闭口后能迅速回到原休息位压力水平;左右侧压力变化协调一致;对侧牙齿磨耗减轻。3组小型猪体重变化比较P=0.064>0.05,无组间差异。结论一侧失牙可破坏咬合、TMJ、咀嚼肌的平衡,及时义齿修复可调节三者不协调的关系,使之重建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山羊颞下颌关节腔内压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上腔内压在5种运动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Mingograf7型多道生理记录仪对15只健康成年雌性山羊颞下颌关节测量在休息位、小开口位、大开口位、咀嚼及侧向运动时关节内压的值。结果 在休息位时,颞下颌关节上腔内压为负值,开口过程中负压值下降,在咀嚼、侧向运动等周期性运动中,关节上腔内压处于负压与正压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中。结论 关节上腔内压可用于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高磊  江银华 《口腔医学》2022,42(7):668-672
颞下颌关节是口腔颌面部仅有的活动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关节内压随着关节内结构的变化和功能运动而改变,关节内压的改变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重要因素。对关节内压的研究和测量对疾病的发展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对近年来颞下颌关节内压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在于关节内压产生的机制、影响因素、关节内压的测定及其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节内压是衡量关节功能状态与病理进程的客观标准之一,它参与了各关节多项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关节内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关节各组织成份的生理意义,着重说明关节内压改变与关节疾病的相互关系和它在颞下颌关节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内压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内压是衡量关节功能状态与病理进程的客观标准之一,它参与了各关节多项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关节内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关节各组织成份的生理意义,着重说明关节内压改变与关节疾病的相互关系和它在颞下颌关节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病理改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颞下颌关节(TMJ)是具有特殊的功能、结构的滑液关节,它易于罹患骨关节病(OA)。本文对患TMJOA时TMJ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组织、关节滑膜、关节盘及关节滑液的各种病理改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TMJOA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及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症(TMJID)密切相关,但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对TMJOA病理改变特征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揭示TMJ关节病的发病机理,准确、有效地进行该疾病诊治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腔内压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内压。方法:对16 例20 侧关节在局部麻醉下测定了开口位及闭口位关节上腔内压值。结果:在闭口位,关节上腔内压平均为:(2.416±1.972) k Pa(n= 18);开口位为:(2.837±2.543) k Pa(n=18)。与正常人相比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关节内压升高( P< 0.05)。结论:颞下颌关节上腔内压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后转归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损伤常问接造成颞下颌关节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颞下颌关节内紊乱(TMJID)、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及颞下颌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等后遗症的发生。本文就间接性TMJ损 伤后的转归,及导致并发症的机理,TMJ损伤与TMJID和TMJOA之间的关系做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TMD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20 ~ 29岁成年正畸患者,用Helkimo指数将患者分为TMJ无症状组(44例)、TMJ有症状组(16例),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中(t2)、治疗后(t3),用MRI检查TMJ关节盘的位置,并用电子测量尺测量TMJ前、后间隙,观察颞下颌关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与TMD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中TMJ无症状组、TMJ有症状组分别有8、9例患者发生TMD,两组TMD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均发现关节盘移位;两组治疗前后TMJ各间隙线距发生改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正畸治疗不会导致TMD,但治疗过程中可诱发TMD症状,并有出现TMD重度症状的风险.在成人正畸治疗前对TMJ进行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口腔医学研究》2001,17(4):268-270
目的通过测定间接性羊颞颌关节(TMJ)损伤后TMJ滑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探讨内源性PGE2在TMJ损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间接性造成25只山羊双侧颞颌关节损伤,分别于伤后2h、7d、1个月、3个月取材,抽取关节液.以正常TMJ滑液中PGE2含量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羊TMJ损伤后TMJ滑液中PGE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伤后关节出现了骨关节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结论内源性PGE2在TMJ损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