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灌肠疗法在急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灌肠疗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通过肛管,经直肠灌入结肠,保留一定的时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吸收药物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肺通过朝百脉的功能将药物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灌肠疗法具有便于施药、吸收快、起效速、生物利用度高、用药安全、方法简便、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近年来中药灌肠疗法在急性胰腺炎、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等危重病中有较多临床研究,均显示应用中药等灌肠可起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实用新型药物保留灌肠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保留灌肠是将药物灌入结肠1h,以达到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症的患者,除常规抗炎治疗外,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药物保留灌肠,此方法多应用于门诊治疗。目前采用的灌肠方法由于患者对灌肠技术不易掌握,自己操作极不方便,易造成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达不到有效的治疗目的。2005年3-10月,我们研制并试用新型药物保留灌肠器进行保留灌肠25例,达到了应有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黄牡蛎汤保留灌肠治疗尿毒症38例常玉阶,李富生075000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大黄牡蛎汤保留灌肠治疗尿毒症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  相似文献   

4.
保留灌肠就是将药液通过导管直接灌入直肠内治疗局部或全身一些疾患的一种简易方法。中医多用保留灌肠治疗中医急症、儿科疾病等,西医除治疗细菌性痢疾外,还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尿毒症、小儿高热、惊噘、哮喘、腹型过敏性紫癜等。因此。保留灌肠给临床工作者增添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对保留灌肠的机制、方法、适应症等作一初步介绍。一、保留灌肠的起源与发展灌肠疗法古称导法,即所谓“蜜煎导法”和“猪胆汁导法”,始见于《伤寒论》。灌肠法在汉代以前多是用猪胆加醋灌入肛门,如《内台方》则在猪胆囊管上  相似文献   

5.
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纠正酸碱中毒及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梗阻解除后口服自拟粘连松解汤.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0%,对照组治愈率60.0%.结论: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好,但还需注意观察手术指征,适当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腹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王芬珍 《护理与康复》2010,9(4):335-336
目的观察柴胡承气汤不保留灌肠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3例髋部骨折后便秘患者,按配对设计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用柴胡承气汤不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用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观察两组灌肠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34例、良18例、差1例,对照组治疗效果优16例、良28例、差6例,两组比较,x2=4.15,P0.05。结论髋部骨折后便秘患者,用柴胡承气汤不保留灌肠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 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腹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 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欣平 《全科护理》2009,7(23):2105-2105
[目的]探讨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对36例病人进行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及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经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后病人,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法简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思密达保留灌肠不同体位应用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婴幼儿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常常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的目的。但由于患儿耐受性差,干扰因素多,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针对这一缺点,从2000年5月~2002年6月进行了保留灌肠体位改变的尝试,将患儿侧卧位改为俯卧位,提高了灌肠有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龙牡汤和活性炭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以大黄龙牡汤高位灌肠,对照组予以活性炭高位灌肠,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龙牡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肯定,优于活性炭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间,了解复方大承气汤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蠕动的恢复。方法:将80例妇科腹部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每40例,治疗组在术后12小时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不用任何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至自然肛门排气,仔细观察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有明显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蠕动的功能恢复,缩短肛门排气的时间,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55例用常规支持疗法治疗,记录肛门排气、排便及饮食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及饮食恢复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复方大承气肠保留灌肠能起到活血化瘀,降逆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方法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柴芍承气汤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柴芍承气汤灌肠。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外溢发生率、患者灌肠过程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外溢发生率、患者灌肠过程舒适度均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方法能明显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疗效,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实用新型药物保留灌肠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保留灌肠是将药物灌入结肠1h,以达到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症的患者,除常规抗炎治疗外,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药物保留灌肠,此方法多应用于门诊治疗。目前采用的灌肠方法由于患者对灌肠技术不易掌握,自己操作极不方便,易造成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达不  相似文献   

16.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外用中药煎剂灌入结肠1h,以达到局部及全身治疗的目的。普外科急慢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病人除常规治疗外,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用中药煎剂(主要成分为大黄、厚朴)保留灌肠。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灌肠筒连接一次性肛管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存在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短、滴数不好控制、灌肠液液面观察不方便等缺陷。也有直接采用输液器(需将输液器针头端剪掉)行保留灌肠,但此导管较软,不易插入肛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PQ中毒患者,其中结肠透析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组患者2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年龄、性别、洗胃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肌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透析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比75%;χ2=5.575;P=0.018)。结论结肠透析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PQ中毒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提高保留灌肠疗效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灌肠是内外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大肠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炎症应用最为广泛。其效果取决于药物选择的正确与否。病变部位与药物作用的时间有关,而药物在病变部位作用的时间又与保留灌肠的液量及肛管插入深度有关。保留灌肠时一般肛管插入深度为20厘米左右,因插入深度、液量及肠管长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对36例病人进行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及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经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后病人,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中药胰愈汤保留灌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法简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泻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2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用腹泻汤保留灌肠,对照组32例用思密达保留灌肠,1次/日。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显效率31.3%.总有效率62.5%,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泻汤保留灌肠。疗效好于思密达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