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2,Her-2)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其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一个乳腺癌亚型,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乳腺癌易感癌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tity genel,BRCAI)相关性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此类型乳腺癌对常规标准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差。对TNBC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缺失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20%~25%。  相似文献   

3.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指的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表达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系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阴性而得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相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对当今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negative,HER2-)转移性乳腺癌是晚期乳腺癌中最常见的分型,而内分泌治疗是该类乳腺癌治疗的基石[1-3]。随着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kinase4and6,CDK4/6)抑制剂的问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37在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I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6日—2021年6月19日于东莞东华医院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3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组织学类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核抗原(Cell proliferating nuclear antigen,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年龄等的关系。结果:IL-37在IBC中的表达,IL-37阴性10例(9.61%)、低表达25例(24.04%)、高表达69例(66.35%)。IL-37在IBC中与ER(r=0.468,P<0.001)、PR(r...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现在对于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位点的研究非常重要。不同亚型乳腺癌其药物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是不同的。例如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完全缺乏可用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预后,其治疗反应也较差。近年来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不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展及预后中的预测作用如何,PGRMC1是否有可能成为新型乳腺癌预后标志物?在本篇综述中,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指在乳腺癌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 2, HER-2)均表达阴性的一类乳腺癌亚型。 TNBC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现就TNBC的流行病学、分类、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不同分子分型的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5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中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2,HER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R在不同分子分型、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分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R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阴性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5%(137/184)、56.1%(96/171)、67.8%(40/59)、56.0%(56/100)、32.2%(39/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中AR阳性率为29.2%(158/542),明显低于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蛋白表达在年龄分组及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与ER、PR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AR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均有一定的表达,联合检测AR和ER、PR、HER2及Ki?67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妍  段永亮  潘金强 《新疆医学》2011,41(2):101-106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指的是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表达的一种高危乳腺癌,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 α,ERRα)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探讨ERRα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P53],以及与乳腺癌分级、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及对应乳腺癌旁组织标本87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检测ERR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ERRα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ERRα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且ERRα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指标Her-2、ER以及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PR、P53等无明显相关。结论:ERRα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作为乳腺癌一个预后不良的新的分子标记物,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包含有多种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特征各不相同的类型,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结果也明显不同。目前国内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是1983年全国乳腺癌病理协作组会议修订的基于形态学之上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殊癌4大类,但该种分类方法并不能准确地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越来越多能反映预后和提供治疗靶点的标记物被鉴定出来,如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已成为乳腺癌病理检查的常规项目,相应的靶向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一种基于基因表达谱分析,能较好地反映预后、指导治疗的分子病理学分类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这一类靶向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药物的创新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正在被逐渐改变。无论是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 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还是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都能够从HDACi联合治疗方案中取得可观的临床获益。文章围绕HDACi这一类药物,总结其在乳腺癌各个分子亚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总结了中国人群的治疗现状,对未来联合用药方案合理布局的探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称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1])。该病治疗手段有限,其预后与化疗疗效关系密切。目前研究显示,这类患者中行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究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2年12月58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情况,讨论乳腺癌患者TNM分期、ER、PR、HER-2表达与月经状况、原发肿瘤大小对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统计显示TNM分期越早,病理完全缓解率愈高,ER阴性、PR阴性、HER-2低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月经状况、原发肿瘤大小对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M分期越早,ER阴性、PR阴性、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更好,病理完全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17.
绝经前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是近年的热点问题。绝经前HR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例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 function suppression,OFS),包括手术、放疗或药物去势;OFS联合TAM;以及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联合OFS。目前建议对复发风险较高的绝经前HR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AI或TAM)+OFS,但TAM+OFS与AI+OFS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仍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就目前绝经前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TAM+OFS与AI+OFS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病例1 女,63岁,因左乳腺癌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年.术后病检: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6分.左侧腋窝未见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s,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CerbB-2)(+).  相似文献   

20.
虽然多数资料显示,黄体期手术绝经前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但是国内外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仍有争议。我们分析了188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不同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的情况与手术时间的关系。发现黄体期手术有利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预后,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