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县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状况,为今后健康教育与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2009年612月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卫生知识水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蔺国祥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712-2713
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查体。为了掌握我县食品从业人员“五病”检查结果及其动态变化,便于监督管理,防止疾病传播,现将1997—2005年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与检查方法1.1资料来源:系沾化县卫生防疫站1997~2005年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资料。1.2健康检查的项目及方法:一般检查:包括病史、心、肝、脾、皮肤检查等.胸部透视主要检查活动性肺结核。实验室检查:肠道致病菌检测.用SS琼脂平板进行大便培养。HBsAg检测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诊断血球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滴度在1:8以上并经血凝试验证实定为阳性。  相似文献   

3.
马湘民 《医药世界》2010,12(3):286-287
目的:了解我县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我县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005/2009年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从业人员2005/2009年HBsAg阳性率平均为1.77%,低于全国水平;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6%、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经营性质的餐饮行业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率也不相同,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广泛宣传乙肝防治知识,推广乙肝疫苗接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08~2009年在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结果 2年共体检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2254人,HBsAg阳性率为2.02%;2006年为2.45%,2007年为2.03%,2008年为1.59%;男为2.48%,女为1.87%;不同职业之间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1.3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阳性率为2.39%。结论虽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县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们对凌云县2002~2007年5606名饮食服务行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06~2008年在柳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结果3年共体检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2254例,HBsAg阳性率为2.02%;2006年为2.45%,2007年为2.03%,2008年为1.59%;男性为2.48%,女性为1.87%;不同职业之间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1.3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阳性率为2.39%。结论虽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这是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卫生质量,避免食源性疾病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多年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我们发现职业禁忌症中以HBsAg携带者最多,为了有效监督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我们对1993年3月2001  相似文献   

8.
姬铁闯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9):11-11,13
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食品从业人员携带情况与乙型肝炎的传播密切相关。为了解我市食品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及人群分布特点,我们对2004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济南市市中区食品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对2004年济南市市中区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HBsAg阳性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掌握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整理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6125例,计算其年受检率,对常见的传染病的分布进行了汇总,并对比中心城区和城市周边传染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受检率为96.6%,其中中心城区的受检率为100.0%,城市周边的受检率为91.1%,中心城区的受检率明显高于城市周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5例食品从业人员中发现痢疾、结核等传染病28例,其中城市周边21例,中心城区7例。城市周边食品从业人员的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仍存在问题,尤其是城市周边区域问题较大,同时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应加大对其健康状况的管理,同时对其加强教育工作、普及卫生防疫知识,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县街头食品中肉制品是食品摊区的主要成分。为加强我县街头食品卫生的监管和指导,更好地贯彻食品卫生法。我们于2001年第三季度对县街头肉食摊床的卫生整改前后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1对象与方法 对县内8个街头食品摊区62户肉制品摊床(其中熟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馆陶县食品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从而有效查出乙型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 2006~2008年共检测4482人,HBsAg阳性332人,阳性率为7.41%。2006~2008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9.02%、7.69%、5.88%。2006~2008年县城与乡镇的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平均为4.43%、8.92%。结论 2006~2008年不同年份间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8 P<0.01)2001~2003年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地方HBsAg阳性率县城低于乡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县食品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本站于1997年4~10月对全县2753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HBV感染情况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采集受检者静脉血2ml,分离血清,用ELISA法进行检测。试剂系中外合资上海实业科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按试剂盒内说明书操作,每次试验均设空白、阴性、阳性对照。二、结果本次检测2753人,检出HBsAg阳性269人,阳性率为9.77%。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2.37%(128/1035),女性为8.21%(141/1718)。HBsAg阳性者年龄分布以17~26岁组最高,占13.44%(148/11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行业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7至10月.在广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中抽取192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答卷及格率为83.52%.好占45.45%.中占38.07%.差占16.48%。答卷及格率城区高于农村,餐饮业较高,岗位工龄长的较高,文化程度高者较高.28岁以上者较高。卫生知识水平高的卫生态度与行为好于卫生知识水平低的。结论广饶县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较高,相关态度和行为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感染模式,为HBV携带者管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介休市卫生防疫站体检的20587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标志物检出结果及感染模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了解濮阳市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探讨开展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的方法.方法 对濮阳市229名学校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电化教学培训前后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个人卫生行为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法规知晓率由培训前的10.13%提高到48.62%;卫生知识正确回答率由培训前的38.04%提高到61.04%,得分由培训前的7.60分提高到12.20分;培训后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行为正确率由培训前的38.07%提高到74.17%,得分由培训前的3.43分提高到6.68分.培训前后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学校食品从业人员中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十分必要,电化教学在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中可行性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检查是目前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和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我地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近3年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我们收集了2005~2007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陶仲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175-176
本文仅从完善食品卫生法制要求的角度,就现行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阐述设立食品从业人员许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理由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区食品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18267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并把食品行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检出情况作为观察组,把全国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累计检测食品从业人员18267名,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646名,总阳性率为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阳性检出率4.1%,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从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由高到低依次为4.1%>3.7%>3.3%>2.8%,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品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不严重,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每年均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对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餐饮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析2005~2010年餐饮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资料,HBsA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 HBsAg阳性率,2005年为2.86%,2006年为2.76%,2007年为3.59%,2008年为3.39%,2009年为3.22%,2010年为3.53%;男性为3.36%,女性为3.27%;51~60岁组阳性率最高为4.24%,并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林芝地区从业人员中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年龄升高HBsAg阳性率有逐渐升高趋势,男女性别和民族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