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太极通天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48例血管性痴呆分为太极通天液治疗组和丹参口服液对照组,另接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将血管性痴呆组分为3个亚组:即80-89分组,70-79分组和70分以下组,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太极通天液治疗前后WAIS-R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80-89分组和70-79分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70分以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太极通天液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与痴呆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远兴 《吉林医学》2014,(16):41-4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63例,其中138例患者诊断为轻度血管性痴呆,64例患者诊断为中度血管性痴呆,61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血管性痴呆,选取同时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呈上升趋势,其简易精神智能状态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浆Hcy及其简易精神智能状态评分和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治疗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各类老年期痴呆中以血管性痴呆预后较好,中医早期治疗有独特优势,能改善其近期临床症状,延缓病程,提高远期疗效。我科采用中医的方法对2000-2004年收治的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为老年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6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血管性痴呆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及血脂水平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痴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抗动脉硬化治疗有利于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MMSE对157例患者进行痴呆程度测评,并对影响V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战略部位的卒中易致血管性痴呆,其发病率和卒中灶数目与卒中次数成正相关。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V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尼莫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尼莫同.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应用金纳多联合高压氧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头颅CT或MRI提示有多发性改变,无高压氧治疗禁忌证。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态检查(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患者采用胞磷胆碱钠片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效果明显,服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治。方法对采取药物、康复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的VD患者85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与VD的关系。以MMSE、HDS、BDS、ADL量表评价其疗效。结果8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85%的患者临床痴呆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MMSE、HDS、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冠心病与VD有关,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V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综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00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我们用MMSE、HDS、BDS及ADL量表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这100例患者中,有85例患者的痴呆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这100例患者的MMSE、HDS及ADL评分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BDS评分则显著下降,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可有效控制其病情,改善其预后,大大地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畸形出血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后颅窝出血、有明确术前影像学诊断和术后病理学诊断的血管畸形患者共24例(动静脉畸形15例,毛细血管扩张1例,静脉畸形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6例),7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为后颅窝血肿,结合手术记录、术后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静脉畸形11例开颅动静脉畸形切除+血肿清除,2例行栓塞治疗,2例手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毛细血管扩张和静脉畸形行血肿清除、畸形血管切除;硬脑膜动静脉瘘4例行栓塞治疗,1例行血肿清除+二期栓塞治疗,1例行硬脑膜瘘切除术。本组1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术前深昏迷,术后死亡;1例静脉畸形患者术前脑疝、术后生命体征不稳而自动出院;其余患者术后及随访(3~54个月)示好转或痊愈。结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是后颅窝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治疗趋势,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CFN)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78.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变化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The clinical and postmortem findings of 29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o the findings of 19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The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had received treatment for an average of 2.0 internal medical disorders, the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for 2.1 disorders. The average number of medical diseases found at postmortem was 3.7 in the group with Alzheimer''s dementia and 4.1 in vascular dementia. Apart from a marginally increased rate of peripheral occlusive artery disease in vascular dementia, the proportions of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genitourinary, gastrointestinal and endocrinological disorder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se groups. Therefore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should receive the same internal medical attention as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相似文献   

14.
赵晓玲  刘艳  李妮  缪焦丹 《西部医学》2011,23(3):476-477,48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轻、中度V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MMSE、ADL和HDS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刘新宁 《当代医学》2021,27(7):60-6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简易精神检查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痴呆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简易精神检查量表(MME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对照组(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确诊为小儿痴呆症的患儿给予药物、康复等综合治疗,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利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来评估综合康复治疗对儿童痴呆症的作用,同时对比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12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MMSE评分较前增高,60%的患者临床痴呆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MMSE评分值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小儿痴呆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静  郝洁 《农垦医学》2012,34(4):337-339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降血压、控制血糖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治疗,每天0.2g口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6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和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痴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MMSE、HDS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HDS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蒙云  陆少波 《西部医学》2011,23(3):481-482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片合用银杏叶片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V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片合用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前后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片合用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UBI)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变化。方法 采用UBI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30 例,同时以脑复康治疗27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证状显著改善,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积分提高;血清胆固醇(TCH) 、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C)显著提高;血浆内皮素水平(ET) 下降,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临床总有效率88% 。结论 UBI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成林 《中外医疗》2013,(22):17+19-17,19
目的探讨采用补肾活血验方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服用脑复康进行治疗与在服用脑复康基础上实施补肾活血化瘀验方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该文采用这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脑复康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服用脑复康基础上实施补肾活血化瘀验方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30例。结果采用补肾活血化瘀验方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验方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相关症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