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绿化环境和水环境是住区景观环境中两个重要的生态因子,良好的绿化与水体的结合创造了住区优良的景观生态环境。文章对居住区环境中如何利用绿色技术对绿化环境和水环境进行生态化建设进行探讨,以提高住区自我维护、自我更新的能力,创造与自然健康共存、高品质的住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景观环境概念及住区景观环境构成要素的分析,探讨了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与住区特色景观环境营建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住区用地强度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选取深圳市城中村、多层住区、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5 TM影像和建筑普查数据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3类住区地表温度特征及其与相关规划建设因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3类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其中城中村平均热岛强度最大3.53℃,多层住区次之2.62℃,高层住区最小1.60℃;住区地表温度与建筑密度呈正相关,与地表湿度、植被覆盖、建筑平均高度、建筑平均最近邻距离、容积率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地表湿度和建筑平均高度是引起城市住区地表温度分异的主导因子.该研究可为城市住区热环境的评估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和谐美是高品质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目标,关注安全和美观双重因素的和谐统一,兼顾人们视觉和心理双重感受的环境体验.但很多住区环境设计却往往顾此失彼,忽视了二者的协调性.借助CPTED策略,解析安全和美观在营造和谐美的住区环境设计中的耦合效应.通过探寻美观和安全两个基本需求的契合点,从二者在住区环境中的设计原则、设计着眼点、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共同营造和谐美住区环境的优化建议.在营造视觉和心理双重美感的同时,创造安全感高的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5.
消除城市住区空间隔离 创造整体最优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以及邻里单位等规划理念的阐述,强调城市规划,尤其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是创造一个"绿色、文明、安全、高效、舒适"的人居环境,并提出消除城市住区空间隔离的对策,进而探讨21世纪城市时代的住区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体人居环境最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近年来城市住区绿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住区绿化应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相联系、将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为目的,提出了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用生态学与建筑学理论,结合住区热环境实测资料,剖析了城市住区绿化体系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价值.从住区外部环境到建筑单体的各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住区绿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和物种选择、合理的地面铺装搭配及一定的水体景观对改善住区热物理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并针对住区绿地、道路、广场及建筑单体绿化体系,提出了具有技术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后得出要通过尽量减少硬化地面、加强住区立体绿化、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措施,以改善住区小气候,创造舒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建设与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接踵而至的城市问题也应受到人们重视。而住区是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占较大比重的场所,因此,通过对住区中"陌生人"的交往现状及其共处的景观环境进行研究,结合调研分析,试图探索增进"住区陌生人"交往的新交往共享环境设计的理论依托,提出创新空间,设计具有本土特色和更完备的人性化景观,更新交往方式,构建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情感空间,期望城市住区向更宜居、更和谐舒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景设计是当代城市住区景观环境中最具吸引力的设计元素。本文通过对住区中水景设计重要性及水景分类的初步探讨,结合当代城市住区水景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住宅人居环境的各个组成中,自然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与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而科学评价是人居环境学听科学问题,要达到住区光环境的充分的合理的利用,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住区从居光环境的变化特征进行模拟与描述,以保证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从而达到人居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江南新苑住宅小区的住区光环境的模拟和描述,对居住区人居环境的科学评价做了实践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住区热环境可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杭州城西52个不同类型住区为例,基于杭州夏季Landsat5 TM 数据和遥感图像解译方法提取了不同住区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和反照率,同时结合目视解译和现场调查,分别计算了不同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平均建筑高度等建设指标.采用线性相关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地表反照率、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热环境与其人为可控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植被指数>地表反照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加强城市住区绿化建设、采用高反照率材料是改善住区热环境的有效手段;适度减少建筑密度和提高容积率可以缓解城市紧凑发展与城市热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泥水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地面沉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测数据给出了地面沉降的修正双曲线预测公式。分析表明:Peck公式适用于杭州软土地层中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其中地面沉降槽宽度参数K取值0.25~0.32,地层损失率V1取值0.04%~0.33%。地面沉降主要为盾构脱离0~5d或6d内的盾尾沉降以及扰动土体长期固结沉降,分别约占总沉降量的57.27%和41.08%。适当提高切口泥水及同步注浆压力使地面微隆,可以抵消部分地层损失,减少地面沉降。由地层损失引起的横断面地面沉降曲线较规则,基本呈现高斯曲线分布;而地面隆起变形较无规则,会使沉降曲线偏离高斯曲线分布。引入新参数C后的修正双曲线模型可用于泥水盾构软土地层中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固结沉降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钱塘江隧道泥水盾构施工的分析,研究了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固结沉降的特点,提出划分地层损失沉降和固结沉降的实用方法,总结了盾构施工引起扰动土体固结沉降的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表明:无论是地层损失沉降还是长期沉降,均可用Peck公式较好地拟合;横向地面固结沉降曲线不符合高斯曲线形式,一般隧道轴线或附近地面固结沉降最大,向两侧递减;扰动土体固结使得横向沉降槽不断拓宽;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可取地面沉降曲线或沉降速度曲线的转折点作为地层损失沉降和固结沉降的界限;通过优化泥水盾构掘进参数,可减少施工扰动,从而降低固结沉降量和固结沉降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聚落的产生都是在特定的地形、气候条件区域内,受当地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是一种文化意义的综合体现。徽州聚落正是在徽州特有的山川地貌气候条件下,由中原迁入的北方民族与当地先民融合后,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而成,是明清时期中国聚落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结合杭州地铁二号线实测沉降,采用“vi速度法”及“拟合直线法”分析不排水瞬时沉降与排水固结沉降的时间界限.分析发现,在地表无隆起的情况下,可以将地表变形分成3个阶段,其中瞬时沉降及固结沉降可以分别拟合为斜率不同的直线,前者斜率大于后者.在盾构脱开管片85~9 d后,地层进入排水固结阶段. 在同步注浆导致地表隆起的情况下,地层受到二次扰动,可以将地表变形分为5个阶段,在盾尾脱开管片105~12 d后,地层进入排水固结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了解风机基础在风机吊装过程与运行过程中的沉降量,采取传统的测量方法对风机基础进行了长期观测,得出了风机在施工过程与运行过程的基础沉降量,同时结合数学Logistic模型对风基基础沉降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实践表明,采用Logistic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很好地反映了风机基础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该预测方法能为类似工程的沉降估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多种理论计算方法对青岛某大厦工程进行了沉降计算,提出当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时,采用刚性箱(筏)基的弹性力学方法得到的沉降值与实测值相符合,该计算方法对于提前预测及合理解决超高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是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对于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歙县23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传统聚落综合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综合评价目标层的生态支撑、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得分分别为4.15、3.99、3.17、2.65,反映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瓶颈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历史文化保护、设施配套与综合品质显著相关,已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提升的主导因子;依据象限分析将23个古村落划分为三类,其中综合品质中等的古村落占73.91%,是提高徽州传统聚落综合品质整体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外围高墙厚筑的堡寨形式为我国古代地主庄园聚落的安全设防提供了有效依托,也成就了一批颇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历史上地主庄园聚落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择取其堡寨设防的三个典型时期逐一分析阐述,即"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以至"明清民国时期",归纳总结各阶段堡寨庄园的基本形态,并选择现存典型遗构进行例证.通过研究,以期较为清晰的呈现这一设防聚落形态,并为完善聚落史学研究作以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生态化理念下建造新农村住区的设计方案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村庄人居环境体系.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以关中地区农村住区为例,提出了生态化理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优化设计模式,并以典型村庄——西安市户县东韩村为例进行了符合该优化设计模式的实践,对于农村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2014年SPOT5遥感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估计、热点识别等方法,分析涉县2014年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涉县的乡村聚落斑块呈现出"北密南疏,西密东疏,清漳河流域密度大,离县城越近密度越大"的分布格局,西北部为乡村聚落的核心区;高海拔地区虽然人口密度比较小、但是乡村聚落的密度却比较高,低海拔地区人口密度大,但是乡村聚落密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