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汪永剑 《人民珠江》2010,(3):10-11,15
混凝土拌和站(楼)生产能力设计,应以混凝土最大浇筑强度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搅拌机,根据实际布置,充分考虑混凝土砂石料运输方式和距离、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和掺合料供应方式、混凝土类别、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确保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康扬水电站为中型工程,结构复杂,混凝土施工强度较高。工程中砂石料、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强度和浇筑质量,文章重点从系统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设计、结构设计等进行叙述,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际工程混凝土浇筑意外中断时有发生,恢复浇筑新混凝土时,中断前的老混凝土很多处于第二龄期。为提高第二龄期老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通过采用不同水灰比水泥净浆和不同掺量粉煤灰水泥浆界面剂,研究不同水泥第二龄期老混凝土与新老混凝土7 d和28 d粘结劈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水泥混凝土粘结劈拉强度均随水泥净浆界面剂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水泥净浆(使用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界面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粘结效果最好,次之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最差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界面剂中掺加粉煤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第二龄期老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4.
爆破震动作用下新浇基础混凝土的安全震动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新浇筑混凝土的爆破震动控制,设法利用爆破地震波(Rayleigh波)作用下的新浇筑基础混凝土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和动力有限元计算,确定的新浇筑混凝土中的震动速度及动拉应变分布,并结合不同龄期下新浇筑混凝土的允许极限拉应变,从理论上确定新浇筑基础混凝土的安全震动速度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结果和计算实例表明,新浇筑基础混凝土的允许震动速度值随基岩对新浇筑混凝土的基础约束程度的提高和随混凝土强度的降低而降低,我国现行采用的新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面上的质点安全震动速度值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水利工程实践中,无论是确定混凝土工厂的生产能力,选择混凝土的运输、起重设备,或者设计与混凝土施工有关的其他设施(如砂石料开采加工系统等)时,都要先确定混凝土浇筑的计算强度。其计算公式大多为: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超声回弹测强回归公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蒙古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混凝土原材料制成的一定批量不同种类(指混凝土试件中的粗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进行试验,并对该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无损检测的参数(超声声速值、回弹值)之间建立起关系曲线,得出内蒙古地区现场适应性和强度测试精度均优于国家统一强曲线值,在工程检测中更具有代表性,便于检测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岩块抗拉强度与声波速度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伊春市西山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中,通过大量的野外测试数据。分析并建立岩块纵波速度(Vp)与岩块点荷载抗拉强度(ot)之间关系。从而指导实践,达到了解岩石抗拉强度与岩块声波速度的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伊春市西山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中,通过大量的野外测试数据。分析并建立岩块纵波速度(Vp)与岩块点荷载抗拉强度(σ1)之间关系。从而指导实践,达到了解岩石抗拉强度与岩块声波速度的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9.
对厚大构件混凝土浇筑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剑 《人民长江》2009,40(20):47-49
厚大构件混凝土施工期间易产生冷缝、裂缝及构件变形等质量问题。施工时应根据高峰期混凝土浇筑强度和混凝土构件最大浇筑强度确定拌和楼(站)的生产率,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供料方式对拌和楼(站)生产能力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保证混凝土供料满足浇筑进度要求,防止产生冷缝;对于厚大的墩墙,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速度,既要防止因供料太慢而产生冷缝,也要防止因浇筑过快而造成构件变形;厚大构件混凝土在满足运输要求时,应尽量采用低坍落度、大级配、高掺粉煤灰的非泵送混凝土,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降低水泥水化热,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一、水工混凝土冬季施工原理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而逐渐凝结和硬化,产生强度。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混凝土配合比有关外,还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加快,混凝土在低温时,水化作用明显减缓,强度增长受到阻滞。  相似文献   

11.
由于缺乏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的研究,一般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间歇面强度与浇筑块相同,由此导致间歇面上下层新老混凝土相互约束偏大,从而使浇筑块内部的应力计算值偏大。设计了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剪切试验, 获取了需要的参数历时曲线,然后将该成果应用到实际混凝土坝工程的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间歇面上设置缝面单元,并考虑其早龄期强度发展,可以相对合理地模拟约束情况,计算得到的浇筑块拉应力值相对较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1概述三峡右岸高家冲砂石系统主要承担右岸主体工程混凝土所需天然砂石骨料的加工及转运任务,布置于坝轴线下游2~2.5km的高家冲──青树坪区域,总共承担689.9万m3混凝土所需砂石料的生产任务,共计需生产成品990万m3(1552.3万t)。一期工程主要承担219万m3混凝土所需砂石料38万m3加工任务以及南村坪承担的71.5万m3混凝土所需砂石净料103.85万m3的转运任务。右岸一期最高混凝土浇筑强度为16.9万m3/月。高家冲砂石加工系统按12万m3/月混凝土浇筑强度考虑,同时考虑5万m3/月混凝土所需成品砂石料由南村评运至高家冲后再转运。2采…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安全第四次定期检查中,为评价大坝混凝土的老化情况,对大坝混凝土开展了现场外观检查、回弹测强、碳化深度检测、大坝混凝土声速测试、钻芯取样与芯样试验等。结果表明,经过近60年的运行,新安江大坝上游面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等级均满足或超过设计要求;而采用火山灰水泥浇筑的混凝土,尤其是大坝下游面表层混凝土老化程度相对严重,但火山灰水泥大坝内部混凝土强度较高,强度和抗渗等级均达到设计要求;库水对大坝混凝土的溶出性腐蚀可忽略不计。总体而言,坝体混凝土目前的老化状况基本不影响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溪洛渡电站拦河大坝为抛物线双曲拱坝,文章对拱坝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的运输及预冷措施,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入仓工艺、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混凝土温控等多方面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2013年5月4日,溪洛渡大坝按期下闸蓄水,工程质量良好,工程具有"三高一大"(高地震区、高拱坝、高水头、大泄量)的特点,为世界泄洪孔洞最多的大坝,系我国挑战300 m级高拱坝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人民长江》2006,37(6):16-16
2006年5月20日14:00,三峡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一共用了1600多万m^3的水泥砂石料。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量大,强度高且持续时间长,砂石骨料的生产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由于参建各方的努力,7年来三峡工程砂石料在数量、质量上基本上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得到了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的肯定。回顾几年的工作,可得出以下几点,科学的规划、良好的设计是前提;选择有良好资质和实力的总承包单位是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是保证;业主的科学管理是关键;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初曰亭 《红水河》2006,25(4):10-12
龙滩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混凝土总量约736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480万m^3。因工程混凝土总量大,浇筑高峰时间长(约10个月),浇筑强度高(最高年浇筑强度为340万m^3混凝土)的特点,与大坝混凝土浇筑相关的人工砂石料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系统的规模和生产能力都居在建水电工程的前列。为保证上述系统的稳定生产,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采购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与之配套。文章对龙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现场监理、岗位培训、设备安全检查等进行了论述。其经验对今后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本亚  王五星 《治淮》2002,(8):22-23
一、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因素 (一)材料因素:水泥、石子、砂、水的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就不能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二)浇筑方法因素: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指混凝土的运输、倾倒、分段分层浇筑要求等.如果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过大,粗骨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落速度比砂浆快,落地时先弹起、滚走,从而产生离析现象.不按规定的浇筑顺序施工,会造成模板的变形或破坏,影响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的准确性,从而引起构件的内力变化,严重的会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19.
冬季寒冷,气温处于负温下,在这种情况下浇筑混凝土,必将遭受冻害,使水泥与沙石之间失掉凝聚力,致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特殊的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将使混凝土在出凝或者终凝强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李家峡水电站混凝土浇筑强度的不断提高,对李家峡砂石料的开采、加工等系统进行了改造,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