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以小干扰RNA沉默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基因,在缺氧状态下观察其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 human uveal melanoma cell,OCM-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分为正常组与缺氧组,其中将缺氧组再分成单纯缺氧组、干扰组、脂质体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对正常组细胞用含有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和1%的双抗(青-链霉素混合液)的DMEM 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在缺氧组人眼OCM-1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100μmol/ L CoCl2以构建肿瘤细胞内部的缺氧微环境。干扰组转染HIF-1α 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无义siRNA,阳性对照组转染β-actin siRNA,脂质体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RT-PCR 检测细胞中HIF-1α和MMP-2 mRNA 的表达,行Western-blot 检测HIF-1α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单纯缺氧组HIF-1α蛋白的表达增高(P<0.05),而其mRNA 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 MMP-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缺氧培养的各组之间相比,阳性对照组β-actin mRNA 表达下降(P <0.05),证实转染成功;干扰组HIF-1αmRNA 和MMP-2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各检测因素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可以提高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 HIF-1α蛋白的表达,而且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MMP-2的转录与翻译,从而可能进一步影响人眼脉络膜瘤细胞的外周浸润和远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人眼葡萄膜黑色瘤OCM-1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HIF-1α对葡萄膜黑色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

方法:体外常氧培养及缺氧培养OCM-1细胞。其中,缺氧培养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0μmol/L的氯化钴(CoCl2)模拟肿瘤内部缺氧微环境,并将缺氧培养细胞分为单纯缺氧组、HIF-1α干扰组、β-actin阳性对照组、无义寡核苷酸阴性对照组及空载脂质体对照组。体外设计合成siRNA(包括HIF-1α-siRNA、β-actin-siRNA及阴性对照),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介导siRNA转染缺氧培养的OCM-1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培养前后及转染前后HIF-1α、Viment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单纯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缺氧培养的各组之间相比,阳性对照组β-actin mRNA表达下降(P<0.01),证实转染成功; 干扰组HIF-1α、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各检测因素均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缺氧可促使OCM-1细胞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并可通过转录激活下游靶基因Vimentin,使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提示HIF-1α可能参与调控葡萄膜黑色瘤的EMT,进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HIF-1α-siRNA转染OCM-1细胞可成功下调HIF-1α及Vimentin的表达,说明从分子水平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从而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WERI-RB-1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WERI-RB-1细胞分为对照组、0.04U/mL水蛭提取液组、0.08U/mL水蛭提取液组,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48h,水蛭提取液组分别采用含0.04、0.08U/mL含药培养基培养48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表达水平; 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a、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人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水蛭提取液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表达均降低(P<0.05),0.04、0.08U/mL水蛭提取液对VEGF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2.43%、38.92%。与对照组比较,水蛭提取液组细胞HIF-1a和MMP-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4、0.08U/mL水蛭提取液对HIF-1a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7.64%、24.75%,对MMP-9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3.97%、51.48%。与对照组比较,水蛭提取液组细胞HIF-1a、MMP-9、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4、0.08U/mL水蛭提取液对HIF-1a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5.81%、43.85%,对MMP-9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9.49%、47.23%,对PI3K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3.27%、29.83%,对p-AKT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2.07%、30.21%。

结论:水蛭提取液可能通过VEGF/PI3K/AKT通路及HIF-1a、MMP-9因子抑制WERI-RB-1细胞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含药血清对氯化钴(CoCl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探讨黄芪是否通过抗氧化应激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方法:建立CoCl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模型,并分为以下5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不加任何处理)、缺氧模型组(200μmol/L CoCl2)、空白血清组(200μmol/L CoCl2+空白血清)、低剂量含药血清组(200μmol/L CoCl2+10%含药血清)、高剂量含药血清组(200μmol/L CoCl2+20%含药血清)。CCK-8检测细胞活性; 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 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VEGF、HIF-1α和脯氨酰羟化酶-2(PHD-2)的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HIF-1α和PHD-2的表达情况。

结果:采用200μmol/L的CoCl2浓度可成功建立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含药血清可抑制缺氧诱导的ARPE-19细胞增殖(P<0.05),升高ARPE-19细胞缺氧损伤中GSH水平,降低MDA含量(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含药血清可抑制ARPE-19细胞缺氧损伤上清液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P<0.05),以及ARPE-19细胞中VEGF、HIF-1α、PHD-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

结论: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含药血清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CoCl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RNA(siRNA)沉默缺氧培养下人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其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CoCl2建立hRPE细胞的化学缺氧模型,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不同缺氧时间(0,6,12,24,48h)hRPE细胞中ILK、HIF-1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阳离子脂质体转染ILK的干扰片段抑制缺氧24h hRPE细胞中ILK的表达,同上方法检测转染后缺氧24h hRPE细胞中ILK的表达及其对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ILK表达于正常及缺氧培养的hRPE细胞中。随着hRPE细胞缺氧时间的延长,在蛋白和mRNA水平ILK、HIF-1α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表达趋势。siRNA抑制ILK在缺氧24h hRPE细胞中的表达,同时显著抑制了HIF-1α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单纯脂质体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LK可以通过HIF途径应答RPE细胞的缺氧反应。  相似文献   

6.
张瑞萍  刘红凌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017-2021

目的:探讨小分子RNA干扰HIF-1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siRNA-HIF-1α组、siRNA-NC组,制备糖尿病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HIF-1α、VEGF、NF-κB、IL-1、IL-6、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HIF-1α、ET-1、vWF蛋白表达。

结果:糖尿病组、siRNA-NC组和siRNA-HIF-1α组大鼠的体质量低于正常组,而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均P<0.05); 糖尿病组和siRNA-NC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MVD高于正常组,而siRNA-HIF-1α组低于糖尿病组和siRNA-NC组(均P<0.05); 与糖尿病组和siRNA-NC组相比,siRNA-HIF-1α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HIF-1α、VEGF、NF-κB、IL-1、IL-6、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均P<0.05); 与糖尿病组和siRNA-NC组相比,siRNA-HIF-1α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HIF-1α、ET-1、vWF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P<0.05)。

结论:特异性沉默HIF-1α基因可保护DR小鼠视网膜,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IF1A-AS1(lncRNA HIF1A-AS1)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长春新碱(VCR)耐药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建立人RB VCR耐药细胞株SO-RB50/V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SO-RB50与SO-RB50/VCR细胞lncRNA HIF1A-AS1表达; 在SO-RB50/VCR细胞中抑制lncRNA HIF1A-AS1表达或同时过表达HIF-1α,检测SO-RB50/VCR细胞对VC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细胞增殖、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

结果:与SO-RB50细胞相比,SO-RB50/VCR细胞中lncRNA HIF1A-AS1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 在SO-RB50/VCR细胞中抑制lncRNA HIF1A-AS1表达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吸光度(OD450)值显著降低,VCR对细胞的IC50值及HIF-1α、MRP、P-g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过表达HIF-1α可减弱下调lncRNA HIF1A-AS1表达对SO-RB50/VCR细胞耐药性的抑制作用。

结论:lncRNA HIF1A-AS1在SO-RB50/VCR细胞中高表达,抑制lncRNA HIF1A-AS1表达可通过下调HIF-1α表达,降低SO-RB50/VCR细胞对VCR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体外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氯化钴(CoCl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缺氧模型细胞内AKT、HIF-1α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及Matrigel基质胶管腔形成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姜黄素的条件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的影响。

结果:100μmol/L CoCl2可成功建立ARPE-19细胞化学缺氧模型。CoCl2在100μmol/L浓度下促进ARPE-19细胞中AKT、HIF-1α和VEGF mRNA及p-AKT、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姜黄素在浓度为100μmol/L时可减少ARPE-19细胞中AKT、HIF-1α和VEGF mRNA及p-AKT、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ARPE-19细胞姜黄素低(6.25μmol/L)、中(25μmol/L)、高剂量组(100μmol/L)条件培养液可显著抑制HUVEC细胞水平迁移; 其中高剂量组条件培养液可显著抑制HUVEC细胞垂直迁移和细胞侵袭。ARPE-19细胞姜黄素中、高剂量组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

结论:姜黄素在100μmol/L对CoCl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有保护作用。姜黄素可在细胞水平抑制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自噬在缺氧条件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炎性因子IL-1β和IL-6中的作用。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系随机分为缺氧组、3-甲基腺嘌呤(3-MA)+缺氧组、氯喹(CQ)+缺氧组和对照组。培养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关键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1及p62的相对表达水平; 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6的浓度。

结果:缺氧组IL-1β和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MA+缺氧组和CQ+缺氧组(均P<0.01)。缺氧组细胞中LC3B-Ⅱ/Ⅰ和Beclin-1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3-MA+缺氧组,缺氧组中LC3B-Ⅱ/Ⅰ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低于CQ+缺氧组(均P<0.01)。缺氧组细胞中p62相对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MA+缺氧组和CQ+缺氧组(均P<0.01)。

结论:缺氧使RPE细胞LC3B-Ⅱ/Ⅰ、Beclin-1表达增强,p62表达减弱,并促进细胞分泌IL-1β和IL-6,自噬抑制剂3-MA和CQ能够减少RPE细胞表达IL-1β和IL-6。  相似文献   


10.
孙磊  陶勇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6):946-950

目的:探讨Apelin-13在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以视网膜Müller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培养于正常环境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于缺氧环境中,实验组细胞培养于缺氧环境中并以Apelin-13(1μmol/L)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GFAP和YAP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蛋白印记实验检测p-LATS1、p-YAP、LATS1及YAP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提取分离的Müller细胞传代后贴壁生长,细胞呈长梭形、多角形、圆形等形态,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呈圆形,细胞GFAP表达阳性。0.1、1、10μmol/L Apelin-13处理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Müller细胞活力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 而与缺氧组相比,实验组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缺氧组细胞p-LATS1和p-YAP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与缺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p-LATS1和p-Y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缺氧组细胞核YAP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 与缺氧组相比,实验组YAP细胞核表达明显升高(P<0.01)。

结论:Apelin-13能抵抗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调节YAP入核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片段干扰性RNA(siRNA)对人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构建HIF-1α siRNA重组质粒。将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12)分成常氧(20%)组和低氧(1%)组。低氧组中,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LF2000)分别转染空载体质粒(空载体组)、HIF-1α siRNA(HIF-1α组)、VEGF-165 siRNA(VEGF组)和HIF-1α siRNA+VEGF165 siRNA(共转染组)。低氧组中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基因转染效率;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成功构建HIF-1α siRNA重组质粒。人血管内皮细胞转染24 h后,HIF-1α siRNA和VEGF-165 siRNA重组质粒有表达。常氧组细胞中仅见微弱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而低氧组表达明显上调;HIF-1α组、VEGF组和共转染组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其中共转染组抑制效果最明显。 结论 HIF-1α和VEGF165 siRNA能有效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13.
陈方  李恒  游慧  邱煜焱  王宁  陈微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855-1860

目的:探讨miRNA-147靶向调控VE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分子机制。

方法:选择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细胞),将细胞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不处理)、无义miRNA组(转染mimic NC)、miRNA-147模拟物组(转染miRNA-147 模拟物)、抑制剂阴性对照组(转染shRNA NC)、VEGF抑制剂组(转染VEGF抑制剂)、miRNA-147模拟物+空载病毒载体组(转染miRNA-147模拟物和空载体)和miRNA-147模拟物+VEGF过表达组(转染miRNA-147模拟物和VEGF过表达)。使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miRNA-147及VEGF mRNA表达水平; 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NA-147与VEGF靶向关系; 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改变;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无义miRNA组相比,miRNA-147模拟物组miRNA-14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相比,VEGF抑制剂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与miRNA-147模拟物+空载病毒载体组相比,miRNA-147模拟物+VEGF过表达组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VEGF是miRNA-147的靶基因。转染miRNA-147 模拟物和VEGF抑制剂均可降低ARPE-19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促进细胞凋亡(P<0.05)。转染VEGF过表达可逆转miRNA-147 mimic对ARPE-19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P<0.05)。

结论:miRNA-147可通过靶向VEGF抑制ARPE-19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柚皮铜配合物对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选取雄性Brown-Norway大鼠24只,其中18只建立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6只12眼作正常对照。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2个不同给药实验组,每组6只。模型建立后,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柚皮素、柚皮铜配合物\〖20mg/(kg·d)\〗,对照组不给药。于造模后30d取各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复合体标本,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面积,采集各组大鼠的脉络膜标本,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脉络膜组织中VEGF、COX-2、PI3K、MAPK、MMP-2、MMP-9mRNA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新生血管面积均减少,但柚皮铜配合物组较柚皮素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模型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各实验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除PI3K,MMP-9外,柚皮铜配合物组下降幅度大于柚皮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柚皮素,柚皮铜配合物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对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ARPE-19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ERS)。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记法等方法,检测ATRA诱导ARPE-19细胞产生ERS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随着ATRA浓度的累积,ERS标记蛋白CHOP及BIP的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01); 下游信号通路中,PERK、EIF2α、ATF4、IRE1α及XBP1表达上调(P<0.001),ATF6表达无变化(P>0.05)。

结论:过度累积的ATRA诱导ARPE-19细胞产生ERS,并激活其中PERK-EIF2α-ATF4及IRE1α-XBP1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脂联素对缺氧损伤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RF/6A)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损伤(CoCl2刺激诱导24h)组和缺氧损伤+脂联素(5、50、100μmol/L脂联素预处理6h)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选择合适的脂联素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浓度,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细胞内活力氧簇(ROS)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损伤组和各浓度脂联素预处理的RF/6A细胞活力均下降(均P<0.01); 与缺氧损伤组相比,各浓度脂联素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均显著增加(均P<0.05),其中50μmol/L脂联素是较为合适的保护作用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缺氧损伤组细胞活力降低,Bax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ROS生成增加(P<0.01); 与缺氧损伤组相比,脂联素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增加,Bax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ROS生成减少(P<0.01)。

结论:脂联素可明显减轻缺氧造成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脂联素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Wnt/β-catenin通路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分析Dickkopf-1(DKK-1)的表达对晶状体上皮细胞EMT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B3细胞)分为正常氧培养组(加入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和缺氧培养组(加入含100μmol/L CoCl2溶液的培养液进行缺氧处理6、12、24、48h)。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Wnt3a和DKK-1蛋白的表达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和定位; 利用qRT-PCR法检测DKK-1 mRNA的表达。

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HLEB3细胞中Wnt3a和DK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内积聚逐渐增多。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氧培养组相比较,缺氧培养6h组细胞中DKK-1 mRNA无显著差异(P>0.05),而缺氧培养12、24、48h组细胞中DKK-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

结论:缺氧可以激活晶状体上皮细胞Wnt/β-catenin通路,并诱导Dickkopf-1的表达,参与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影响EMT进程。  相似文献   


18.
明媚  张劲  罗钢  蔡丽英  梅雪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8):1351-1355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抑制该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02/2019-08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UM患者53例53眼,同期留取因外伤摘除眼球的正常葡萄膜组织34例34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HMGA1蛋白表达。将体外培养的人UM细胞系M23分为HMGA1下调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转染HMGA1干扰序列、阴性对照序列和不作任何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HMGA1 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UM组织中HMGA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高于正常葡萄膜组织中的29%(P<0.001); 与未发生巩膜浸润、未累及睫状体和未发生眼外生长相比,HMGA1蛋白在发生巩膜浸润、累及睫状体和发生眼外生长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升高(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HMGA1 mRNA在HMGA1下调组细胞中相对表达量降低,且HMGA1下调组细胞培养24、48、72、96h时吸光度OD值降低,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均P<0.05)。

结论:UM组织中HMGA1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下调M23细胞中HMGA1表达可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375表达对脉络膜黑色素瘤MUM-2B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培养MUM-2B细胞,分别转染miR-375模拟物序列(模拟物组)、miR-375抑制物序列(抑制物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和不做任何处理(空白组),分别采用qRT-PCR实验、CCK-8实验、细胞凋亡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中miR-375、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

结果:相比于阴性对照组(1.01±0.10)和空白组(1.03±0.07),模拟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2.65±0.15)升高,而抑制物组细胞中miR-375表达量(0.28±0.06)降低(P<0.05); 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24、48、72和96h时OD值均升高(P<0.05); 与空白组细胞凋亡率(20.54±4.01)%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2.80±4.28)%比较,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39.11±3.37)%升高(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凋亡率(10.13±2.17)%降低(P<0.05); 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降低(P<0.05),而抑制物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升高(P<0.05)。

结论:上调MUM-2B细胞中miR-375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下调miR-375表达则发挥相反的作用,表明miR-375可能在脉胳膜黑色素瘤病程中发挥抑癌功能。  相似文献   


20.
明媚  罗文  高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137-2141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中的表达,以及沉默人UM 细胞系M23中PAR2基因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02/2017-12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UM患者45例45眼,选取同期因眼部外伤行眼球摘除且葡萄膜正常的患者30例30眼,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UM和正常脉络膜组织中PAR2基因表达,培养M23细胞并分为PAR2干扰组、阴性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PAR2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UM组织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73±0.13,正常脉络膜组织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06±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2,P<0.01); UM组织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与病理学类型、巩膜浸润、视盘受累和眼外生长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R2干扰组细胞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序列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R2干扰组细胞24、48、72和96h时吸光度A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R2干扰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P<0.05)。

结论:PAR2在UM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高转移风险有关,特异性沉默M23细胞中PAR2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