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目的:探讨Ph~+/BCR-ABL~+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自2007年7月至2015年12月共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Ph~+/BCR-ABL~+病例,分析其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5例原发Ph~+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位年龄39岁。2例脾肿大。5例均可检测到BCR-ABL~+,其中2例伴有其他分子生物学异常。4例Ph~+中1例为复杂核型,另有1例未检测到Ph染色体。3例行传统化疗联合TKI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目前均存活;1例患者行单纯化疗,6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行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存活至今。结论:Ph~+/BCR-ABL~+急性髓系白血病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酪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使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应选择哪一种TKI与化疗联合? TKI与哪一种治疗强度化疗方案联合能够使患者更获益?目前这些尚未达成共识。由于TKI联合化疗显著改善Ph~+ALL患者的预后,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Ph~+ALL中的治疗作用。此外,免疫治疗在Ph~+ALL治疗中取得初步成功。本文将对Ph~+ALL治疗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α干扰素(IFN-α)治疗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CML)获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缓解已为多数学者证实。为了解IFN-α诱导CML的细胞遗传学缓解对预后的影响,作者分析了62例Ph~+CML应用α-2bIFN治疗的情况。 研究方法: 1.病例选择:1984年6月至1990年12月就诊的71例初治慢性期Ph~+CML,男性40例,女性31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纳替尼及联合化疗治疗伴T315I突变的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AL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后复发,且治疗期间发生T315I突变Ph~+ALL患者4例,均给予帕纳替尼30 mg/d或45 mg/d,口服,视治疗情况给予联合化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总生存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例应用帕纳替尼45 mg/d治疗1个月达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后BCR-ABL基因转阳但处于完全缓解状态;1例应用帕纳替尼30 mg/d治疗25 d后达完全缓解,复发后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治疗再次达完全缓解;2例应用帕纳替尼45 mg/d治疗1个月后达完全缓解,其中1例3个月后复发,帕纳替尼联合Hyper-CVAD(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治疗后仍为部分缓解,后失访;末次随访时3例未失访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6.4个月;4例患者均出现Ⅳ级骨髓抑制,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帕纳替尼及联合化疗治疗伴T315I突变的Ph~+ALL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以马利兰治疗的Ph~1阳性CML患者生存期与经此治疗后不作维持治疗的缓解期及通过白细胞倍增时间测定的白血病细胞再生类型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且将这些特征预测后的准确性与某些已肯定和生存期显著相关的特征作了对比。研究对象为45例男性及28例女性Ph~1阳性CML患者,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3岁。全部患者均予  相似文献   

6.
对血液学家来说,有效地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对治疗Ph~1染色体阳性的CGL患者能使其生命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用目前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期改进不大。CGL在儿童白血病中只占2%~4%,而Ph~1阳性者更为罕见。在成人CGL患者中,Ph~1阴性者占10%~20%,这些患者发病的中数年龄为60岁,他们的生存期达18个月。如果儿童发生这种类型的白血病,则对化疗反应更差,且在几个月内就死亡。这种所谓的幼年型CGL与Ph~1阳性的GGL在临床方面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试管中的骨髓培养结果是纯粹的单核细胞集落,而不象Ph~1阳性的CGL患者是粒细胞集落,这就提示它可能是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患此病的儿童多半在4岁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4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住院患者,就其诊断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男157例,女85例;年龄12~86岁,中数43岁。中数生存期39月,29%的病例确诊后生存5年以上。193例死亡,其中88%与本病直接有关,12%死于其他疾病。Ph~1染色体与生存期的关系:242例中12例发生急粒变,Ph~1(+)者11例,1例为Ph~1(-),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约20%成人ALL和2-9%儿童ALL的恶性细胞中存在ph~1染色体,此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正常核型者,且易复发.可靠地检测其Ph~1染色体有重要临床应用性.Southern分析仅约半数Ph~1(+)ALL检出有bcr重排.原因是ALL的Ph~1染色体有两种不同的分子亚型: bcr(+)和bcr(-).前者和CML一样,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消灭Ph~1阳性细胞于慢性期大部分甚至全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CGL)病人在作出诊断时,骨髓中可能有残留的Ph~1阴性(因而也许是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存活。极少数病人诊断时骨髓Ph~1阳性,用马利兰治疗后转为阴性,而这些病人的生存期意外地长。基于以上认识,人们试图抑制Ph~1阳性细胞群,希望能够让Ph~1阴性的造血机能重新出现。 1979年,纽约S1oan-Kettering研究所发表了L-5方案初步结果报告。37例初诊的CGL患者,首先进行脾脏放射治疗,再行脾切除术,然后接受多种通常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模型,为Ph~+ALL研究提供工具。方法:用M ig190逆转录病毒转染BABL/c小鼠骨髓细胞产生CML样小鼠,分选CML样小鼠BCR-ABL~+B细胞,输注同系小鼠建立Ph~+ALL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免疫表型,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BCR-ABL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M ig190逆转录病毒转染后小鼠迅速发生CM L样病变,输注来自CM L样小鼠的BCR-ABL~+B细胞后受鼠均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显示白血病细胞CD19~+;RT-PCR和Western Blot均检测到BCR-ABL,符合Ph~+ALL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论: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Ph~+ALL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能够为研究Ph~+ALL提供一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了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原始淋巴细胞危象(LyBC-CML)患者和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后转化为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LL→Ph~+CML)的患者。LyBC-CML的诊断依据为免疫表型(HLA-DR-和CALLA-阳性);ALL→  相似文献   

12.
蔡益鹏  李爱红 《新医学》1989,20(2):98-100
研究慢粒治疗的目的在于延长生存期和/或根除Ph~1染色体,从而最终达到治愈病人。近年来,由于采用干扰素、骨髓移植等方法,使慢粒治疗疗效有了明显改善,本文综述了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良建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模型的方法,为Ph~+ALL提供更加便捷的研究工具。方法:使用Mig190逆转录病毒转染BABL/c小鼠前体B细胞,输注同系小鼠,建立Ph~+ALL模型;应用外周血涂片,流式细胞术鉴定免疫表型,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BCR-ABL转录和蛋白表达,并分离发病小鼠的白血病细胞进行再次输注。结果:Mig190逆转录病毒转染后小鼠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血涂片观察到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示白血病细胞CD19+;RT-PCR和Western blot均检测到BCR-ABL,符合Ph~+ALL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再次输注未经照射的同系小鼠能迅速发生B-ALL。结论:改良建立的Ph~+ALL小鼠模型,能够为研究Ph~+ALL提供更简便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Ph~1染色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标志。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也发现有Ph~1染色体,约占1~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约占2~5%,在成人ALL中可达17~25%。急性白血病(AL)中发现Ph~1染色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Ph阳性的急性白血病(Ph~+-A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期是不同的疾病还是同一疾病,就此问题各说不一。近来,对这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值得重新来探讨这个同题。鉴于Ph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h~+-AML)罕见,现着重讨论Ph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与CML急淋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类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且死亡率高.尽管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改善了A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但耐药和复发仍是治疗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血病耐药和复发的原因之一是骨髓微环境对LSC的保护作用,LSC隐蔽在骨髓微环境中从而逃避化疗药物的杀伤,并在骨髓微环境内自我更新,还可通过改变骨髓微环境而促进AL的发展.因此,通过靶向调控骨髓微环境与LSC间的相互作用,有望找到治疗AL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三尖杉酯碱是一种细胞毒生物碱,近年来在治疗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取得了一定疗效,为CML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与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继发急性白血病(AL)的报道日见增多,其中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率最高.在AL发生之前,大多数病例有一特殊的转折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阶段.对化疗不敏感,缓解率低,生存期短.充分认识MM和AL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对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颇有裨益.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率早在60年代,已注意到MM病程中急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a~(2+)-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s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信号通路在骨髓基质细胞介导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耐药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up-B15细胞及Ph~+ALL原代细胞NFAT mRNA的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Sup-B15细胞P-糖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p-B15细胞NFAT蛋白的变化;Annexin V/7-AAD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Fluo 3-AM染料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白血病细胞Ca~(2+)浓度变化。结果:Sup-B15细胞及Ph~+ALL原代细胞中均可检测到NFAT表达;流式细胞术未检测到Sup-B15细胞表达P-糖蛋白;临床应用的治疗浓度(2.5和5μmol/L)的环孢素(CAS)可明显抑制NFAT蛋白表达,其中5μmol/L CAS抑制作用更明显;临床治疗浓度CAS(2.5和5μmol/L)对Sup-B15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而较高浓度CAS(10μmol/L)可诱导Sup-B15细胞的凋亡。骨髓基质细胞OP9可使Sup-B15细胞及Ph~+ALL原代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下降;与骨髓基质细胞OP9共培养后Sup-B15细胞Ca~(2+)浓度升高,总NFAT蛋白水平及核蛋白水平均增加;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环孢素抑制Ca~(2+)-NFAT信号通路,可降低OP9对Sup-B15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Ca~(2+)-NFAT信号通路有助于Ph~+ALL细胞的存活,骨髓基质细胞_+可通过活化Ca~(2+)-NFAT信号通路介导Ph~+ALL细胞对IM的耐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12例未经治疗的ph~1阳性慢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在确诊后立即联合化疗。结果5例核型转化,其中4例Ph~1阳性细胞降至10%甚至更少。另有2例为嵌合核型,分别降至5%和零。Ph~1阳性CML的嵌合核型,是指核型正常的细胞与Ph~1阳性细胞的结合。据认为,病程中出现这种核型为预后改善,与马利兰治疗有关。某些病例伴一时性骨髓增生不良。这些少数病例中,曾有记载生存期特别长的病例。本组研究的12例,Ph~1阳性细胞除2例分别为50%及95%外,余全为100%。作者采用下列联合化疗:首先给6个疗程化疗,每疗程间歇2~3周。第1天用阿霉素(Doxorubicin)(60mg/m~2)及VCR(1.5mg/m~2);第1~7天用Ara-C(50~100mg/m~2)及6TG(8mg/m~2)。有2例在第1疗程的第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