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快速尿素酶试剂检测 145 1例胃镜检查病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并取胃窦粘膜组织行病理检查 ,明确慢性浅表性胃炎程度及有无肠腺化生。结果  145 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中轻度、中度、重度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各为 17.1%、6 1.3%、78.4% ,而并发肠腺化生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48.3% ,其中轻度及重度HP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中度胃炎及肠腺化生病人的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但同时亦受药物、酒精、胃十二指肠反流等因素影响 ,另外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化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毒力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ELISA法 ,测定 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 ,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 4 9.70 % ,高于健康组的38% (P <0 .0 5) ;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 (GU)、胃癌 (GC)和慢性胃炎 (CG)(P <0 .0 1 ) ;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 (P <0 .0 1 )。随CG炎症程度加重 ,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 :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胃镜诊断为食管炎的病人 14 88例 ,根据食管炎的Tytagat内镜分级将其分为Ⅰ~Ⅴ五级 ;取胃黏膜组织 ,用HP检测试纸行快速尿素酶测定 ,对照组慢性胃炎的病人 16 0 0例 ;消化性溃疡的病人 16 0 0例。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6 3.0 4 %。胃炎组感染率 6 5 .15 % ,同反流性食管炎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溃疡组感染率为 74 .5 0 % (P <0 .0 1)。Ⅰ~Ⅴ级反流性食管炎中反流性食管炎愈重HP检出率愈低(P <0 .0 1) ;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同HP感染严重程度成负相关 (P <0 .0 1)。结论 :1)幽门螺杆菌感染同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关系尚有争议。 2 )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保护的作用。 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应在反流性食管炎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而药物未停的情况下 ,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小儿反复性腹痛的关系 ,为小儿反复性腹痛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福建兰波生物制剂厂生产的HP抗体药盒 ,用金标法测定 2 31例反复性腹痛患儿HP IgM ,HP IgG ,8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反复性腹痛患儿HP IgM阳性率 6 6 .2 3% ,HP IgG阳性率为 6 1.0 4 % ;对照组HP IgM阳性率为 4 2 .5 % ,HP IgG阳性率为 38.92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结论 :小儿反复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胃粘膜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下胃粘膜病变特点及根除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有消化道症状 ,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 2 5 2例 ,按类型分为 4组 ,在根除治疗前后分别于胃底、胃体、胃窦多部位活检 ,行病理学及HP检查 ,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 ,采用丽珠胃三联片治疗 1周。结果 :慢性活动性胃炎HP检出率最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的HP检出率均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 ,但 4组HP检出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粘膜活动性炎症 ,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P <0 .0 1)。丽珠胃三联根除治疗后HP( -)组中活动性胃炎检出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 ,它可导致胃粘膜炎症加重 ,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根除治疗后可使胃粘膜炎症活动减轻 ,但对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短期内无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 (CGA)胃粘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CagA)的关系。方法 将 13 0例HP阳性CGA患者分为CagA+ HP胃炎组 (92例 )、CagA-HP胃炎组 (3 8例 )两组 ,观察评定两组患者胃粘膜炎症的损害程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情况。结果 CagA+ HP组的胃粘膜炎症损害程度明显高于CagA-HP组(χ2 =16.765 ,P <0 .0 5 ) ;但两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感染CagA+ HP患者 ,其胃粘膜炎症损害程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士兵慢性胃炎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花环法测定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率 (RBCC3 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ICR)。对HP阳性及HP阴性的 95例慢性胃炎和 30例健康士兵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HP感染越重慢性胃炎炎症程度越重 ;慢性胃炎RBCC3 bRR %低于正常组(P <0 0 1) ;RBCICR %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5 7例HP阳性者RBCC3 bRR %明显低于 38例HP阴性者(P <0 0 1) ;RBCICR %明显高于HP阴性者 (P <0 0 1) ;HP根除后慢性胃炎RBCC3 bRR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 5 ) ;RBCC3 bRR %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1)。【结论】士兵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HP感染是导致其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儿童慢性腹痛幽门螺杆菌IgG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腹痛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状态。方法 采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E)测定HP -IgG抗体。 结果 检查组的 1 2 6例 ,HP感染 57例 (45 .2 4 % ) ;对照组 30例 ,HP感染 7例(2 3 .33 % )。两组比较 ,P <0 .0 5。HP感染率男女无显著差异 ,年龄越大 ,感染率越高。结论 HP感染是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 ,HP感染所产生的酶及毒素可损伤胃上皮细胞造成局部炎症。胃炎发生后胃酸和胃蛋白酶及其它因素造成炎症继续发展是引起小儿腹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LD_S)相关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检查NSAID_S性溃疡50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银染色法检查HP及粘膜炎症程度,并与非NSAID_S组对照.结果NSAID_S组HP阳性率及粘膜炎症程度低于非NSAID_S组,但各组HP阳性患者的粘膜炎症程度高于HP阴性患者.结论NSAID_S相关性溃疡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反流性食管炎 (RE)的关系。方法 对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5 6例 ,每例均在食管及胃窦同时取活检组织作HP检测 (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 -S银染色检查 )。结果 RE患者HP在食管感染率 ( 1.8%)低于在胃窦感染率 ( 66.1%) (P <0 .0 1)。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1.
自拟杏林和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和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病的疗效。方法 :将HP相关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2例 ,用中药和胃汤治疗 ;对照组 34例 ,用丽珠得乐冲剂治疗 ,疗程均为 4周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显示中药和胃汤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粘膜炎症、清除HP方面均较对照组为优 (P <0 .0 1)。结论 :中药和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确诊的肝硬化患者6 0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Warthin Starry银染色及抗HP IgG的测定来判断HP感染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为 6 6 6 7% ,高于同期检查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患者HP感染率 (4 1 6 7% ,P <0 0 5 ) ,但低于慢性胃炎患者 (82 5 % ,P <0 0 5 )。 (2 )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无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 87 5 % ,有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 5 9 0 9% ,P <0 0 5 ;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 71 4 3% ,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 37 5 % ,P <0 0 5 )。 (3)HP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无关。结论 :(1)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HP感染率 ;(2 )HP感染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关 ,与患者肝功能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为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窦炎的关系,对我院1992年1月-1994年4月临床送检的966例胃窦粘膜活检进行回顾性观察,应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结果,炎症程度随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逐渐下降;萎缩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浅表性炎症。提示HP感染是慢性萎缩胃窦炎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阐明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及CSG患者HP感染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对 1 670例经临床、胃镜及病理均诊断为CSG的活检标本的HE及Giemsa染色切片进行回顾性观察 ,观察HE染色切片确定CSG的程度及是否伴有活动性炎症 ,观察Giemsa染色切片确定有无HP感染。结果 :非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分别为 7.3 5 %、3 1 .0 2 %和 5 2 .0 3 % ,两两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分别为 66.67% ,71 .81 %和 89.43 % ,与相对应的非活动性轻、中、重度CSG的HP检出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HP检出率男性为 3 6.92 % ,女性为 3 3 .0 1 %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 0岁以下组、3 1~ 60岁组、61岁以上组HP检出率分别为 3 3 .92 %、3 7.90 %和 2 8.74% ,经检验 3 1~ 60岁组与 61岁以上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果提示 :HP是使CSG产生活动性并且使CSG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 ,但不是唯一因素。CSG病人HP感染率无性别差异 ,感染多发生在 3 1~ 60岁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分别加阿莫西林及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 1 0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6 0例口服奥美拉唑2 0mg ,bid ,另一组5 0例口服雷尼替丁1 5 0mg ,bid ,疗程均为4周。两组同时口服阿莫西林5 0 0mg甲硝唑4 0 0mg均为tid ,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结果:奥美拉唑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6.7%和95 % ,雷尼替丁组为90 %和86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 . 0 5 ) ,两组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病人耐受性好。结论: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合用阿莫西林及甲硝唑有较理想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而雷尼替丁价廉,易为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则可迅速而明显地改善症状,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药物的应用,使治疗更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的分析、探讨HP和反流性食管炎 (RE)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诊断为RE并做了HP检测的患者 14 2例。分别检测RE和慢性胃炎的HP。结果  14 2例RE患者中HP(+ ) 5 9例 (4 1.5 % )明显低于 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HP(+ )者 5 1例 (63 .8% ) (P <0 .0 5 )。结论 HP在RE的发生中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引进国家卫生部推广的“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幽门螺杆菌根除最佳方案 :含果胶铋四联疗法。旨在观察该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含果胶铋四联疗法 (果胶铋 0 .2tid、奥美拉唑 2 0mgbid、阿莫西林 0 .5tid和甲硝唑 0 .4tid)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 5 6例 ,疗程为 1周。结果 :溃疡愈合 2 6例 (46 .4 3% )、基本愈合 18例 (32 .14 % ) ,有效 10例 (17.86 % ) ,无效 2例 (3.75 % ) ,总有效率 96 .4 3% (5 4 / 5 6 ) ,溃疡愈合率 78.5 7%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92 .86 % ,症状缓解率 10 0 % ,轻度药物反应2 5 %。结论 :含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含铋剂三联疗法 ,符合卫生部提出的高效、安全、疗程短、价廉的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标准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安璋  朱红枫  陈书琴  胡晓  陈桃 《海南医学》2004,15(10):114-115
目的 了解无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 ,并探讨无症状儿童HP感染是否造成儿童贫血。方法 应用HP尿素酶IgG抗体 (ELISA)的方法检测 3 14位 1-14岁小儿血清中HP -IgG抗体 ,同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 小儿HP平均感染率为 2 3 .9% ,1-3岁小儿分别为 3 3 .3 % ,3 0 .0 % ,2 0 .0 %。 4-14岁小儿分别为 10 .5 % ,7.4% ,13 .3 % ,2 3 .5 % ,2 5 .0 % ,2 8.6% ,2 5 .8% ,2 9.2 % ,3 5 .4%。HP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值 ( 12 3 .3± 6.9g/L)与非HP感染儿童的血红蛋白值 ( 12 8.8± 7.3g/L)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1-3岁儿童HP感染率较高 ,可能与家庭内密切接触有关。 4-14岁小儿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总趋势。HP感染无消化道症状时 ,不影响血红蛋白值。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Warven和Marshall对慢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培养5开后发现的.由于在早期发现该菌与胃幽门部炎症有关,故称之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与许多种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淋巴细胞瘤等关系密切.因此,有关HP感染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下面仅就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实验室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 1-3岁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方法 应用HP尿素酶IgG抗体 (ELISA)的方法检测60位 1-3岁小儿血清中HP -IgG抗体。结果  1-3岁小儿HP感染率分别为 3 3 .3 % ,3 0 .0 % ,2 0 .0 % ,HP平均感染率为 2 6.67%。结论  1-3岁儿童HP感染率较高 ,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