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A油田不同区块单元储层物性及开发效果差异很大的特点,结合不同压裂方式,以区块单元为基础,分析重复压裂效果好与坏。在"全井厚度与单层厚度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压裂与调整结合"、"地质条件与规模结合"等"五结合"的压裂选井选层原则基础上,通过单井实例分析,总结出适于A油田开发现状的新原则、新标准,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水驱开发面临着可采储量少、储层动用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散等难题。为有效控制水驱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速度,每年均实施一定数量的采油井压裂措施。但由于目前水驱存在着重复压裂井比例大、压裂前含水逐年增高及压裂选井选层余地逐渐缩小、难度逐渐加大等诸多问题,导致压裂效果逐年变差。因此,必须不断拓宽压裂选井选层思路,增大压裂规模,在搞清水驱目前压裂现状及潜力的基础上,精细分析影响水驱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研究出一套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压裂的方法,指导水驱精细压裂,确保压裂井高效、长效。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措施挖潜难度不断加大,选井选层越来越困难,增油效果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对南五区压裂选井选层方法的研究及注水井的压前培养、压后补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裂增油效果,同时为其它薄差油层的重复压裂挖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层压裂是提高低效井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油田聚合物开发的不断深入,地下油藏的分布越来越复杂,压裂选井选层的难度也逐渐变大。针对以上情况,利用静态资料、试井资料、以及聚合物驱采出井的压裂效果,深入分析,总结影响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确定聚驱采出井压裂时机和选井选层标准。  相似文献   

5.
油层压裂是提高低效井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油田聚合物开发的不断深入,地下油藏的分布越来越复杂,压裂选井选层的难度也逐渐变大。针对以上情况,利用静态资料、试井资料、以及聚合物驱采出井的压裂效果,深入分析,总结影响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确定聚驱采出井压裂时机和选井选层标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压裂选井选层的难度逐渐加大,试井资料可以对储层性质、当前的供液能力及油层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因此做为压裂选井选层的辅助手段,在避免一些低效无效井出现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重复压裂的选井选层模型,其中包括影响参数的权重确定,应采用选井选层模型对新民油田进行了重复压裂井进行了排序,并对重复压裂井层的优选,在现场实施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Z1):142-145
油井重复压裂是中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M油田在油层动用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压裂增产效果逐年变差的的情况下,通过深化油藏认识、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压裂选井选层和优化压裂施工参数,提出以尾追大粒径陶粒代替大粒径石英砂,提高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运用桥堵技术,实现压裂过程中裂缝转向,提高油层纵向利用率,现场试验增油效果显著,总结形成了一套高含水期油藏选井选层和压裂优化设计方法,控制了油田递减,能有效指导同类油藏的措施挖潜。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人工裂缝为水平缝的重复压裂井,以葡萄花油田为研究对象,初步界定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工艺方法;应用试井分析和流动指数方法判断重复压裂时机;经过研究找出了重复压裂井裂缝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裂缝失效的原因,确定了增大施工规模、酸洗裂缝以及多裂缝、开新缝压裂等项改造措施。结合理论研究在葡萄花油田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外围油田已开发的低渗透油气田储量约5.65亿吨,共有油水井23800多口,是油田实现4000万吨稳产的重要接替区块,主要分布在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其埋藏物性已远远低于油田开发的三类储层标准。由于其低孔、低渗、低丰度、低流度的特点,压裂增产效果差、有效期短,注水开发难以建立有效驱动,经济效益差。低渗透油田储量要通过压裂才能得到有效动用。长垣油田纵向分布上百个油层,具有小层多、岩性复杂、储层以及隔层薄等特点,分层压裂难度进一步增大,储层动用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外围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分散。而且外围油田压裂井选井选层的难度越来越大,压裂井条件越来越差。压裂井中二、三类区块的井数比例增大。压裂井中注水受效程度越来越低。重复压裂井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现河油区低渗透油藏含油面积28.7Km^2,动用储量4562(10^4t),占总动用储量的20.9%。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天然物性差,水力压裂是该类油藏的主导改造工艺技术。随着低渗透老区的开发和低品位新区的动用,压裂选井选层的难度正逐渐加大,低潜力复杂井被纳入选井范围,多薄层、斜井比例增加。针对影响压裂效果的相关技术环节,结合近几年的现场实践,完善应用了从选井到设计施工的压裂系列技术,进一步深化了对压裂效果决定因素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压裂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田的关键性技术。文东油田属典型深层高压低渗油田,投入开发后压裂作为改善储层渗流条件、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主要措施,经历了大井段压裂投产、开发调整期分砂层组压裂、大型水力压裂三个阶段,进入开发后期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选井选层难度越来越大,油井压裂井层的条件逐渐变差,压裂潜力变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新型的技术,包括技术方法应用到当前的工业生产,包括石油开采当中。而在当前的石油开采工作进行过程当中,针对不同的油田会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田提高开采效益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在该技术手段应用过程当中往往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选井选层,才能保证压裂措施效果及措施有效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将针对不同油层的发育特点就压裂选井选层方法进行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庆长垣西部低产低渗透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压裂选井选层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等矛盾,从压裂工艺技术上进行研究,在裂缝有效支撑、加砂程序、破胶剂追加程序、等量替挤、强制闭合、延长压裂有效期等六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力压裂时对夹层厚度的选择一般认为小型压裂应大于5m,大型压裂应大于15m.低渗透油田一直以4m作为隔层下限.大庆西部低渗透油田油层多为薄互层,油层不但厚度较薄而且层与层之问的夹层也较薄,给分层压裂改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进行隔层遮挡作用的判断及缝高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也是压裂选井选层、层段划分及优化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笔者在研究裂缝延伸高度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夹层遮挡作用,对隔层的分层界限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压裂层段划分方法.现场试验32口井,打破了以往夹层厚度小于4m不能分层压裂的界限,从而拓宽了压裂选井选层的范围,对提高低渗透薄互层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水平井广泛应用于外围油田薄差储层的开发;目前某油田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应用主要有三种:限流法压裂工艺,机械桥塞分段压裂工艺,双封单卡分段压裂工艺。通过三种工艺综合对比分析,双封单卡压裂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储层改造充分、对储层伤害小,且在某油田形成了与之相配套工艺的优势;适合于某油田水平井压裂改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想要得到较为理想生产效率,必须对井层的选择进行分析。原来的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压裂酸化的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状态。本文针对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油气增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XX区块低渗油藏含油小层多、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藏。本文结合油田际生产情况,认真分析了历年来低渗油藏部分注采井组油井压裂选井选层的条件,并结合典型井例分析了油井压裂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对井例的分析总结了压裂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并形成了部分结论,对以后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里村油田是典型的浅埋藏、低压、特低孔、超低渗岩性油藏,随着勘探开发生产的需要,常规压裂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七里村油田的生产需要,因此在技术上必须进行革新,以达到增产的目的。通过对比七里村油田郭813井组常规压裂与体积压裂效果,得出:体积压裂投产效果明显,尤其在投产初期,产量更高,稳产时间更长;在体积压裂工艺下,同时动用多个油层并不能提高单井产能,但是体积压裂改造储层的裂缝规模远大于常规压裂;单纯的裂缝延伸不能提高单井产量,必须有一定的基质储层破碎才能有效提高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动用是今后油田发展方向也是技术难点。通过对Y区块缝网压裂试验,研究与井网形式和砂体发育特征相适应的储层大规模缝网压裂改造参数优化技术,确定合理的选井及选层标准。形成与缝网压裂相配套的水驱调整技术,实现致密储层有效开发动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