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从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油气注入期次两个方面结合分析了东濮凹陷油气成藏过程,指出东濮凹陷东营组沉积末期的抬升剥蚀前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之前的持续沉降阶段是烃源岩生、排烃的高峰时期;而抬升剥蚀期的构造运动为油气大规模二次运移提供了强大动力,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部新疆地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盆地属于型克拉通盆地,存有多套烃源岩,主要是发育于寒武系、中上奥陶统、石炭系和三叠-侏罗系,这些烃源岩复合叠置,多期成烃演化和多期成藏,晚期成藏的油气经历的破坏运动较少,因此更值得重视;塔里木盆地中发育有五套储盖组合,是大型特大型油气成藏不可或缺的条件,该盆地油气藏主要是构造油气藏。系统分析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构造条件和沉积特征,为研究区下步的勘探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麦哲伦盆地为南美洲智利最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国内外目前关于该盆地的勘探潜力研究较少,本文综合烃源岩、储层、圈闭等多方面成藏要素进行分析,探讨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含油气系统,预测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以期能够为盆地未来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与帮助。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同裂谷阶段、裂后阶段与前陆阶段共3个期次;下白垩统Pampa Rincon组海相黑色页岩为该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认识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Springhill组海陆过渡相砂岩储层是盆地的主要储层;盆地主力烃源岩自白垩纪时期开始大量生排烃,以多条沟通油源的深大断层垂向运移聚集为主,总体上盆地以天然气发现为主。  相似文献   

4.
卡鲁盆地为南非最大的沉积盆地,目前该盆地的勘探程度极低,国内外关于该盆地的勘探潜力研究也较少,本文综合烃源岩、储层等成藏要素进行分析,探讨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含油气系统,预测盆地的勘探方向,以指导盆地未来的油气勘探。盆地的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俯冲造山阶段、弧后阶段、前陆阶段和冈瓦纳大陆解体阶段5个期次。弧后阶段发育的下二叠统Whitehill组暗色泥岩是盆地最有潜力的烃源岩,成熟度在盆地范围内呈现南高北低特征,认识到下二叠统Whitehill组三角洲相砂岩是盆地的主要储层,油气成藏以自生自储为主。受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找油领域主要集中在盆地北部,盆地南部以找天然气为主。  相似文献   

5.
河岸地区沙一段是东濮凹陷重要油气勘探区及重要层位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河岸地区沙一段储层发育,表现为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及河口坝沉积等沉积类型,生储盖组合良好;东部前梨园佳陷烃源岩母质类型好,以Ⅰ型或Ⅱ型干酪根为主,西部海通集洼陷烃源岩母质类型以Ⅱ型或,型干酪根为主,为河岸地区提供丰富的油源;河岸地区主要发育反向断块型等构造圈闭,也有构造-岩性圈闭和止倾尖灭型油气藏,形成自生自储断块层状油气藏;其成藏条件受构造控制明显,储层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从储集层条件、油源条件和盖层条件、成藏类型及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油气藏条件,进一步分析了河岸地区油气成藏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
低斜坡区属典型的挠曲斜坡,处于歧北斜坡坡折构造的最低处。沙三段沉积期间,以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远岸水下扇体系为主,砂体分异强;沙二段沉积期,坡折控砂作用明显减弱,沿中斜坡发育滩坝砂体;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间,由构造斜坡转变为沉积斜坡,表现出在高位斜坡区以滩坝和静水潮坪碳酸盐岩分布为主,中位斜坡以远岸水下扇沉积为主。通过对该区成藏地质背景、成藏演化特征、成藏模式、主控因素等研究认为歧口凹陷优质烃源岩发育、演化程度较高,斜坡是油气长期运聚指向区,构造、储层、油源"三元"耦合,决定了歧口凹陷斜坡区是多层系、多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大型复式油气带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以对志丹油田永宁罗田沟区的烃源岩特征、构造特征和沉积相特征的认识为基础,通过对油藏成藏的主要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域长6油层组直接覆盖在长7优质烃源岩之上,并与烃源岩充分接触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条件之一.低平宽缓的构造背景、平缓的构造格局是准连续型圈闭成藏的有利条件;沉积相带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良好的储集体更是为油...  相似文献   

8.
根据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沙一段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地层埋藏史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认为研究区沙一段以晚期成藏为主.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和生排烃演化史、油气运聚史对油气成藏史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油气分布特征、油气藏成因及天然气成因类型,认为滨海斜坡沙一段油气藏分布主要受油源、生烃演化阶段和构造发育配置关系的控制,形成7构造高部位为凝析油气藏、中部位为常规油藏、低部位为凝析气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文东斜坡带滚动勘探开发水平,本文重点从油气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分析入手,对该区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供给充足、储盖和油气运移圈闭配置良好;受构造格局和断裂活动影响,油气主要聚集在斜坡带较高的构造部位,油气富集程度明显受构造和储层发育及物性的控制;由于烃源岩热演化生烃的时空差异性导致了文东斜坡带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并通过勘探开发部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为叠合型盆地,西北缘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成藏也较为复杂。笔者梳理了多篇文献资料的观点,从烃源岩特征、油气不同来源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主力烃源岩风城组的生排烃史、西北缘成藏期次和成藏演化过程等方面归纳了西北缘的油气成藏特征,对学者判断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来源、研究成藏演化起到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西部,西与高阳低凸起东翼相接。综合研究发现斜坡中南部油水关系复杂,"高水低油"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一复杂的油藏分布特征,本文通过解剖已知油藏,从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入手,建立油气运移模式,对蠡县斜坡中南部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成因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1)油气在斜坡中带或内带就已进入浅层,而后主要通过各层连通砂体侧向向坡上运移成藏。2)构建了以斜坡内带断层、储层为油气运移通道,高部位靠断层、岩性控藏的新的成藏模式。3)从斜坡低部位至高部位、沙一下到东营组地层中,只要存在圈闭,就有油气富集的可能,改变了以往沿着断棱寻找油气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长断层活动性的定量评价、大量流体包裹体的光性特征和均一温度结合单井埋藏史等综合分析,对卫东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卫西断层活动期始于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沙二早期停止活动,控制沙三段地层及盐岩沉积;卫东断层活动期始于沙二下-东营组沉积期,控制沙二段地层沉积,断层分期次、分段性活动,为洼陷双断洼陷阶段。采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认为,卫城构造表现为古近纪末期一期成藏,濮卫环洼带为新近纪末期-第四纪二期成藏。卫东断层深切烃源岩层系,活动性从南向北增强,卫东断裂带北端构造背景好,储层发育,有利于油气沿砂体向断层方向运移,进而向浅部运移,油气富集程度高。  相似文献   

13.
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烃源岩埋藏史、古构造演化史、油气运聚场、储层沉积特征和油水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识如下:葡萄花油层油气主要来自下伏青山口组一段源岩,油气成藏关键时期为明水组末期;总结出葡萄花油层顶面古构造演化的4个主要阶段;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的2种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贞万  曾兵 《辽宁化工》2014,(12):1544-1547
通过对延长组烃源岩条件、沉积埋藏—热演化史、储集层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三叠系延长组两套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广,有机质含量高,早白垩世晚期为油气充注期,存在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由于延长组烃源岩油气运移动力缺乏浮力作用,油藏主要分布在近生油坳陷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储集层中。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发现更多油气田,成为石油工作者当前重大任务,对于地质人员来说,则需要进一步认识油气成藏过程。本文以克拉2气田为例,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沉积埋藏史、烃源岩热演化史以及各种成藏条件的有效匹配,综合分析油气成藏过程,最终总结出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油气成藏定量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6):136-138
通过对湘桂地区构造演化特征、构造类型及油藏特征分析认为该地区主要油藏类型为生物礁油气藏,其次为背斜油气藏和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局部发育有沥青封堵型油气藏。进而通过从构造演化、烃源岩热史分析与油气成藏过程入手,结合古油藏解剖,探讨湘桂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表明:盆地原型控制着油气聚集与分布;烃源岩的高演化程度决定着湘桂地区以寻找气藏为主;从油气保存条件来看,抬升剥蚀以及断裂活动是早期油气改造和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胡庆地区为东倾断阶构造,已发现油气主要集中在二台阶的构造圈闭之中,勘探程度高,靠近洼陷带的一台阶发现较少,勘探程度低.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台阶的勘探潜力成为中原油田近些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综合分析认为:一台阶靠近生烃中心、具有优越的油源条件;受华北运动Ⅱ幕构造运动影响,西部斜坡带表现出两次生烃、两期成藏的特点,东营组时期长垣断层作为运移通道将洼陷带油气运移至二台阶成藏,东营期之后长垣断层停止活动,具有封闭油气的能力,晚期生成的油气主要聚集在一台阶.  相似文献   

18.
刘鸽 《云南化工》2022,(3):96-99
烃源岩生烃特征的认识,是明确含油气盆地资源潜力、分析油气成藏过程的基础.东营凹陷孔店组烃源岩埋深大、演化程度高,对其生烃特征认识相对有限.通过选择研究区不同位置的、钻至烃源岩层的井,并根据钻录井资料,建立地质格架,合理设置地质参数,对研究区孔店组烃源岩热演化史和生烃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孔店组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早,大...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背斜的构造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葡萄花背斜的构造演化,指出自泉头组沉积以来葡萄花构造主要经历了三次沉降,两次抬升,葡萄花构造主要在嫩江期末和明水期末的两次构造运动中形成。分析了葡萄花构造构造演化对成藏的影响,指出葡萄花构造圈闭条件好,圈闭形成时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配合良好,沿断裂发育的圈闭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0.
从油源、构造、沉积、储层和盖层等方面入手,研究该区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分布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油气分布在桃园构造的浅层;油气成藏受构造高部位、断裂活动和沉积储层的控制。桃园构造中深层的沙一、沙三段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