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开展手术前访视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手术前一天的下午,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安排到病房阅读手术病人病历,并与病人及家属交谈.沟通,对照"术前访视病人表"详细记录内容.结果 实施手术前访视病人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访视病人前明显提高.结论 手术前访视病人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要求,对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访视的内容了解患者的资料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 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结果 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手术后的康复,同时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护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情况,分析对其术前访视的影响因素和知识需求,为更好地开展术前访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发放80份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情况.结果: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重要性的认知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开展术前访视护理意识不强、知识缺乏.结论:转变手术室护士的观念,加强访视意识,重视访视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术前访视,对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术前访视是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到病房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向其告知手术相关事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过程,是实施手术室护理的第一阶段,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应用于患者手术期护理的实践过程.术前访视改变了过去手术室护士只侧重手术配合的工作方式,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施.如何更好地通过术前访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相关研究者针对术前访视的意义、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诸多观点.  相似文献   

5.
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高度焦虑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而且会干扰手术、麻醉等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国外,术前访视已经纳入手术室护理的规程,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的必要内容,与手术配合同等重要,必不可少.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发达地区,术前访视的发展较为完善,并设计有通用或不同专科的术前访视记录表.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重要的职能和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由此可见,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正日益受到手术室护理专业界的关注.本文就术前访视的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嘉漪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56-157
术前护理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术前护理访视的内容包括:掌握患者的主要病情及一般情况,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手术时的体位配合、手术大概所需时间、术中患者可能出现的感觉等,给予其心理支持和疏导。术前护理访视的方法 :术前1天由护士访视患者,访视护士一般由巡回护士担任,时间一般控制为10~15min。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日渐成熟,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术前访视是指手术室护士术前在病房与患者进行的首次面对面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我院手术室自2000年开始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术前访视的现状国际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根据美国护士协会“手术室护士基本纲领”的内容[1],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我国大陆地区,由于旧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和历史的原因,手术室护理相对滞后。就全国而言,对术前访视的认识程度不一,实施方法缺乏规范。但对访视者、访视内容、访视时间也有了一定共识。如访视目的是为了收集资料,给病人提供相应的身心护理,访视时间基本上倾向于手术前一天,访视者确定为访视对象的巡回护士等。术前访视…  相似文献   

10.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所以术前访视的过程本身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综合运用于病人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因而为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成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配合及心理干预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100例的手术配合,总结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访视和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 有针对性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相应术前访视和手术配合,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结论 舒适完善的术前访视和术中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降低对手术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效果.方法:将56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访视组和未访视组.采用问卷式收集资料,进行实验性研究,探讨两组患者术时生命体征的变化、访视需求、术前心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压、脉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紧张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是手术患者的需要,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开展术前访视方式已成为手术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病人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等具有良好的作用[1].我院手术室自2008年把术前访视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结合起来,运用于手术病人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术前访视工作的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对患者的心理社会评估和临床研究也受到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它为完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病房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由此可见,术前访视正逐渐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科从2005年起开始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通过几年的摸索与改进,制定出一套相对合理的工作程序,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手术全期护理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期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拓展了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孙黎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38-1038,1050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医院的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因此,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责,是整体护理向纵向发展的重要标志[1].成功的术前访视对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实施提供重要保证[2].研究表明,术前访视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手术室护士人力缺乏、知识缺乏等原因[3],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术前访视率低,访视内容缺乏针对性,访视形式单一等问题[4],严重削弱术前访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ICU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护士的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2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1天进行常规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手术室护士也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外,还有ICU护士的术前访视.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一周发放焦虑自评量SAS表测评,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比对照组焦虑水平低(P<0.05).结论:ICU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水平,对促进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生理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做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由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进行访视.结果 两组在遵医行为,促进手术顺利各项生理指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施好术前护理访视对于减轻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6月-12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通过制定手术室患者术前访视流程,提高了术前访视的效果,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访视,减少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状态,提升手术室护士访视质量.结论:使用SBAR沟通模式可使访视的过程规范化,访视的内容程序化,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术前指导,确保每位手术患者都能正确对手术应急,提高了术前访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