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改善氧化煤浮选效果,以太西选煤厂入选原煤中氧化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特征分析,过程处理及药剂强化等方法研究改善氧化煤浮选效果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太西氧化煤分为风化煤、水锈煤和灭火工程煤3类,煤风化过程中,水的浸润和蒸发过程有显著影响。室内仓储可显著减缓煤炭风化作用的发生。采用表面抛光研磨可将风化煤的浮选精煤产率及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至75%及85%以上,且灰分小于12%;而水锈煤经过表面打磨后,浮选精煤产率与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至35%及45%;采用氧化柴油作为捕收剂可将氧化煤的精煤产率提高3.11%,将浮精灰分降低3.58%;对研磨后的氧化煤效果更加显著,精煤产率增至27.45%,灰分降至11.54%。因此,适当降低重选下限是强化氧化煤分选的有效途径,而表面抛光研磨处理及采用与氧化煤具有一定相似特性的氧化柴油作为浮选药剂可强化细粒氧化煤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沁新选煤厂氧化煤浮选入料为研究对象,从工业性质、表面含量官能团、表面亲疏水性等方面分析研究氧化煤的难浮机理,结果表明,氧化煤浮选入料与非氧化煤浮选入料相比,灰分、水分较高,固定碳含量下降,表面亲水性增加,浮选效率下降。沁新选煤厂通过优化氧化煤浮选药剂制度,对浮选系统进行工业调试,结果表明,与原药剂制度下的氧化煤浮选效果相比,调试后的尾煤灰分提高了31.76%,精煤灰分降低了1.14%,精煤产率提高了21.61%,优化后的浮选药剂制度对氧化煤的浮选效果有明显提高,可增加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细粒氧化煤表面疏水性,改善浮选效果,选取了三种含有不同疏水尾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O_(15),AC-1215,NPEO_(15),考查了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三种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结合FTIR和浮选实验,对比了三者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疏水尾链结构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三种溶剂质量浓度增大,氧化煤对溶剂的吸附量及精煤产率均提高;C_(12)EO_(15)可以显著增强氧化煤表面疏水性,浮选精煤产率由49.39%升至84.83%;NPEO_(15)次之,精煤产率最高可达81.14%;AC-1215的吸附效果一般,精煤产率最高可达58.58%.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石油产品是细粒煤浮选捕收剂的主要来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造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降低生产成本,细粒煤浮选新型捕收剂开发日益迫切。生物柴油性质与石化柴油相近,可再生、可生物降解,能够成为石油产品捕收剂替代品。介绍了生物柴油的性质,分析了以生物柴油代替石油产品捕收剂的可行性,总结了生物柴油主要制备方法:直接混合法、水解法、均相酸碱催化法、非均相酸碱催化法、酶催化法、超临界流体法等,分析了生物柴油用作煤泥浮选捕收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柴油未来综合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柴油捕收剂,生物柴油可单独使用或与石化柴油混合,能够提高精煤回收率,也可用于其他矿物浮选,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应在生物柴油捕收剂改性处理、作用机理研究、性能优化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使其更适应浮选过程;在副产品利用及深度推广方面进一步发力,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废弃油脂制备煤泥捕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筛分试验和可浮性试验,说明煤泥易泥化,细泥含量高,黏附、夹带严重,导致精煤灰分偏高;煤泥属难浮煤种。采用废弃油脂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并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同时分析药剂作用机理。煤泥浮选试验表明: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条件下,生物柴油对煤泥的捕收性要低于柴油和煤油。当柴油、煤油与生物柴油分别以质量比1∶9复合时,煤泥浮选效果较好,精煤产率分别比生物柴油提高10.52%和9.06%,浮选完善度分别提高5.32%和4.33%。GC-MS分析表明:制备的浮选捕收剂中含有不饱和结构—C=C—、含氧官能团O||—C—和疏水性较强的长链烷烃。生物柴油与非极性烃类油组合用作捕收剂时,主要存在共吸附和促进吸附两种吸附机理,提高了煤泥可浮性,促进药剂在煤浆中分散,增大药剂与煤粒表面的接触概率,降低药耗。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优质煤资源逐渐减少,高硫煤等劣质煤的开发利用是保障煤炭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而高硫煤脱灰脱硫提质是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首选方案。采用深度浮选联合氧化方法对贵州某高硫煤进行脱灰脱硫提质研究,通过接触角测试不同捕收剂的性能,研究不同捕收剂对浮选脱灰的影响规律,不同灰分抑制剂和硫分抑制剂对浮选脱灰脱硫的影响,并进行闭路浮选试验。采用化学氧化对浮选精煤进一步脱硫处理,研究了不同氧化剂对浮选精煤化学脱硫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证明脱灰脱硫机理。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复合捕收剂M7015对浮选脱灰更有优势,原煤接触角为62.5°,M7015处理后煤炭接触角提高了15.0°,柴油处理后接触角提高了5.0°,M7015最佳用量为800 g/t。Ca O作为脱硫抑制剂效果较好,用量为4 000 g/t,灰分抑制剂S-4的最佳用量为1 000 g/t。经过"一粗—二扫—二精"闭路浮选试验流程,得到灰分5.62%、硫含量1.34%的浮选精煤。双氧水和冰醋酸混合液的氧化脱硫效果最佳,浮选精煤经氧化处理后得到灰分5.60%、硫含量0.88%的低灰低硫精煤。SEM分析表明附着在煤炭表面的颗粒减少,表面光滑,裂缝之间的矿物颗粒明显减少,深度浮选脱灰脱硫效果明显。红外光谱表明深度浮选联合化学氧化不改变煤炭的基本结构,能脱除大部分灰分,浮选脱除大部分黄铁矿等无机硫,化学氧化脱除硫醚和亚砜等部分有机硫。说明深度浮选联合化学氧化的新工艺实现了高硫煤脱灰脱硫提质,得到高品质低灰低硫精煤产品。  相似文献   

7.
刘养春  钟宏  王帅  黄志强 《精细化工》2012,29(9):855-859,865
以生物柴油为原料,通过氧化、磺化反应,合成了磺化脂肪酸盐捕收剂。考察了生物柴油氧化-磺化工艺条件。将合成的产品用于萤石纯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萤石的浮选回收率随pH的增加而增加,当pH=9.06,捕收剂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回收率可达97.13%。用于实际矿的浮选实验时,粗选回收率可达98.01%,高于萤石传统捕收剂油酸1.21%。  相似文献   

8.
生物柴油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影响生物柴油贮存与使用的关键问题。本文作者对生物柴油的组成特点、影响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的因素及国内外生物柴油抗氧化性能的改善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地沟油生物柴油为原料,通过氧化、磺化等反应,合成了磺化脂肪酸盐捕收剂。系统的研究了生物柴油氧化-磺化工艺条件。将合成的产品用于萤石纯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萤石的浮选回收率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为9.06,捕收剂浓度为80 mg /L 时,回收率可达到97.13%。用于实际矿的浮选实验时,粗选回收率可达98.01%,高于萤石传统捕收剂油酸1.21%。  相似文献   

10.
陈强 《洁净煤技术》2012,(2):10-12,22
针对高灰氧化煤存在的细粒级含量大、灰分高、难浮选等问题,研究了浮选机、浮选柱对高灰氧化煤浮选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脂肪醇(乙醇和丁醇)对氧化煤的去氧化作用。浮选机试验表明:经促进剂处理后,煤样浮选效果明显改善,与空白试验相比,丁醇处理后煤样的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12.99%,精煤灰分降低了16.63%;丁醇改善氧化煤浮选效果的能力要强于乙醇,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1.30%~11.43%,精煤灰分降低了0.21%~1.46%。浮选柱试验表明:丁醇对高灰氧化煤的浮选柱分选效果较乙醇好,在循环泵压力为0.16 MPa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可燃体回收率为38.55%,精煤灰分为19.49%,比相同药剂条件下浮选机试验的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6.26%,精煤灰分降低了3.32%。因此,经脂肪醇预处理后,煤泥浮选效果明显提高,且浮选柱的分选效果要好于浮选机。  相似文献   

11.
期刊文献     
油酸基表面活性剂对氧化煤泥浮选的促进作用研究吴广玲,宋书宇,樊民强,马克玉摘要:以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 80)、聚乙二醇双油酸酯(PEG400DO)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3种含油酸基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煤油进行混溶复配作为捕收剂,对人工氧化煤泥进行浮选试验,测定了复合药剂作用后煤泥的润湿性。浮选试验结果表明:Span 80和ODEA分别与煤油混溶复配对氧化煤浮  相似文献   

12.
实验对比了N9858、N9836及柴油对不同煤种的浮选效果;对于难选的粗颗粒煤,N9858和N9836均显示出比柴油要优异很多的浮选性能,可燃体回收率提高16%,精煤灰分无变化。对于易选的细颗粒煤,N9858显示出更强的浮选能力,在用量为柴油的50%条件下,与柴油及N9836相比,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90%和4.04%,精煤灰分无明显变化。N9858及N9836的实际浮选效果比柴油更加贴近理论的分步释放曲线。  相似文献   

13.
作为石化柴油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柴油的不饱和结构决定了生物柴油在存贮过程中的氧化安定性比石化柴油要差。在氧化降解过程中生成氢过氧化物,以及可溶性聚合物等二级氧化产物,并对发动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添加抗氧剂是一种提高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生物柴油抗氧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柴油抗氧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超声处理吸附表面活性剂前后的煤样,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zeta电位研究煤的表面性质,之后进行浮选,以探究超声预处理及超声脱附对煤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可以通过降低煤粒表面带负电的亲水基团,提高煤表面的疏水性,增加可浮性;超声作用于吸附表面活性剂后的煤,其精煤产率虽不发生明显变化,而灰分含量得到了降低,浮选的完善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低碳液体燃料,由于其氧化安定性差,易腐蚀金属,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本文以小桐子生物柴油为研究对象,复配了四乙烯五胺(TEPA)/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高效抗氧化-缓蚀剂;采用Rancima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探究复配抗氧化-缓蚀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与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添加0.1‰(质量分数)比例为4∶1的复配抗氧化-缓蚀剂时可使生物柴油诱导期从4.24h提升到7.83h。同时其也有很好的缓蚀性能,使生物柴油的铜片腐蚀等级从3a降到1a;铜片表面碳元素质量分数从10.5%降为8.5%,氧元素质量分数由10%降为0。TEPA螯合铜离子,TBHQ中断生物柴油链式反应,TEPA能提供H自由基还原再生作用后的TBHQ,两者复配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改善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与腐蚀性能。可为生物柴油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疏水链结构对低阶煤表面润湿性及可浮性的影响,选取了两种具有相同亲水基不同疏水尾链的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酸聚氧乙烯醚(LAE-9)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9),测定了LAE-9和OP-9在煤及矸石表面吸附量和润湿热,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添加方式的浮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平衡质量浓度的增加,LAE-9和OP-9在煤及矸石表面吸附量增大,且吸附表面活性剂后煤及矸石的zeta电位基本保持不变;两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显著增强低阶煤表面疏水性,但OP-9扩大煤和矸石表面润湿性差异效果好于LAE-9扩大煤和矸石表面润湿性差异效果,LAE-9更能提高低阶煤表面疏水性;吸附表面活性剂后煤及矸石表面的疏水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峰强度增大,亲水醇羟基的伸缩振动峰强度减弱。浮选结果表明,LAE-9和OP-9均可以改善低阶煤的可浮性,提高其浮选精煤产率。通过对比,浮选前对煤进行表面活性剂预处理的浮选效果优于浮选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浮选效果;LAE-9处理煤样的浮选效果优于OP-9处理煤样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特性及其对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系统考察了溶液温度、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氧化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研究了吸附CTAB对氧化煤表面润湿性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增大CTAB溶液初始浓度,会增加CTAB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量,CTAB溶液pH值在5~7之间时,有利于CTAB与煤吸附过程的进行;氧化煤表面极性含氧官能团的增加明显有利于CTAB在煤表面的吸附.氧化煤吸附CTAB后,接触角随时间变化由急剧减小变为略有下降,平衡接触角由0°变为70°,水分复吸率下降,其表面润湿性发生了明显的由亲水性向疏水性的反转.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氧化煤可浮性差的原因,实验证明在浮选液中加入少量无机阳离子电解质Fe Cl3·6H2O,可明显改善浮选效果,提高氧化煤浮选的精煤产率,降低精煤灰分;在等量电荷下加入含不同价位的无机阳离子电解质Cu Cl2·2H2O及Na Cl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其对氧化煤的浮选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将配比2:1的煤油和柴油混合物,经氧化沉降,分离出羟基酸皂,用作胶磷矿的捕收剂。据对荆襄磷矿王集三层矿和江西朝阳磷矿的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因此可推荐作浮选硅—钙质磷块岩的捕收剂。 (一)药剂的制备 该药剂生产工艺简单(图1),技术指标可靠,原料来源广,取之大庆原油常压切割160~132℃,煤、柴油馏份按2:1混合作为氧化原料,以高锰酸钾为催化剂,在正常温度140~145℃,激发温度150~160℃下,氧化1~2小时,经沉降、脱羟油、皂化即可得成品。  相似文献   

20.
使用氧化剂对无烟煤进行预氧化处理,利用TPD-MS和TG-DTA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煤表面官能基团种类、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煤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氧化剂处理煤样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煤表面官能基团及其分布.双氧水、次氯酸钠处理后的无烟煤,其氧化反应活性的变化不明显;硝酸处理的无烟煤,其低温氧化反应活性有所提高.根据处理前后煤表面基团及其分布的变化推测:无烟煤中的羧基等含氧基团明显提高煤的低温氧化活性,而烷基对煤的低温氧化活性影响不明显,但对煤氧化反应热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