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孟村煤矿主立井装备为例,对罐道、罐道梁、井梁连接、防腐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针对大型提升容器井筒装备中罐道梁跨度大、受力大,挠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增加罐道梁支承梁的方式以减小挠度,并对此建立了力学计算模型,给出了支承梁的连接方式和计算校核方法,使此类井筒装备的设计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淮北矿务局芦岭煤矿是一个生产能力为1.5Mt的矿井。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筒装备一对9t箕斗,20~#工字钢罐梁,38kg/m钢轨罐道,配用刚性滑动罐耳。采用单绳提升,提升高度483m,提升速度13.5m/s。矿井自1970年投产以后,不断发现有装备损坏现象(罐梁不同程度断裂30根,梁窝松动44处),严重影响矿井正常提升。通过对其进行水平力的实测,找到了井筒装备发生破坏的原因是由于原设计时未作认真计算,造成井筒装备选型不当,承载能力和刚度过小。此外,安装质量较差,罐道接头不平滑,偏差过大,也增大了水平冲击力,最终导致了  相似文献   

3.
以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南矿盲主井井筒装备为例,对井筒装备的罐道及罐道梁进行具体设计及计算,并进行选材,校验结果说明罐道梁选用矩形钢D-2 140×90×6,罐道选用160×160×6方钢能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罐道梁层间距采用4.0 m是可行的。此外,还确定了罐道与罐道、罐道与罐道梁的连接方式、罐道梁固定方式及井筒装备的防腐施工工艺,使井筒装备的设计及施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李森田  王清平 《煤炭技术》2002,21(11):75-76
0 前言 立井钢性井筒装备通常采用4 m罐梁层间距结构形式.随着井筒深度增大,井筒装备钢材消耗和井筒通风阻力随之增大,加大罐梁层间距可有效地减少井筒装备钢材消耗量,降低通风阻力.经过计算,将罐梁层间距由4 m增大到6 m,可节省井筒装备钢材将近1/3,降低通风阻力30%~40%.  相似文献   

5.
邢贵坡 《矿山机械》2020,48(5):76-78
正井筒装备主要由罐道梁、托架、罐道、梯子间、管路、电缆、井底套架、防撞梁、挡绳梁以及托管梁,以及电缆支架等组成~[1]。矿井因井筒装备老化、故障等原因需要拆除和更换[2],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而井筒装备工程施工又往往是工期紧、任务重、难度高、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的重点施工项目。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工期,研究了一套利用矿井永久提升设备更换井筒装备的施工技术,减少了临时设备的投入,简化了施工环节,保证了施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竖井井筒装备罐梁、罐道的受力条件,提出在设计中按空间整体组合结构改造罐梁、罐道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竖井井筒装备罐梁、罐道的受力条件,提出在设计中按空间整体组合结构改进罐梁、罐道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冬瓜山铜矿为千米深井矿山,其井筒装备和通风系统设计均有较高要求。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矿山在刚性罐道井筒装备研究和设计上取得的技术进步.指出锚杆固定罐道梁和方型钢罐道等先进技术在大团山副井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了流线型罐过梁在国外的研究成果,指出冬瓜山铜矿副井宜优先采用流线型罐道梁,并预测了通风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党立卿 《矿山机械》2003,31(1):73-74
井筒罐道梁用于固定井筒内的罐道,由于井筒淋水大、湿度大、风速大,极易腐蚀,罐道梁更换在老矿区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生产矿井,最大限度地缩短更换时间,尽快恢复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公司三矿春节期间对副井罐道梁的更换为例介绍罐道梁快速更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冬瓜山铜矿为千米深井矿山,其井筒装备和通风系统设计均有较高要求,本文研究了国内矿山在刚性罐道井筒备研究和设计上取得的技术进步,指出锚杆固定罐道梁和方型钢罐道等先进技术在大团山副井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了流线型罐道梁在国外的研究成果,指出冬瓜山铜矿副井宜优先采用流线型罐道梁,并预测了通风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井筒装备,多采用钢结构。诸如罐梁、罐道、金属梯子间、各种管路、管路和电缆的托梁等等,某些大型矿井每百米井筒钢结构重量达100t左右。  相似文献   

12.
总结鹤壁二矿三矿副井更换罐道梁、梯子间、木罐道以及井筒其它装备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3.
淮北矿务局自1958年建井至今已有十五对矿井投入生产,矿井均为竖井。六十年代井筒安装的是铁质罐梁罐道,由于浸蚀腐锈,损坏严重,威胁着矿井提升安全。为此自1980年,先后对袁庄、张庄、朱庄、桐城、岱河等矿的井筒提升装备进行改造,根据锈蚀损坏程度及井筒提升条件,采取一次性全部更换,部份更换,分期分批更换。张庄煤矿在建成新副井的同时,确定对罐梁锈蚀严重的老副井井筒所有装备彻底更换。  相似文献   

14.
王东权  史天生 《煤炭学报》1998,23(2):170-174
分析了影响刚性井筒装备与提升容器相互作用的因素,建立了立井刚性井筒装备与提升容器相互作用模拟试验系统。依据模拟试验结果提出了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平冲击载荷即水平力的四大特性和适用于深及中深立井水平力3参数的计算公式。得出水平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速度、提升终端荷载和罐梁层间距,水平力冲击作用影响装备结构应力变化范围为5 ̄7层罐梁等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5.
冠山副井掘砌至终深1025.5米并进行壁后注浆封水后,于1980年3月开始进行井筒装备的安装。施工中,采用五层吊盘自下而上一次安装罐道梁、罐道和管路,并采用了树脂锚杆固定托架、焊接罐道梁、模具盘钻锚杆孔、焊接管路以及激光水准仪测定水平等新技术,加快了井筒安装速度。  相似文献   

16.
1 立井筒概况 老屋基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t(1975年投产),主井为箕斗井单绳提升,提升高度为290.36m,装备一对6t底卸式箕斗终端荷重14.669t,同侧装卸载,井筒直径φ5.5m,采用43kg/m钢轨罐道,钢质滑动罐耳,罐道水平间距1 674mm,20#工字钢罐梁,川字形层格布置,每层3根,共65层,罐道梁屋间距4.168m,水平间距2.06m,最大提升速度为5.79m/s。 我矿主、副井筒为进风井,氧气充足,相对湿度大(尤其井筒上部气化带),罐道锈蚀较为严重,有的罐道梁腹板可望穿,部分罐道梁腹板用手锤轻微敲打击穿。这一严重情况直接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故必须更换腐蚀罐梁,确保咽喉部位的畅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矿业》2004,13(9):15-15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第三十七工程处在济宁二号矿井主井井筒装备的施工中 ,运用了多项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现代施工技术 ,施工速度和质量大为提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井筒井径 6m ,井深 6 4 2 81m ,共布置有 4趟球扁钢组合罐道和 14 7道罐道梁 ,罐道梁两端通过U型螺栓与牛腿连接 ,牛腿通过锚杆螺栓与井壁相连 ,整个井筒装备重 2 4 4 97t。 1对提升箕斗 ,有效容积 35m3 ,运行速度14m/s。施工中将测量大线由原来的 6~ 8根减至 4根 ,位置由罐道梁前挪到后部 ;在凿岩机钻头后部加设轴套 ,保证锚杆深度适宜 ;采用看线样板找正罐道梁和罐道 ;…  相似文献   

18.
王清平  李森田 《煤炭技术》2002,21(12):59-60
0 前言 立井井筒装备的安装,是立井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井筒装备使用的可靠性.主要包括罐梁、罐道、梯子间、管路及电缆安装和敷设.井筒设备的安装就其工作的劳动量来说,一般不超过全部井筒施工的10%;可是安装准备期较长,安装工期也约占成井总工期的15%~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付村煤矿副井井筒装备改进设计,采用了钢一玻璃钢罐道代替球扁钢罐道,以冷弯矩形型钢罐道梁代替工字钢罐道梁,采用电弧喷涂长效防腐代替油漆防腐。本文介绍了设计改进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对设计改进前后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分析6m罐梁层间距井筒装备水平的特性、特性和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提出了装备损坏模式和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