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18例肝癌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围手术期插管一次性成功率达95%,未出现留置胃管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肝癌合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留置胃管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大出血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患者出现的最危急的情况,也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原因中最为凶险的原因之一。结论护士应严密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胃管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3.
刘小娟 《四川医学》2012,33(6):1085-1086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症。肝硬化患者中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其中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病死率高达40%以上。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高,首次出血的患者6个月内有近70%的再发出血,2年内的再发出血率则会增加到80%[1]。每次再发出血可造成约20%的患者死亡[2]。因此,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潘海燕  陈瑛瑛 《新疆医学》2009,39(10):79-80
经鼻留置胃管是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重要工作,但经鼻留置胃管检查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往往因患者拒绝检查而贻误病情。因为置人胃管时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加之肿瘤导致食管狭窄,胃管难以通过,按常规方法置胃管,患者常感到恶心、呕吐、不适,置管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留置胃管失败,或由于反复插胃管,很易触伤肿块上部粘膜,导致出血疼痛,增加患者的痛苦^[1]。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致命的并发症,肝硬化后,30%的患者可产生门静脉高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后,40%~70%的患者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50%~60%的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因此,控制出血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1].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再出血1例,腹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2例,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肝昏迷1例,以上患者除肝昏迷1例死亡外其余均经有效治疗与护理治愈出院.现将该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爽 《大家健康》2017,(11):251-252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者的置管情况与护理效果.方法:抽取至该院就诊的安置留置胃管的患者96例(2015年8月17日至2016年9月17日),其中一组采用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安置胃管情况、自行拔管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自行拔管率分别为2.08%与18.75%,P<0.05;实验组舒适无痛苦、误入气管、恶心呕吐、一次插管成功发生率分别为89.58%、0.00%、10.42%、91.67%,相比常规组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留置胃管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便于一次插管成功率的提高,减轻身心痛苦,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7.
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8.
留置胃管是手术前一项必要的和重要的护理措施,也是基本治疗技术之一,是普外手术常规的一项术前准备,通常在术前患者清醒状态下依赖吞咽动作置入.然而这种方法留置胃管常引起患者咳嗽、恶心、呕吐,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1] .而全麻气管插管后再置胃管可以清除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置胃管的上述痛苦,降低置管风险.我科于2008年5月-2011年3月对120例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置胃管方法的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是以传染病为主的专科医院,每年住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达数百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偿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之一,约有50%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终将出血[1]。通过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和范围及有无出血征象,为临床医师对肝硬化患者的分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戎二  陈力 《浙江医学》2004,26(12):911-912,95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大约1/3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原因[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出血量大,再次出血发生率高,每次出血均可使肝功能恶化,病死率高,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本文对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的136例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寇静 《海南医学》2012,23(15):151-153
目的比较手术麻醉前后留置胃管对患者生理的干扰程度,探讨无痛留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全麻后留置胃管,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在病房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恶心、呕吐程度,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插管后留置胃管无恶心、呕吐症状,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且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88%,较第一组低。结论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全麻后留置胃管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过程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提高舒适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手术麻醉前后留置胃管对患者生理的干扰程度,探讨无痛留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全麻后留置胃管,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在病房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恶心、呕吐程度,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插管后留置胃管无恶心、呕吐症状,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且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88%,较第一组低.结论 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全麻后留置胃管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过程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提高舒适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胃管意外滑脱是最常见的非计划性拔管之一[2]。新生儿留置胃管主要用于鼻饲及胃肠减压,发生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易造成鼻咽黏膜的损伤,增加胃食管返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已纳入本科新生儿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要求。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4]。为了降低新生儿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本科于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进行PDCA循环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致死原因。我院于 2 0 0 0年1月~ 2 0 0 1年 8月对 2 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采用以奥曲肽 (又称善得定 )治疗为主 ,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有肝炎病史 10~ 2 5年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持续阳性。出血前食管钡餐或胃镜检查示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炎肝硬变诊断参照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的方案[1] 。所有病例均以突发喷射性呕血开始 ,继而解暗红色…  相似文献   

15.
胃大部切除术前插入胃管,术后持续胃肠减压,自动排气后拔除胃管是传统方法。但胃管和插胃管时引起的剧烈恶心、呕吐及喉头部的异物感等,常使病人心理惧怕和难以忍受,长期留置胃管致使喉头、食管粘膜溃疡。我院自1974年5月至1986年5月行胃切除术134例。未插胃管,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潘孟  蔡小勇 《微创医学》2012,7(2):160-163
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则引起门脉系统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处理。治疗手段包括断流术和分流术两大类。蒋安等[1]的meta分析表明,断流术更适合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见的断流方式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下端横断吻合、选择性断流等。随着腹腔镜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0%-70%,反复出血发生率为50%-80%,因此应给予紧急有效的抢救措施[1]。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EVS)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有效办法[2]。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镜中心急症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共120例,总结其内镜治疗方法的急诊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预防出血,是当前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有争论的问题。本院自1985年4月对9例有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应用经胸食管胃底切除手术治疗,对预防出血的近期效果较理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邰月琴  孙慧 《吉林医学》2009,30(18):2174-2174
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切除食道肿瘤病灶离断食管时,必须将术前留置的胃管拔至食管切缘以上,当食管与胃吻合完毕后再将胃管经食管胃吻合口插至胃内进行胃肠减压,术中时常出现送管困难,如反复插管一是延长送管时间,二是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喉头水肿,引发黏膜出血。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对45例食管癌根治术术中发生胃管留置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采用鼻胃管导丝协助留置胃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门脉高压症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最早出现脾充血、肝大,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当患者用力过度,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恶心、呕吐、用力排便、负重等因素可使腹内压骤增,导致胃底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由于肝功能差,使腹腔内液体增多,呈现腹水征、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目的 是趾跖级型食管一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解除并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顽固性腹水,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侵袭性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应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