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奥运演练精细化预报方法及其检验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虎  王建捷  杨波  时少英  魏东  孙继松  李靖 《气象》2008,34(6):17-25
2007年北京奥运演练期间精细化场馆客观预报方法,即支持向量机方法(SVM)和半周期函数拟合(HPFF)预报方法,为场馆精细化预报产品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利用2007年8月1-26日国家体育场、顺义水上中心等5个奥运场馆的5种地面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3小时累积降水量)观测资料,对SVM和HPFF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在客观方法基础上制作的3天逐3小时预报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客观方法相比较,HPFF方法对于预报连续变化的气象要素(如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精细预报比SVM方法预报技巧高;而对不连续变化的变量(如:风向)的预报技巧低于SVM方法.(2)预报员制作精细要素预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客观方法.预报员对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预报技巧略高于客观方法,对于降水和风向的预报技巧与客观方法相当.尽管预报员对客观方法的修正能力比较有限,但具有对两种客观方法结果做出择优选择的综合判别能力;(3)预报员0~63小时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8℃,气温预报误差≤1℃的准确率在43%左右,预报误差随预报时效变化不大;0~24小时相对湿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0%,相对湿度预报误差≤10%的准确率是60%,误差随预报时效而有所增大;0~63小时风向预报准确率约20%,预报准确率随预报时效变化不大;0~63小时风速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8~1.4m·s-1之间.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在预报业务过程中可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有利于预报员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检验预报员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误差的能力,同时使预报质量的评定成为预报员总结经验、再学习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南充市短期预报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DS)的主要设计思路,这是南充市气象局近年来在传统预报方法改造和新一轮客观预报方法研究过程中所做的一部分工作,希望能为客观预报方法研发活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志新 《山西气象》2011,(3):16-18,22
本文依据国家指导预报产品,山西省MOS预报以及MM5数值预报产品,对山西省的温度预报进行集成,通过3种客观预报方法的前期准确率对比,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客观预报方法。系统对3种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集成,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预报指导产品分析、对比平台,为省台预报员提供一种客观的温度预报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地市级预报业务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在建立规模较大的历史天气图、地面要素、数值预报产品库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集多种预报方法于一体的天气预报技术流程。其中各子系统设计均考虑到资料库归并、方法多样、模式客观、补充灵活、为在新的预报流程下,实现由主观预报向客观预报转变和多方位释用数值预报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南充市短期预报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DS)的主要设计思路.这是南充市气象局近年来在传统预报方法改造和新一轮客观预报方法研究过程中所做的一部分工作.希望能为客观预报方法研发活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定真  樊永富  周曾奎 《气象》1996,22(1):26-28
在分析了国内外台风预报实际业务流程的背景下,设计了一个业务上实用的概率圆客观综合决策台风路径预报的决策模型。采用了以误差概率圆的重叠区为导向的新的客观综合决策路径预报方法,对综合利用各种路径预报方法,自动客观地决策做了新的尝试。在软件设计上解决了自动判定,抽取客观决策参考点的技术难题。检验效果证明它优于一般的回归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7,(5):31-31
中央气象局1977年3月初召开了台风路径客观预报广播改进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正式发布预报广播的九种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的制作单位和沿海有关省、市的气象业务、科研等单位的代袭。会上检查了各项预报方法在1976年的使用效果和预报传递情况,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这九种预报方法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  相似文献   

9.
钟元 《热带气象学报》1998,14(4):314-322
首先对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脾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预测因子的预报能力,提高了模式的预报技巧并拓展了有效预报时效。继而对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若干统计释用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时,采用大样本资料和完全预报方法,细心构造反映各种天气系统特征和物理量场的预报因子,应用多时刻产品并对NWP产  相似文献   

10.
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客观定量预报是当前热带气旋预报研究和业务预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简要介绍了有关热带气旋业务预报技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方法中最广泛使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化计算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热带气旋路径、强度集成预报方法,以及近十多年来,这些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与国内外主要数值预报模式及其他客观预报方法预报性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集成预报方法等在热带气旋强度、路径预报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更深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T639数值预报产品下发的多个物理量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开展本地化的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研究,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 1°×1°网格点逐6 h再分析资料,开展业务应用并进行了效果检验,得出以下结论: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要好于最高气温,同时夏季的气温预报也明显好于其他季节;在最高气温中对扬中的预报准确率高于其他站点,在最低气温中对丹阳的预报效果相对比较好;客观预报方法存在明显的系统性负偏差,通过使用每个预报时效预报误差的7 d滑动平均进行订正,结果表明通过订正,预报效果有所提高,特别是最高气温订正效果较明显;通过主客观预报准确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客观预报对最高气温的预报效果比较差,但是在气温趋势预报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低气温客观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和主观预报相比,虽然仍然低于主观预报水平,但是差距不大,基本上可以替代主观预报;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对高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和实况相比,预报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年8月1—24日国家体育场、顺义水上中心等5个奥运场馆自动站的5种地面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3小时累积降水量)的观测资料,对SVM和HPFF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在客观方法基础上制作的3天逐3小时预报产品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客观方法相比较,HPFF方法对于预报连续变化的气象要素(如气温、相对湿度)的精细预报比SVM方法更有优势,预报技巧要高;而对不连续变化的变量(如:风向)的预报技巧低于SVM方法。总体说来,HPFF方法比SVM方法的精细要素预报技巧高一些。(2)预报员对于5种气象要素的预报技巧略高于客观方法。体现了预报员对客观方法的修正能力。(3)0~12小时预报时效内,预报员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2℃,气温|F-O|≤1℃的预报准确率在57%上下;相对湿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7%,相对湿度|F-O|≤10%的预报准确率约为74%;风向预报准确率约为30%;风速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1m.s-1左右,预报准确率在92%左右。(4)12~63小时预报时效内,预报员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约为1.7℃,气温|F-O|≤1℃的预报准确率在36%上下;相对湿度预报平均绝对误...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预报因子的预报能力,提高了模式的预报技巧并拓展了有效预报时效。继而对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若干统计释用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时,采用大样本资料和完全预报方法,细心构造反映各种天气系统特征和物理量场的预报因子,应用多时刻NWP产品并对NWP产品进行统计订正。对多种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集成等技术是提高预报技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客观预报方法有助于业务预报质最的提高,而预报业务自动化工程又为多种客观预报力法提供了业务化的条件。现代预报业务自动化工程是以计算为主要手段,按各台实际建立起包括气象信息采集、加工、存取和显示的资料系统,各种客观方法计算、输出和诊断、综台的预报产品分发、传输和服务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吉林省气象台主观降水预报结果和现有的几种客观降水预报结果,通过给以一定的权重系数的方式,采用加权平均法,分别进行了客观预报的集成和主客观预报的集成 ,力求集中各预报方法的优势 ,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降水集成预报结果,并对这两种预报结果的使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检验 ,结果证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引进省局推广应用的卡尔曼滤波温度预报方法的基础上,通过2004~2005年的预报试验,在对预报因子不断进行了组合和优化后预报效果稳定,客观预报结果基本接近预报员的主观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卡尔曼滤波方法在温度分县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进省局推广应用的卡尔曼滤波温度预报方法的基础上,通过2004~2005年的预报试验,在对预报因子不断进行了组合和优化后预报效果稳定,客观预报结果基本接近预报员的主观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述学  叶金印 《气象》1994,20(11):37-39
介绍了一种雾的客观预报方法,并研制了一个与STYS接口的雾的客观预报自动化业务系统,对雾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9.
贾显锋 《广西气象》2005,26(A02):72-73
近年来,随着数值预报产品预报质量的逐年提高,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客观预报工具的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一种尝试,作者采用经验回归模型与天气系统订正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建立了一个客观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支持上海市气象局无缝隙预报业务的几类客观预报方法和业务系统。上海市气象局无缝隙格点预报产品涵盖0~45 d的五类不同分辨率、不同要素产品。从0~6 h与实况相衔接的逐10 min定量降水预报,24~240 h的要素最优集成订正预报,到延伸期45 d的逐日趋势预报。依赖各类客观预报方法生成的格点预报背景产品,结合格点预报制作和预报检验系统,使得预报员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制作发布格点预报,在满足现代化格点预报要求精确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帮助预报员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