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氯仿部位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抑制羧酸酯酶(CES2)的作用。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葛根芩连汤氯仿部位,以葛根素、小檗碱、黄芩苷、甘草苷4种指标性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荧光素二乙酸酯(FD)为CES2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底物,在人肝微粒体(HLM)孵育体系中考察葛根芩连汤氯仿部位对CES2的抑制作用。结果:葛根芩连汤氯仿部位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为:葛根素347 mg.g~(-1)、小檗碱1.65 mg.g~(-1)、黄芩苷14.9 mg.g~(-1)、甘草苷1.04 mg.g~(-1),该部位抑制CES2活性的IC_(50)为0.5 mg.mL~(-1)。结论:葛根芩连氯仿部位及其单体均对CES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揭示葛根芩连汤有效部位可通过抑制羧酸酯酶以缓解伊立替康所致迟发型腹泻,为中药缓解其毒副作用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情况下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C18柱,流动相分别以甲醇-水(30:70),在250nm波长测定葛根素;甲醇-0.04%磷酸(46:54),在280nm波长测定黄芩苷;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35:65),在346nm波长测定盐酸小檗碱。结果:3种成分的峰都能有效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葛根素0.0741—2.221μg,黄芩苷0.0280—4.67μg,盐酸小檗碱0.157—3.13μg。结论: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对样品进行适宜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微丸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测定波长分别为(365 ±1) nm和(274 ±1)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4~12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6) ,平均回收率为100.5%(n=5,RSD1.65%);黄芩苷在 5~15 μg·  相似文献   

4.
葛根芩连汤饮片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葛根芩连汤饮片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芩连汤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65:35);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结果: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含量为14.69 mg·g-1;饮片汤剂中黄芩苷含量为10.45 mg·g-1.结论:葛根芩连汤配方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均比饮片汤剂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4~2.2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1.09%(n=6);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4~2.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1.6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芩连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从事该方的研究及其他含黄连方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新药中的黄连进行了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葛根芩连汤中黄连的指标性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潽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以作为葛根芩连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论该套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以作为葛根芩连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同时为其他含黄连方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小红 《中南药学》2007,5(4):330-33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芩连解毒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25∶75∶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5.1~101.3(r=0.999 9)、5.3~106.0μg.mL-1(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1%和98.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芩连解毒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葛根芩连片中3种活性成分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片中的葛根素、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葛根素为250 nm,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为280 nm).葛根素、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分别在0.02~0.40μg、0.01~0.20μg和0.01~0.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7.1%和97.9%,RSD分别为1.7%、2.1%和1.9%.  相似文献   

9.
葛根芩连煎剂中小檗碱在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艳萍  谭晓梅  邢学峰  张玮 《中国药房》2006,17(11):811-813
目的:测定葛根芩连煎剂与黄连单煎剂犬血中小檗碱的含量,分析配伍后(全方)对小檗碱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犬血浆中小檗碱的含量,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芩连煎剂及黄连单煎剂中小檗碱在犬体内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25±0·06)、(14·71±0·54)(μg·h)/ml,tmax(1·92±0·31)、(3·03±0·07)h,Cmax(0·17±0·01)、(1·79±0·03)μg/ml。结论:葛根芩连煎剂配伍后与单方比较小檗碱入血浓度及生物利用度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成药葛根芩连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葛根芩连汤中单味药鉴别及指标成分甘草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索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通过输入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及肺炎获取药物和疾病靶标,然后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网络构建,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进行葛根芩连汤治疗肺炎的"中药-成分-靶标-通路"多维网络分析。结果 药物作用于疾病的关键通路包括细胞生长和死亡、传染病、细胞凋亡、免疫系统、趋化因子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胃酸分泌等。药物潜在靶标为GCK、COX7C、ATP1A1、ADCY2。结论 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肺炎的机制可能通过与能量代谢及消化系统相关物质唾液等相关,推测其具有潜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吴永芹  秦婷  秦峰  李宁  李发美 《中国药事》2010,24(4):354-355,35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葛根芩连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流动相:乙腈-5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冰乙酸调pH 4.0)(52∶4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8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1008-2.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1.2%。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葛根芩连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葛根芩连片中的葛根素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溶液;检测波长:0~20min,250nm,20~45min,278nm;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 葛根素在0.03869~0.7738μg(r=0.99999)范围内,黄芩苷在0.02052~0.4104μg(r=0.9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98.57%,RSD=1.6%;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1.9%.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作为葛根芩连片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与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C18ODS反相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4%磷酸(50:45: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4nm;柱温:25℃。结果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分别在0.05~1.1 mg/ml(r=0.9997),0.06~1.3 mg/ml(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测6组黄连解毒汤传统汤剂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789 mg和1.79 mg,6组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6 mg和2.10 mg。结论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均以后者较高。  相似文献   

15.
张士卿教授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痤疮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卿教授认为痤疮是由湿热、痰瘀、热毒内蕴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颜面部,证型以湿热内蕴多见;葛根芩连汤是阳明经方,颜面部系阳明经循行部位,故选方以葛根芩连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同时注意饮食调摄,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3大杀手,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系列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中药防治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对基于肠道菌群新靶点的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根皮苷、大黄酸等),中药单方(肉桂精油、黄连花薹、前胡总香豆素等)和中药组方(葛根芩连汤、升降散、补中益气汤等)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防治药物的开发及防治方法与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并分别比较其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11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柱温40℃。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进样量分别在146.11~2 337.76 ng,38.8~540.8 ng,592.6~9 481.6 ng,30.83~493.2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RSD=2.34%),95.36%(RSD=1.96%),96.47%(RSD=2.15%),95.84%(RSD=2.44%)。半夏泻心汤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黄芩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苦降药组中的含量。结论从主要成分含量上看,半夏泻心汤全方较苦降药组有明显的配伍优势。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葛根芩连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青  赵敏 《齐鲁药事》2007,26(3):157-158
目的建立葛根芩连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53∶4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黄芩苷在0.4μg~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为2.45%(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简便易行、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四季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  刘兆雄 《中国药业》2011,20(17):35-36
目的同时测定四季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2%的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3.0),流动相B为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3 nm。结果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0.112 3~2.246 0μg和0.099 2~1.98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黄芩苷为99.24%,盐酸小檗碱为99.88%。结论所用方法结果准确,被测溶液稳定性好,可作为四季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