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云锋 《工企医刊》2014,27(6):1126-1126
目的对成人上睑下垂以及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30例成人上睑下垂患者和30例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组患者治疗显著为23例,仅有2例治疗无效,而2组治疗显著患者仅有16例,有8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额肌瓣悬吊术为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以及成人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发声性抽动的表现形式与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发声性抽动与慢性持续性咳嗽(chronic persistent cough,CPC)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医生在CPC诊断中对抽动症的识别能力,减少儿童抽动症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门诊抽动症病例中,CPC的发生率、误诊率及易误诊的疾病。【结果】280例抽动症患儿表现为CPC的有247例,占88.2%,其中有CPC表现病例初期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占47.8%。主要的误诊疾病为上、下呼吸道的感染和过敏性咳嗽。【结论】儿童抽动症中的发声性抽动,是引起儿童CPC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8例CVA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咳嗽为唯一症状者占95.59%,易误诊,首位误诊疾病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季节以冬季为主占51.47%,单纯夜间发作44.1%,有过敏病史者38.2%。【结论】对长期慢性咳嗽应警惕CVA。  相似文献   

4.
儿童单纯肥胖症门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观察门诊治疗肥胖儿童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 以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自 1997年 12月~ 1999年 8月共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 15 8例 ,治疗方法为控制饮食、改变饮食行为、中等程度 (心率 14 5~ 15 5次 /分 )有氧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健康教育等 ,首诊制订一周治疗方案 ,每周复诊 1次 ,根据患儿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下 1周治疗计划。采用个案分析方法 ,对不同年龄、不同肥胖度及是否有合并症等设定不同的治疗目标。 【结果】 治疗时间少于 4周者 98例 ,治疗时间在 4周及以上者 160例 (分别占就诊人数的 3 7.9%和62 .1% )。上述 160例肥胖儿童中 ,治疗后体重下降者 12 7例 ,减重幅度为 0 .5~ 7.5kg ,平均减重 (3 .5± 2 .9)kg ,体重不变或上升者 3 3例 ;体块指数 (bodymassindexBMI)下降者 15 8例 ,下降幅度为 0 .2~ 5 .6,平均下降 (1.8± 1.1)。BMI值不变者 2例。治疗时间较长者 (9周以上 )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 在门诊对肥胖儿童使用包括饮食调整、有氧运动、行为矫正和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疗法有较好的可行性并能获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过去治疗多利用中间物将额肌与眼睑相连以达到提睑的目的 ,但手术后可能出现排异反应 ,伤口感染等。远期疗效差。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采用带蒂额肌瓣睑板吻合术矫正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31例 ,38只眼。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中男 19例 ,女 12例 ,上睑下垂单眼 2 4例 ,双眼 7例。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14岁。平均年龄 7 8岁 ,均为出生后即有上睑下垂。平视前方时 ,患眼上睑遮盖上方角膜≥ 6mm ;向上或向下看时 ,睑裂高度变化不超过 3mm ,Bell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因和药物性治疗无效的老年获得性上睑下垂的不同手术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的56例(72只眼)老年获得性上睑下垂患者,根据个性化特点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其中,额肌瓣悬吊术8例(12只眼),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切除术13例(16只眼),单纯提上睑肌缩短术30例(36只眼),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5例(8只眼)。结果 1只眼过矫,1只眼欠矫,3只眼回退,其余随访一年以上均疗效满意,外形美观,无并发症,满意率达93%。结论依照老年获得性上睑下垂病因、年龄特点以及提上睑肌功能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能达到安全、可靠、满意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 【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5例,女5例)评估其ADHD的共患率,并与249例普通学龄儿童(男223例,女16例)ADHD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曾在外院接受诊断的39例AS患儿的首诊情况,分析其误诊为ADHD的原因。 【结果】 90例AS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44例(48.9%);249例普通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9例(3.6%),AS病例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学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2.732 ,P<0.01)。在39例曾接受外院诊断的患儿中,只有6例诊断正确(占15.4%)。而误诊率高达84.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为ADHD,共19例(达48.7%)。 【结论】 学龄期AS患儿ADH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且极易误诊为ADHD。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6例儿童手足口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给予干扰素肌注每日1次,对照组138例,给予肌注或静脉滴入利巴韦林每日1次,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2%,对照组为60.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激素治疗耐药的关系。【方法】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刺激其生长,取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激素治疗8周后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7例)及激素耐药组(14例)。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明显高于激素耐药组(P<0.01);IFN-γ水平在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h2降低与激素耐药呈正相关。调节或纠正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失衡的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可以试图改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存在的激素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urner综合征患儿心血管、肾脏、甲状腺异常情况,为Turner综合征患儿诊断后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25名诊断Turner综合征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其心血管(24例)、肾脏(25例)、甲状腺(24例)。 【结果】 超声扫描发现,主动脉弓缩窄1例,心血管异常率为4.17%(1/24);肾脏解剖结构异常3例,异常率12%(3/25);7例甲状腺肿大,异常率为29.17%(7/24)。 【结论】 Turner综合征患儿心脏,肾脏,甲状腺异常较常见。心血管、肾脏、甲状腺的检查应该作为Turner综合征患儿监测常规。  相似文献   

11.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儿童弱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92例弱视儿童进行遮盖法、压抑疗法、家庭精细作业和增视训练的弱视综合治疗,随访5年。【结果】弱视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轻度弱视治愈率(95.83%)明显高于中度弱视(61.46%)和重度弱视(31.39%)。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87.61%)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29.03%)和斜视性弱视(29.41%)。中心注视者弱视治愈率(74.96%)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17.2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26例的生长激素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γ hGH)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 (GHD)所致矮小症治疗的结果分析。 【方法】 采用γ hGH替代治疗。 【结果】  2 6例患儿治疗前身高长年增长率 (3.54± 0 .39)cm ;治疗后半年、1年 ,身高增长率分别为 (5.47± 1 .2 8)cm、(9.2 7± 1 .53)cm。统计学t检验差异具有十分显著意义 (P <0 .0 1 )。 【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12岁儿童弱视屈光状态、视功能发育的特点、临床治疗情况等因素对弱视发病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4月间就诊的南京地区3~12岁弱视儿童285例全部进行远视力,常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并将所有患儿综合治疗后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285例弱视儿童483只视力低下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439眼(90.89%);以双眼的复性远视顺规散光为主。3~7岁组患儿200例384眼,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占总眼数的63.98%,斜视性弱视占11.09%;8~12岁组患儿85例99眼,单眼弱视多见,原因依次为单眼的高度远视伴散光占总眼数的23.69%,单眼斜视占4.85%,眼部先天性疾病及外伤占3.96%。综合疗法治疗效果3~7岁组优于8~12岁组(P0.05)。【结论】3~7岁组学龄前儿童弱视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斜视,8~12岁组以单眼弱视多见。弱视发现越早,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挽救视力、减少儿童和青少年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伴有危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浙江县人民医院2003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76例MAS的患儿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及探讨,所有病例均采用了综合治疗。【结果】76例MAS的患儿中有10例并发肺气肿(13.1%),肺不张4例(5.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5.2%),持续肺动脉高压6例(10.5%),肺出血4例(7.8%),其中有21例患儿出现了1~3种危重并发症,经综合治疗后治愈49例,好转12例,死亡15例,其治疗有效率为80.2%,死亡率为19.7%。【结论】MAS病死率较高,其危重并发症是MAS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偏高情况及千果花对儿童铅中毒治疗效果,为铅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3010B型血铅分析仪,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1716例儿童。【结果】血铅水平≥0.483μmoL/L的儿童有434例,95%以上经治疗1~2个疗程后降铅效果显著。千果花治疗和行为干预治疗铅中毒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千果花对预防儿童铅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学龄Asperger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儿童共患精神疾病的模式,为系统评估及合适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对117例门诊确诊为Asperger综合征(采用DSM-IV标准)的学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他们共患其它精神障碍的模式及有关因素。 【结果】 发现超过一半以上患者(59.8%)共患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其中以ADHD最常见,占87.1%,而且共患病往往是多重的,占22.9%。无精神共患病的AS儿童其平均VIQ、FIQ(分别106.1±18.2;99.3±18.6)显著高于有精神共患病的AS儿童平均VIQ、PIQ(分别96.6±19.7;89.5±19.6)(P<0.05),两者的P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S患者共患其它精神疾病是一个普遍现象,临床中对AS儿童应常规进行精神共患病筛查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104例早期医学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中枢性协调障碍 (CCD)患儿进行早期医学干预 ,治愈或降低儿童残障。 【方法】 对 10 4例CCD患儿进行了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 ,配合按摩、经络导平、高压氧、脑活素静脉点滴等早期医学干预治疗。 【结果】 总疗效 :治愈 68例 ( 65 .4%) ,好转 3 6例 ( 3 4.6%) ,其中重度患儿均为好转 ;轻、中度患儿治愈分别为 5 2例( 77.6%)、16例 ( 5 3 .3 %) ,好转分别为 15例 ( 2 2 .4%)、14例 ( 4 6.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6月、7~ 12月不同年龄组患儿治愈为 45例 ( 69.2 %)、2 3例 ( 5 9%) ,好转为 2 0例 ( 3 0 .8%)、16例 ( 4 1%)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对CCD患儿早期进行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儿童伤残率 ,值得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影响体内生长激素 (GH)分泌水平的内在关系。 【方法】  3 4例确诊为OSAS的患儿行睡眠多导仪 (PSG)监测 ,并在深睡期采静脉血待测生长激素 (GH ) ,术后 16例患儿复查GH、PSG ,并和正常儿童GH测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OSAS患儿GH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P <0 .0 1) ,经手术治疗后 ,睡眠结构趋于正常 ,GH值术后较术前明显上升 (P <0 .0 1) ,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OSAS患儿因上呼吸道梗阻 ,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导致GH分泌下降 ,而术后解除其呼吸道梗阻 ,患儿睡眠结构趋于正常 ,其GH分泌水平亦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或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共治疗38例儿童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就其发病年龄、性别、眼部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回顾性分析的3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2.8,年龄(5±3)岁(1~13岁),多发生于1.6岁(占63.16%),双眼受累17例(44.74%),单眼受累21例(55.26%),多为无明显诱因34(89.47%),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者多(84.21%),复视者3例(7.90%),斜视者3例(7.90%),并多伴有眼球运动受限,胸腺cT检查均未见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改变。结论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多发生于1-6岁患儿,女性患儿略多,首发症状以上睑下垂及斜视多见,并伴有眼球运动受限,胸腺cT检查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短型亲职压力量表对81例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及157例正常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81例Asperger综合征儿童进行智力与行为评估。【结果】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母亲(P0.001)。单因素分析:不同儿童性别、家庭结构、家庭人均月收入,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亲职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与儿童的社会能力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8-、0.272-0、.305-0、.356,P0.01),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8、0.516、0.572、0.668,P0.01)。【结论】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亲职压力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提高儿童社会能力和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可降低母亲亲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