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症,包括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和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急诊内镜的时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急性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的时机及内镜下治疗方式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和内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断。方法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对57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CTP,观察门静脉及其分支走形、分布,并结合横断面图像仔细观察食管和胃有无静脉曲张,并记录其部位、曲张静脉深浅、观察曲张静脉来源、有无其他部位曲张静脉或其他病理情况。同期对这些病例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及其他病变。结果CTP显示食管及胃静脉曲张病例51例,其中胃底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39例,单纯胃底静脉曲张9例,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胃体静脉曲张3例。内镜发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46例,其中胃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24例,单纯胃静脉曲张5例,单纯食管静脉曲张17例。CTP可发现内镜无法诊断的肌层或管腔外静脉曲张。结论CTP可清晰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主要侧支血管的走行、分布。在食管静脉曲张检查方面,CTP与内镜效果相当,CTP有几例假阳性,可作为普通内镜检查的良好补充;对于胃静脉曲张的检查,CTP效果较胃镜敏感,且CTP可清晰显示内镜无法观察的胃腔周围和食管周围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可引起全消化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在消化道静脉曲张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规范化治疗的相关共识。202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与胃静脉曲张内镜诊断与治疗学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讨论,提出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专家共识,以期规范该技术在消化道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本共识共分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分型及诊断、组织胶注射治疗消化道静脉曲张的适应证等11个部分,共22条陈述。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破裂出血是其主要危害和致死性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血管活性药物、内镜、介入技术等技术的进步,病死率较前下降。内镜检查与治疗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多学科治疗和个体化处理过程中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现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筛查、预防初次出血、急诊止血、预防再出血等方面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并评价内镜治疗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的地位与存在的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5.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位置上可分为上、下消化道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内镜检查因其直视性与准确性,在诊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内镜诊断时机的选择与再发出血的判断也愈发重要。内镜治疗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治疗环节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应明确诊治各类出血类型的最...  相似文献   

6.
内镜检查与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2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其他少见原因,如上消化道血管病变导致的活动性出血,即使在内镜下也不易确诊。由此可见,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多种病因造成的疾病,病势凶险,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内科药物治疗有时效果不好,外科手术指征难掌握,麻醉关难过,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颇高。为了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水平,探讨其病因诊断和内镜治疗特点,现将我们所遇到的20例紧急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刘运祥黄留业于永征我们近年来对43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应用内镜结扎术治疗,并与药物和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对比。一、治疗对象共收治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5人,按非随机法接受三个治疗方案之一。1.结扎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急诊内镜下紧急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经验。方法 对8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在急诊情况下紧急内镜下套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急诊止血成功率98.8%,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再出血率4.76%。结论 急诊EVI,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相关因素,分析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并比较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所有434例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道出血占消化科所有住院患者的17.5%,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结肠癌为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居多,下消化道出血主要为结肠癌、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及慢性结肠炎。内镜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阳性率高(83.4%),内镜下介入治疗患者较未接受内镜介入治疗患者有更高的治愈率(91.0%vs 65.5%,P0.05)和更少的住院时间[(8.2±4.3)d vs(12.8±6.1)d,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结肠癌为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内镜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内镜介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的死亡率达40%~70%,再出血的发生率为60%~80%。内镜检查不仅可明确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而且还可在内镜直视下行止血治疗。现已证实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或皮圈套扎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并总结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吻合口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十年间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病例及近十年文献报道中吻合口静脉曲张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内镜诊断及内镜下组织胶治疗的价值。结果 4 212例内镜下考虑或确诊为消化道静脉曲张病例中,有9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例,其中7例因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共检出3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并消化道吻合口静脉曲张。该3例患者既往均无基础肝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均发现同时合并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均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内镜下止血效果显著。吻合口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组复发率较高,介入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警惕吻合口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的发生,行胃镜检查时应尽量对所有吻合口进行探查,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是此类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该病复发出血率较高,应强调内镜随访,发现新发或具有出血风险曲张...  相似文献   

12.
内镜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2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息肉、癌肿、血管病变及内镜治疗并发症等。近年来,我们对20例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采用Olympus内镜金属夹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的7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6年瑞典医生Crafoord和Frenekuer开展了首例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为青年女性,17岁时出现呕血、黑便,检查发现脾大,行脾切除术后于19岁时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Crafoord用当时的硬式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上段和贲门区都有结节样的静脉曲张。常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痔疮的Crafoord产生了用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想法。Frenekuer制作了一根硬化注射针,他们在硬式食管镜下向曲张静脉内注射了6ml奎宁。5d后见曲张静脉团明显减小。之后他们隔日向曲张静脉内注射一次奎宁直至1个月后静脉曲张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症可以导致消化管道不同部位的静脉曲张,其中以食管胃静脉曲张最常见,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急症。消化道内镜不仅是诊断门静脉高压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的首选方法,而且是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治疗的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急诊内镜检查与治疗结果。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的发病高于中青年组。对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美拉唑效果显著,优于H2受体拈抗剂(H2RAs)雷尼替丁(P〈0.05);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加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相当(P〉0.05),相对更安金。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针对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首选PPIs。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结扎疗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镜下结扎疗法的临床评价陈玉龙陈永忠夏炜林晓银张瑜卿王玉英内镜下食管静脉结扎疗法(EVL)是一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新技术,我们将该技术试用于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肿的治疗,显示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自1992年上半年起,我院用E...  相似文献   

17.
国产组织粘合剂注射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及肝癌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内镜下治疗包括套扎和注射硬化剂,为观察国产组织粘合剂α-氰丙烯酸烷基酯内镜下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我院对2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胃底曲张静脉进行组织粘合剂注射加食管静脉曲张结扎一次性治疗,观察曲张静脉改善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与普通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反应及效果。方法观察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37例,普通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5例,观察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反应及效果。结果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中无痛苦,操作稳定性好,套扎成功率高,术后患者无操作知觉,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普通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痛苦,以恶心、胸痛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因不能耐受而终止套扎术,1例患者在手术后1周内发生圈套器脱落,虽未发生消化道出血,但使手术风险增加。结论在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术安全、有效、稳定性好,成功率高,术后手术风险低,患者除出现一过性胸痛外无其他特殊不适感,易于患者接受和提高疗效,适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息肉是指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等各个部位。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各种高清晰内镜的问世,并随着人们对内镜检查观念的改变,接受内镜检查的人数逐年递增,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消化道出血及潜在的癌变可能性,目前,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密集结扎法与标准结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对照观察黄裕新闻勤生张少玲穆琳陈岳祥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术(endoscopicvaricealligation,EVL)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在标准结扎法基础上试行了密集结扎法,结扎点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