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污染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宁  张本延  彭晓武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504-1505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深圳市某医院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住院人数资料,结合同时期环境监测和气象资料,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分析大气污染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结果 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_(10))、NO_2和O_3月浓度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人数呈正相关(r为0.650,0.820和0.766,P<0.05);大气中的NO_2和O_3月浓度与儿童肺炎住院人数呈正相关(r为0.719和0.692,P<0.05).PM_(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人数增加0.135%;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254%和1.129%;O_3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住院人数分别增加0.173%和0.794%.结论 深圳市大气污染物PM_(10)、NO_2和O_3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并导致相应疾病住院人数的增加,可能与NO_2和O_3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武汉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武汉市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气象(平均气压、气温、气湿)资料,以及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数据,选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的Poisson回归,研究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影响.结果 API每上升一个四分位间距(37个单位),在累积滞后01天(lag01)总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最大,为6%(RR=1.06,95%CI:1.015~1.107).男性比女性对空气污染更敏感,男性在API上升累积滞后01天(lag01)RR值最大,为1.069(1.016~1.125),女性则在当天RR值最大,为1.048(0.975~1.127).≥65岁人群较0~64岁人群更为易感.≥65岁和0~64岁人群在API上升累积滞后01天(lag01)RR值最大,分别为1.075(1.012~1.141)和1.046(0.982~1.1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日住院人数在API上升累积滞后01天(lag01)RR值最大,为1.095(1.004~1.194),肺炎患者日住院人数增幅在滞后1天(lag1)最大,RR为1.019(0.951~1.092).API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冷季节>暖季节.结论 大气污染可增加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和季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气SO_2水平与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每日住院人数的浓度-反应关系。方法住院数据来自2005—2006年大同市主要的9所医院的电子病历首页,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内3个空气监测点,气象数据来自山西省气象局。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浓度-反应关系;用多重结构断裂点检测法确定浓度-反应关系曲线上的拐点;用约束性分段线性函数估计相对危险度。结果大气SO_2与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浓度-反应关系主要呈非线性相关,曲线呈C、S和J三种形状。关于滞后效应,整个研究期和非采暖期均只有当天(lag0)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SO_2每升高10μg/m~3,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分别增加1.50%和2.93%;采暖期在滞后3 d(lag3)、5 d(lag5)、6 d(lag6)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在滞后3 d(lag3)效应最强,SO_2每升高10μg/m~3,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2.08%。关于平均效应,整个研究期和采暖期多数曲线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且表现为危险度随平均天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7 d移动平均(avg06)SO_2每升高10μg/m~3,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分别增加1.35%和1.60%;非采暖期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气SO_2浓度的升高可以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浓度-反应关系主要呈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根据最新针对我国居民的监测结果显示,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我国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8%以上。带来这种发病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以及随着医疗服务水平提高,老龄人口增加,势必带来慢性病人口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岛市大气污染物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的影响,为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的治理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资料,采用双向病例交叉的研究设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大气污染物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的影响。结果在单污染物模型中,控制了温度的影响,PM2.5当日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的相关性最大,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OR值为1.012(95%CI:1.01~1.015),即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人数增加1.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污染物模型中,分别调整SO_2、NO_2、SO_2+NO_2的影响后,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所对应的OR值分别为1.017(1.014~1.02)、1.017(1.014~1.019)、1.018(1.015~1.021),调整后O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大气污染物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存在相关性,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会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兰州市大气气态污染物NO2和SO2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健康效应。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时间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子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01-2005年兰州市大气NO2和SO2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大气NO2和SO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污染物模型中,NO2和SO2分别以滞后1天和0天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最强。滞后1天NO2和无滞后SO2浓度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时,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增加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60(95%CI 1.046~1.074)和1.048(95%CI 1.031~1.065);女性和老年人为易感人群;2种污染物在秋冬季的作用比春夏季更明显。结论兰州市大气NO2和SO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日入院人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邢麟  ;王巍  ;余洋  ;余丽君 《职业与健康》2014,(16):2277-2279
目的通过分析宝鸡市2013年冬季受雾霾天气影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询医院信息科病案管理系统资料,运用流行病学疾病描述的方法,客观描述疾病的时间、人群、地区的分布规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受雾霾影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人数增加。12月上旬受雾霾影响,病例数出现高峰,随后由于防范措施的加强,病例数有所下降。在雾霾严重的12月,女性患者的构成比有所增加。病例数在城乡都有分布。结论雾霾导致老年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人数增加,加强室外和室内保健有助于降低雾霾对老年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分析和预测上海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情况。方法通过对2005-2011年呼吸系统疾病逐月住院人数与费用数据建立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2012年1-12月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量与住院费用,用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作为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ARIMA(0,1,1)(0,1,1)12与ARIMA(0,1,1)模型是上海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的最优拟合预测模型,用该模型进行回代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高。结论 ARIMA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上海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可为今后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兰州市居民就医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和分布规律.方法 对全市居民就医的患者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编码后,通过数据录入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医院信息平台,按照国际卫生统计表编码、分类统计,审核各医疗机构其2008~2012年5 年间全部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肿瘤患病、死因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前5 位系统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5 年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人数日益巨增,恶性肿瘤住院总人数前3 位疾病为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和肠道恶性肿瘤.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是居民就医住院患者的重点病种,应加以重点防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应用季节趋势模型对儿童呼吸系统住院患者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呼吸系统疾病作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影响0~18岁这一人群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构成分析以及对近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人数的预测,可以摸清呼吸系统患者就诊率和变化趋势,为医院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呼吸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对一所三甲  相似文献   

11.
应用ARIMA模型对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分析和预测上海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情况。方法通过对2005-2011年呼吸系统疾病逐月住院人数与费用数据建立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2012年1-12月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量与住院费用,用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作为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ARIMA(0,1,1)(0,1,1)12与ARIMA(0,1,1)模型是上海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的最优拟合预测模型,用该模型进行回代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高。结论 ARIMA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上海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月住院量及住院费用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可为今后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20,(2):136-138,141
目的了解2015—2018年某医院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以加强疾病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方法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某院近4年的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病人的前10位死因进行顺位,分析前10位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结果近4年中收治病人数增加3.64%,病死率上升0.09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病人人均费用增加11.78%;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中,循环系统疾病居第1位,恶性肿瘤疾病居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依次排在第3和第4位。结论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四川省疾病负担现状,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 - 201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数据,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 adjusted life, DALY)、早逝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来评估疾病负担水平。结果 2015 - 2017年四川省疾病负担DALY率为90.87‰,其中YLL率和YLD率分别为47.06‰和43.81‰。DALY率男性(106.55‰)高于女性(75.05‰)。疾病负担模式主要是以非传染性疾病为主(80%~85%)。前5位疾病负担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疾病、损伤,男性和女性DALY率分别占其总负担的75.44%和74.49%。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最重的为损伤(DALY率男19.81‰,女12.57‰)。5岁以后疾病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15~29岁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最重(DALY率男30.00‰,女36.61‰);45岁以后疾病负担主要来自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DALY率负担占其年龄段总负担的59%~77%。结论 四川省居民疾病负担仍较重且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男性和老年人是疾病负担防控的重点人群。30岁以前重点防控疾病为损伤和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疾病,45岁以后重点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和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 886例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为疾病防治和医院管理部门及学科调整与建设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方法 对2002-2011年收治的2 886例住院死亡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住院死亡病人性别、年龄与疾病死因构成,计算病死率.结果 住院病人平均病死率为2.14%,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的中位数为71岁.住院死亡人数排序前5位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93.45%,其中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54.64%.10年来虽然住院病人数逐年增加,但随着对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自2007年起住院病人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疾病防治宣传和普查,重视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可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阿图什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阿图什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及同期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呈"J"型关系,住院风险最低温度为23℃。总人群在极低温、一般低温时滞后0~14 d下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累积效应的RR值及95%CI分别为2.32(1.55~3.47)和2.09(1.46~3.00),两者均在当天时住院风险达到最大,且随着滞后日增加住院风险呈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趋势,滞后天数均为2 d。在亚组分析中,极低温、一般低温对女性和<16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的影响较大。极高温、一般高温对总人群及不同亚组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健康风险及滞后效应。结论 低温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增加,早期呈明显急性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女性和<16岁人群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16.
空气污染导致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内的健康风险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空气污染物排放增加,与慢性病关联已成为研究热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是我国主要的慢性病,其导致的死亡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的防控特别是病因预防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近期室内外空气污染与总死亡以及4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和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提出降低空气污染所致慢性病负担的建议,为我国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442例住院死亡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 442例死亡病例,了解死亡原因,为疾病的防治和医院管理工作提供数据,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2003-2007年收治的2 442例住院死亡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计算病死率及疾病死因构成.结果 所收治的住院病人病死率为1.30%;住院死亡人数前5位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外因后果的疾病,其疾病死亡人数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75.06%.结论 解决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加强疾病的监测,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进行疾病防治宣传,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respiratory disease,RD)住院人数的影响,估计降低PM水平可避免的经济损失,为评估空气污染治理的成本-效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2015—2019年两家三甲医院RD住院患者资料、同期武汉市PM浓度和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估计PM对RD住院人数的影响,采用疾病成本法(cost of illness approach,COI)估算PM浓度降低带来的可避免经济损失。结果PM污染造成RD住院人数增加,PM_(2.5)和PM_(10)浓度每上升10μg/m^(3),分别导致RD住院人数上升1.71%和0.71%。其中男性和0~14岁人群受影响较大,PM_(2.5)浓度每上升10μg/m^(3),男性和0~14岁住院人数分别上升1.97%和2.65%;PM_(10)浓度每上升10μg/m^(3),男性和0~14岁住院人数分别上升0.87%和0.88%。2015—2019年PM污染造成武汉市6.33万人住院和12.14亿元经济损失。若PM浓度降低至同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武汉市每年可避免1.94亿元经济损失和1.01万人住院。结论PM暴露可导致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PM浓度,将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疾病负担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算城镇居民的疾病负担,提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主要健康问题。方法: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作为衡量疾病负担的指标。结果:2006年城镇居民主要疾病负担是非感染性疾病,其疾病负担强度为105.8DALYs/千人,疾病负担谱前五类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和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0~44岁人群中,神经和精神疾病均为第1顺位疾病;45~59岁人群中,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居首位;60岁以上人群,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结论:城镇居民疾病负担以非感染性疾病为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重点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和精神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最为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科门诊就诊人数中比例最高;在住院患儿中,则以肺炎为最多见。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喘息和咳痰。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这些症状如不加以控制,可促进疾病蔓延和恶化。因此,有些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