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东油田原油黏度9.33 mPa·s,析蜡点38℃,含蜡11.96%,含蜡较高,在原油开采工程中容易出现结蜡,造成油管及抽油泵内部结蜡现象,严重的会造成泵卡、油管堵死的现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清蜡剂清防蜡试验,对清蜡剂的性能进行试验评价,选取部分井进行现场应用试验,现场应用发现清蜡剂有助于缓解原油结蜡的速度,从而延长了油井的洗井周期和检泵周期,提高了油井的开采效率,降低了油井的维护成本.建议继续扩大范围使用,并进行下一步工艺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油井清蜡防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熊育坤 《石油机械》1991,19(3):40-44
介绍国外最近推出的井下油管注入阀清蜡、低压交流电加热清蜡和水润湿油管壁表面防蜡三种清蜡防蜡新方法及其现场使用情况,和常规清蜡防蜡方法相比,这些方法具有清蜡效果好,防蜡周期长,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化学生热体系在油井清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结蜡一直困扰着油田生产,为此塔里木轮南油田采用一种新的化学生热体系清蜡技术并获得成功。新的化学生热体系利用金属钠和油管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在井筒中产生热量,直接扩散到沉积在油管壁上的石蜡上,达到清蜡目的。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具有热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安全、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热油管清蜡技术清除油管结蜡,可以解决在地层压力低的井上用热水洗井清蜡所造成的地层污染、排水周期长影响产量等问题.清蜡时不停抽、没有流体入井,既安全又环保.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电热油管清蜡的应用效果,并通过试验总结出了送电清蜡应采用的频率、功率、加热时间等.针对绝缘短接的断脱和电缆密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该技术可解决地层压力较低或呈现水敏性的油井的清蜡问题.  相似文献   

5.
1.原理及方法化学清蜡主要原理是利用清蜡棒组分在遇水溶解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来实现清除油管内壁蜡结晶体,现场施工作业时将清蜡棒通过防喷管投入至自喷井油管内,并且根据不同规范生产管柱内径制做直径56~72mm的清蜡棒。清蜡棒在油管内结蜡部位遇到水份,即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  相似文献   

6.
清防蜡技术一直是开采含蜡原油的必要技术措施。目前常用的清防蜡方法有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清防蜡及磁蜡方法;近几年国外还较大规模地应用了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获得了较好效果;另外还有环空冻胶封隔防蜡、油管内塑料涂层防蜡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含蜡原油的开采过程中.各种清防蜡技术如:机械刮蜡、热油(水)清蜡、化学清防蜡、热电缆清防蜡、磁防蜡、玻璃涂料油管防蜡以及细菌防蜡等,都已进行大面积现场试验。总的来说,每一种清防蜡措施,都有各自的特点及最佳适用条件。比如玻璃衬里(或涂料)油管、热电缆较适用于自喷井及高套压油井;磁防蜡较适用于低含水的油井,而机械刮蜡适用于不同含水阶段的中、低套压油井。目前最常用的油基清蜡剂起效快,原料来源广,应用广泛,但是安全性差,使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同时,比重低、易燃、气味大、含芳烃毒性较大易致癌。水溶性分散清防蜡剂,是一种无毒、无味,现场应用后油井电机电流下降,具有很好的清防蜡效果。  相似文献   

8.
清蜡是检泵作业中一项重要工作,常规清蜡工艺过程存在诸多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日益提高的作业进度和时效的要求,通过对吐哈油田油井结蜡规律和结蜡特性的研究,结合生产实际,开发出的抽油杆密闭清蜡装置和油管立柱清蜡装置,具有热效率高、耗时短、劳动强度低、不污染、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通过现场的实施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外油井清防蜡工艺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近5年来国外清防蜡工艺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作了介绍。着重简介了机械清蜡技术的发展及改进,磁防蜡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新型化学清、防蜡剂的筛选、研制、现场试验及应用情况,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介绍的各种清防蜡工艺技术除强调其清防蜡效果外,对效益、环保、安全因素等也越来越重视,并且无污染、安全型清防蜡工艺技术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文章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清蜡方式是利用高温蒸汽对油管进行冲洗,但热能及高压产生的动能利用率较低.针对油井在正常生产及施工过程中的油管内壁结蜡现象,通过作业现场的反复测试、完善,研制出高温高压自动归位清蜡器.该装置利用热能和高压能,使清蜡方式由单一的融化,改进为融化-机械-水力冲刷三位一体的清蜡方式.现场35口井的利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式相比,施工效率提高6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