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钢成功生产出含硫量少于 0 0 0 0 5 %的超低硫钢 ,为本钢开发生产X70及以上级别石油管线钢、高级别汽车用钢等“双高”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标志着本钢炼钢生产工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控制炼钢生产中钢的硫含量生产超低硫钢 ,是开发并批量生产X70及以上级别石油管线钢的一  相似文献   

2.
《钢铁》2004,39(8):45-45
本钢成功生产出硫含量少于0.0005%的超低硫钢,为本钢开发生产X70及以上级别石油管线钢、高级别汽车用钢等“双高”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本钢炼钢生产工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控制炼钢生产中钢的硫含量生产超低硫钢,是开发并批量生产X70及以上级别石油管线钢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只有宝钢、武钢、鞍钢等几家企业能够生产。2004年以来,本钢将X70石油管线钢作为新产品开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永钢采用110 t电炉→LF精炼→VD精炼→连铸工艺生产超低硫X65QS管线钢硫含量控制的生产实践。各工序硫含量得到严格控制,电炉平均脱硫率16.35%。出钢过程用铝1 kg/t脱氧,同时随钢流加入石灰6 kg/t和精炼合成渣2 kg/t。LF炉采用喂铝线、复合碳化硅和铝豆对渣面扩散脱氧,造高碱度白渣对钢水深脱氧、脱硫,LF炉平均脱硫率89.2%,精炼结束后钢水平均硫含量0.000 93%。LF精炼结束到连铸工序过程平均增硫0.000 1%,最终成品硫含量平均0.000 9%。通过控制入炉料硫含量,提高LF精炼炉深脱硫能力,防止精炼后回硫等措施,生产的超低硫X65QS大圆坯硫含量符合下游客户要求,具备批量生产成品硫含量在0.002%以下的超低硫钢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全管头和铁水为原料冶炼超低硫管线钢的生产工艺。工艺流程为:电炉炼钢-LF精炼-RH真空处理-连铸,通过采用精料入炉、优化精炼渣系、合适的脱氧方式、RH精炼采用喷粉脱硫技术等措施,冶炼出成品硫含量≤0.0020%的超低硫管线钢。  相似文献   

5.
关勇  贾洪明  吴玉强  任子平  孟劲松  孙群 《钢铁》2004,39(Z1):77-79
鞍钢二炼钢厂采用铁水到连铸进行全程脱硫,钢水罐顶渣改质,以及在LF炉采用高碱度,低(FeO+Fe2O3+Mn0)含量,流动性良好的CaO-SiO2-Al2O3-MgO渣系,在LF炉以X70管线钢为载体,进行了超低硫管线钢的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深脱氧钢水还是半脱氧钢水,经过LF炉精炼,均可生产出硫含量低于0.002%的超低硫钢.  相似文献   

6.
马钢超低硫钢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钢生产X70、X80管线钢为平台的超低硫钢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分别对转炉、LF精炼过程钢水硫含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炉吹炼过程增硫主要来自于铁水脱硫渣和废钢中带入的硫,LF炉深脱硫主要取决于钢包顶渣的控制和强搅脱硫的搅拌功。通过工艺调整,使生产X70、X80管线钢时LF炉终点w[S]可稳定控制在0.005 0%以下,平均w[S]为0.001 1%。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冶炼超低硫硅钢时,转炉回硫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铁水初始硫含量、脱硫后残余渣量和原辅材料硫含量是影响回硫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生产硅钢所用的原辅材料标准,改进铁水脱硫扒渣操作,转炉回硫量得到有效控制,使硅钢成品硫含量小于等于0.004%的比例由31.6%提高到98.4%,实现了超低硫硅钢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采用高钒钛铁水冶炼超低碳超低硫钢时,为了降低钢中的硫含量,采取了"两扒一脱"控制入炉硫含量、终点出钢温度控制在1 690℃、炉渣碱度控制在3.0~4.0、终渣中TFe含量控制在21%以下等措施,将超低碳超低硫钢种的硫含量稳定控制在0.004 5%以下,提高了该钢种铸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根据超低硫管线钢的硫含量要求,采取了优化铁水预处理、采用优质废钢且顶底复吹效果好的转炉冶炼、炉后渣洗脱硫、LF炉顶渣充分改质、RH后喂线进一步球化处理硫等措施。结果表明,成品硫控制在10×10~(-6)以下,成品钙控制在15×10~(-6),A类(硫化物)夹杂细系≤1为100%,粗系≤0为100%,探伤合格率为97.36%。  相似文献   

10.
X70和X80高级别管线钢要求的硫含量极低,降低钢中硫含量的主要措施是采用LF精炼脱硫.通过LF炉造高碱度还原性渣,降低钢液氧含量,控制合适的钢液温度,已生产出的X70钢硫质量分数在0.003 0%以下,X80钢硫质量分数在0.002 0%以下.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管线钢精炼渣系的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兴利  王泉 《特殊钢》2010,31(3):27-29
根据马钢生产高强度管线钢的需求,结合CaO-Al2O3-SiO2相图12CaO·7Al2O3生成区域,开发了管线钢用钢包精炼渣系(%:55~60CaO、7~12SiO2、25~30Al2O3、4~8MgO)。300 t LF精炼实践表明,该精炼渣的平均脱硫率为73.2%,钢中终点硫含量可控制在0.002%以下;而且该渣系具有较好的吸收夹杂物的能力,精炼后钢中Alt-Als含量较低,为0.002%~0.013%。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今后武钢CSP厂生产低碳低硅低硫钢的难点,分析低碳低硅低硫钢的难点及转炉回硫的多种因素,探讨今后武钢CSP厂生产低碳低硅低硫钢的控硫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高硫钢中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啸宇  顾超  王敏  包燕平  罗雄志  彭光健 《钢铁》2021,56(12):52-61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用于复杂零部件制造的钢种,为了降低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通常向钢中加入易切削元素(硫、碲、铅)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添加一定的硫是目前最常用的改善手段。硫在钢中主要以MnS形式存在,其形貌及分布控制水平对钢材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对于中高硫钢,硫化锰属于塑性夹杂,在析出过程中易发生聚集长大,并且容易在轧制过程中沿拉轧方向变形,成为大尺寸长条状,这类大尺寸MnS会严重破坏材料的横向性能。为保证中高硫钢的钢材性能,需要对钢中MnS夹杂的形貌及分布进行控制,目标是避免大尺寸MnS的产生,尽可能得到细小、均匀分布的纺锤状MnS夹杂。MnS夹杂控制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必须联系整个工艺流程进行。总结了部分合金元素、工艺参数对MnS夹杂析出的影响规律,并综述了近年来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MnS夹杂控制实践,包括精炼过程的改性处理、复合析出控制,凝固过程控制和控轧控冷控制,并指出,对于如非调质易切削钢等中高硫钢中的MnS形貌及分布控制,如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落实于工业生产是广大研究者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硫、磷对管线钢性能的影响以及脱降硫、磷的工艺条件。结合唐钢中厚板公司管线用钢L450MB冶炼的生产实践,分析了"顶底复吹转炉-LF精炼-板坯连铸"工艺流程中硫、磷含量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技术,指出转炉脱磷和LF精炼脱硫是冶炼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了45 t LF精炼渣的碱度、喂硫线和脱氧工艺对28MnCr5钢(%:0.25~0.30C、0.60~0.80Mn、0.020~0.035S、0.80~1.00Cr)硫含量的控制、氧化物含量和钢中硫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LF精炼渣碱度控制在2.8~5.1喂硫线,VD后硫的回收率达80%~90%;钢中氧化物级别≤1.5级;精炼结束喂适量CaSi线可改善钢中硫化物的形貌。  相似文献   

16.
武钢第二炼钢厂为提高超低碳钢冶炼水平,合理控制转炉出钢碳含量,准确控制RH真空处理工艺参数,使用低碳原材料,逐步提高了超低碳钢碳的控制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管线钢要求有高强度、高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和止裂韧性、抗腐蚀介质氢致裂纹、良好的焊接性能等,硫是影响管线钢抗氢致裂纹和抗硫应力裂纹的主要元素。根据精炼脱硫机理,结合济钢生产实际,以LF-VD双联法生产超低硫管线钢工艺为对象,分析了VD真空状态下脱硫的技术条件及可行性。采用该脱硫工艺生产X70管线钢,平均脱硫率提高到80%左右,实现了深脱硫。同时,减轻了LF炉脱硫的压力和处理时间,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超低碳IF钢炼钢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先进钢铁厂超低碳IF钢的化学成分及日本新日铁、JFE、德国蒂森克虏伯、美国内陆、我国宝钢和鞍钢IF钢的生产应用情况。分析了IF钢的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真空精炼和连铸工序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超低碳IF钢冶炼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夹杂物含量及每道工序等。  相似文献   

19.
陈亮 《特殊钢》2011,32(5):41-43
由于方圆连铸机浇铸X52管线钢(%:0.14~0.18C、0.30~0.50Si、1.25~1.40Mn、≤0.025P、≤0.025S、0.03~0.06Nb)易发生水口堵塞和难控制铸坯质量,故采用转炉出钢时根据钢中的碳含量加入200~500kg/炉Fe-Al脱氧剂进行脱氧,在LF用高碱度渣(%:≥70CaO、≤5Al2O3、≤5SiO2、≥5CaF2、≤5MgO、≤0.05N)进行精炼,精炼结束软吹氩≥5 min等技术措施生产X52管线钢。结果表明,LF平均脱硫率37%,钢中S≤0.011%、P≤0.015%,Φ200 mm连铸圆坯表面质量良好,低倍各项评级均小于1.0级。  相似文献   

20.
极低硫X70钢的LF精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满堂  王会忠  王新华 《钢铁》2008,43(12):38-0
 在极低硫(w(S)≤0.0020%)X70钢的生产过程中,从铁水脱硫扒渣、转炉冶炼到LF精炼各工序要严格控制,而LF精炼工艺是影响钢液深脱硫的关键因素。控制好LF精炼终渣碱度、氧化性和渣量,钢液温度和脱氧,已生产出w(S)波动在0.0004%~0.0030%范围,平均0.0014%的X70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