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新国  张晓宁 《辽宁化工》2011,40(3):221-224,229
以不同方法制备Al改性沸石,对氟过量饮用水进行吸附试验,考察其处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改性沸石对含氟水的吸附效果有差异,其中复合Al改性沸石的吸附效果最好,在以3.00 mol/L盐酸浸泡10 h,0.20 mol/L硫酸铝浸泡7 h的最优制备条件下,复合Al改性沸石对初始F-离子浓度1.63 mg/L的含氟水的去除率可达45.21%,出水F-离子浓度为0.893 mg/L。且复合Al改性沸石对高浓度含氟水也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Al改性沸石制备方法可行,常规含氟地下水源水经其吸附处理后含氟量在1.00 mg/L以下,可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6):1089-1091
以不同浓度的硫酸对活性炭进行酸化处理,并考察活性炭添加量、改性方式对Li+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与未处理的活性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H_2SO_4、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佳条件为40%H_2SO_4,改性时间6 h,改性温度60℃,吸附量与原炭相比提升了1.54 mg/g。在锂离子浓度为100 mg/L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当添加量为0.6 g时,去除率最大为85.6%,同等投加量下与原炭相比,去除率提升了15.2%。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7,(6):1089-1092
以不同浓度的硫酸对活性炭进行酸化处理,并考察活性炭添加量、改性方式对Li~+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与未处理的活性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H_2SO_4、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佳条件为40%H_2SO_4,改性时间6 h,改性温度60℃,吸附量与原炭相比提升了1.54 mg/g。在锂离子浓度为100 mg/L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当添加量为0.6 g时,去除率最大为85.6%,同等投加量下与原炭相比,去除率提升了15.2%。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廉价废弃煤渣对水中F-的吸附能力,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制备了氯化铁改性煤渣(UF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和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F-的影响,并对UFC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原煤渣,UFC对F-有更好的亲和性。当F-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投加量为20 g/L时,pH在2~11内UFC的吸附量均在2.1 mg/g以上。UFC对F-的吸附行为遵循表观2级动力学模型,不同F-含量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式,40℃时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到46.08 mg/g。热力学参数表明UFC吸附F-是自发的、吸热的、熵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将麦麸分别用草酸(H_2C_2O_4)、氢氧化钠(NaOH)加无水乙醇、浓硫酸(H_2SO_4)改性,制得3种改性麦麸吸附剂。经筛选比较后,确定采用氢氧化钠(NaOH)加无水乙醇改性的麦麸吸附性能最佳。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的投加量为6 g/L,吸附时间为75 min,Cu(2+)初始浓度为50 mg/L,pH=5时,改性麦麸对水中Cu(2+)初始浓度为50 mg/L,pH=5时,改性麦麸对水中Cu(2+)的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26.38 mg/g。扫描电镜下,经NaOH改性后的麦麸表面变得比较光滑,并出现很多褶皱,红外光谱图显示改性后的麦麸中出现了新的基团,如C≡C、C—H,且这些基团参与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6.
将麦麸分别用草酸(H_2C_2O_4)、氢氧化钠(NaOH)加无水乙醇、浓硫酸(H_2SO_4)改性,制得3种改性麦麸吸附剂。经筛选比较后,确定采用氢氧化钠(NaOH)加无水乙醇改性的麦麸吸附性能最佳。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的投加量为6 g/L,吸附时间为75 min,Cu~(2+)初始浓度为50 mg/L,pH=5时,改性麦麸对水中Cu~(2+)的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26.38 mg/g。扫描电镜下,经NaOH改性后的麦麸表面变得比较光滑,并出现很多褶皱,红外光谱图显示改性后的麦麸中出现了新的基团,如C≡C、C—H,且这些基团参与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菊 《化工时刊》2011,25(7):4-6
研究了改性前后膨润土对含氟废水的处理能力,以及F-浓度、时间、膨润土用量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 表明:用10 g/LMg-Al溶液改性后的膨润土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对F-浓度为20 mg/L的低氟废水的去除率由改性前的12.7%提高到74.72%,且随膨润土用量的增加,去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菊 《广东化工》2012,(4):105-106
研究了改性前后膨润土对含氟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用10 g/LMg-Al溶液改性后的膨润土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对F-浓度为20 mg/L的低氟废水的去除率由改性前的21.3%提高到78.8%,去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芯为吸附剂,经氢氧化钠(NaOH)和硫酸(H_2SO_4)改性得到改性吸附剂,研究改性吸附剂对镉、铬、铅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和吸附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玉米芯吸附剂对Cd~(2+)、Cr~(3+)、Pb~(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都增强,且对Pb~(2+)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顺序为Pb~(2+)Cr~(3+)Cd~(2+);在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酸改性的玉米芯对Cd~(2+)、Cr~(3+)、Pb~(2+)吸附容量为15、26、37 mg/g,而碱改性的玉米芯对Cd~(2+)、Cr~(3+)、Pb~(2+)吸附容量分别为17、29、59 mg/g。相对酸改性,碱改性的吸附剂对Cd~(2+)、Cr~(3+)、Pb~(2+)吸附量提高了14.54%、11.22%、57.86%。  相似文献   

10.
高锰酸钾引发聚酯纤维接枝共聚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用KMnO_4/H_2SO_4作为引发剂,聚酯(PET)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的改性方法,探讨了间甲酚浸泡时间和温度、KMnO_4浓度、H_2SO_4浓度、丙烯酸(AA)浓度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甲酚浸泡时间2h、浸泡温度60℃、KMnO_4浓度3.0×10~(-3)mol/L、H_2SO_4浓度0.02mol/L、AA浓度2.66mol/L、反应时间2h时,PET纤维的接枝率较高;同时,用红外光谱证明了聚丙烯酸接枝支链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4):859-862
为了阐明改性钢渣陶粒应用于水体除磷的可行性,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镧铁复合氧化物改性钢渣陶粒对低浓度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投加量、pH、共存离子等因素对除磷率的影响,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特性。采用NaOH作为再生剂,比较了吸附饱和的改性钢渣陶粒经不同条件再生处理后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初始磷浓度1 mg/L的溶液,吸附剂投加量5 g/L,pH为7时,除磷率高达99.07%;HCO_3-和SO_4-和SO_4(2-)对除磷的抑制作用较强。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使用1.5 mol/L NaOH浸泡60 min是较为合理的再生条件,一次再生后的除磷率仍可达98.51%。  相似文献   

12.
采用H_2SO_4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了粉煤灰改性的最佳条件及其对分散黄染料的吸附脱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分散黄染料溶液浓度70mg·L~(-1),改性粉煤灰用量20g·L~(-1),pH值为2,吸附时间20min,脱色率可达96%以上。改性粉煤灰对分散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比原粉煤灰提高一倍。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改性粉煤灰的吸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探讨了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经Ca(OH)2溶液改性的粉煤灰的除氟性能与改性试剂Ca(OH)2溶液的浓度、吸附时间、废水氟离子初始浓度、废水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有关。将氟离子浓度为267.0mg/L的含氟废水的pH调至3.5后,按每升废水中加入经过5%的Ca(OH)2溶液改性烘干的粉煤灰0.05g,在室温下振荡1h,F-去除率可达98.0%。最后对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对水中F-进行吸附处理,通过污泥投加量、F-初始质量浓度、时间、pH等反应条件的研究,探讨除氟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室温下,污泥对F-的吸附在60 min后达到平衡;20 g/L的污泥投加量对10 mg/L含氟水的F-去除率可达83.1%;污泥可在3~10的较大pH范围内保持稳定的除氟效果。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污泥对F-的吸附行为,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符合污泥对F-的吸附特性,热力学参数的计算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工业废弃煤渣为原料,采用负载法制备了氯化钙改性煤渣除氟吸附剂(Ca MC),研究了Ca MC对F-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表观2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Ca MC对F-的吸附过程,吸附速率由液膜扩散控制。Ca MC对F-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293 K时Ca MC对F-的最大吸附量达到97.09mg/g。热力学参数表明F-在Ca MC上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吸附主要是氢键力和偶极间作用力共同作用下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通过FeCl3和LaCl3对壳聚糖进行改性,采用凝胶法和煅烧法制备Fe/La复合材料,将其用于地下水中F-的吸附去除。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剂表面进行SEM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反应非常迅速,反应主要发生在前20 min。当F-溶液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投加量为2.0 g/L时,Fe/La复合材料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3~9)内有效地吸附F-,去除率均在94%以上。地下水中的干扰离子的浓度是影响F-吸附的重要因素,CO32-、HCO3-的存在会显著降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吸附反应主要是由于Fe/La复合材料与F-之间的络合作用和静电作用的结果。氢氧化钠溶液对吸附饱和后的Fe/La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再生率可达87.72%。Fe/La双金属壳聚糖小球在处理实际含氟污染地下水时也具有很好的除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影响改性聚四氟乙烯混合乳液(PTFE/PSAN)协同凝聚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搅拌速率以及凝聚剂的种类、浓度和价态等。着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H_2SO_4)和不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对含氟聚合物乳液凝聚和凝聚颗粒尺寸的影响。通过对比协同凝聚过程结束后乳液凝聚率以及凝聚粒子的扫描电镜(SEM)图片,发现浓H_2SO_4浓度过低时乳液无法破乳;当w(H_2SO_4)达到4%时,乳液能破乳,但破乳不完全;随着H_2SO_4浓度提高,乳液凝聚率随之升高,破乳更完全,凝聚粒子的直径也随之减小。在H_2SO_4浓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加入相同浓度不同价态的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的价态越高,乳液凝聚率越高,且凝聚粒子的直径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17,(6):1118-1121
利用柠檬酸改性Fenton试剂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考察了pH、H_2O_2、Fe SO_4·7H_2O、柠檬酸浓度对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土壤有机质(SOM)及H_2O_2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PH的降解效果随着H_2O_2、Fe SO_4·7H_2O、柠檬酸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持平或稍有下降趋势,SOM氧化率则随pH与柠檬酸浓度的升高呈下降后持平或上升趋势,并于中性条件下,H_2O_2600 mmol/L,Fe SO_4·7H_2O 8 mmol/L,柠檬酸24 mmol/L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此时,TPH降解率达33.68%,SOM氧化率4.22%;且在该条件下,可将H_2O_2对TPH降解与SOM氧化的作用比例由2.1∶1升高至4∶1。可见,该技术有利于提高H_2O_2的有效利用,降低土壤有机质的氧化。  相似文献   

19.
李来超 《广东化工》2014,(18):140-141
利用氢氧化钠对废煤渣进行改性,实验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振荡时间,铬液初始浓度,pH等因素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影响。实验表明改性煤渣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投加量为12 g,铬液初始浓度25 mg/L,pH=7,振荡240 min,改性煤渣的除铬率可达91.5%。  相似文献   

20.
以亚氨基膦酸树脂为骨架,经浸渍螯合吸附锆,构建了以锆为中心离子的配体交换材料,具有吸附除氟性能。结果表明,在含氟5~40 mg/L的溶液中,除氟剂对氟(F-)吸附去除率可达99.23%;在起始浓度为10~2 000 mg/L的含氟溶液中,树脂对氟的饱和吸附量为34.36 mg F-/g;水中常见共存离子对树脂吸附除氟无影响,表现出该种材料对氟吸附的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