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并同时定位了Ca2+及分泌囊泡在青杄花粉管内的空间分布模式与对应关系。利用钙离子特异性荧光探针Fluo-3及分泌囊泡动态变化的指示性染料FM4-64对正在生长的花粉管进行的双重标记显示,青杄花粉管细胞质内Ca2+从距顶端40~50μm处呈现典型梯度分布,花粉管顶端浓度最高;FM4-64荧光染料主要分布在花粉管质膜周围及花粉管顶端大约15~20μm的地方,而亚顶端区荧光较弱;在正在改变生长方向的花粉管中,FM4-64荧光主要集中在弯曲部位。对二者及与Rop GTPases在花粉管内的空间分布及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0.3%细胞外钙浓度下生长的和正常培养基下生长的百合花粉管中F4-64荧光波动特性,研究花粉管顶端FM4-64波动机制.结果发现在0.3%外钙浓度下,花粉管中FM4-64波动平均频率减少为对照花粉管的38%,几乎等于花粉管生长速度减少的值;FM4-64波动的平均振幅增大为对照花粉管中的1.84倍,接近于囊泡...  相似文献   

3.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以青杄花粉为供试材料,研究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合成抑制剂3?MP对线粒体活动规律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线粒体的活动规律为由花粉管基部移动到亚顶端后随即发生回流,并主要集中在花粉管的顶端和亚顶端;3?MP处理后,线粒体前移并充满整个花粉管的膨胀区,同时花粉管中快速移动线粒体的比例也逐渐减少.此外,正常条件下,花粉管的顶端区域存在一个以顶端为基础的陡峭的ROS梯度;用3?MP处理后,ROS由花粉管顶端扩散至整个膨胀区.这些结果丰富了GABA影响裸子植物花粉极性生长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微丝抑制刺(latrunculin b,LATB)处理青杄花粉管后,对其微丝骨架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TB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青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应用荧光探针FTTC-鬼笔环肽标记花粉管中的微丝,发现用正常培养基培养的花粉管中,束状的F-actin以与花粉管长轴平行的方向排列,从花粉管基部一直延伸到花粉管亚顶端,而LATB处理导致微丝的解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LATB处理使花粉管顶端的透明区消失,顶端区域被一些空泡、脂粒等占据,线粒体膜破裂,高尔基体片层断裂成泡状结构以至解体.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丝抑制荆LATB通过破坏花粉管微丝的组装和超微结构影响青秆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因此微丝在青秆花粉萌发、花粉管极性生长模式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高度动态变化的一种细胞器。但目前有关植物细胞,尤其是花粉管中线粒体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信息还比较少。本文应用Zeiss 5 live快速共聚焦显微镜结合线粒体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对百合花粉管中线粒体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培养的百合花粉管中线粒体呈倒喷泉式移动,即花粉管基部的线粒体移动到亚顶端后即发生回流,因此花粉管顶端锥形区域内很少观察到线粒体的存在。对单个线粒体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管中的线粒体分为快速运动和锚定状态两种。快速移动的线粒体在花粉管两侧质膜下及花粉管中央沿着与花粉管长轴平行的方向运动,在花粉管亚顶端则沿着一定曲线移动;锚定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则随着胞质环流而被动移动。低浓度的微丝骨架抑制剂Jas处理时间依赖性地引起花粉管亚顶端的线粒体逐渐前移,并最终充满整个花粉管顶端,同时花粉管中快速移动线粒体的比例逐渐减少。上述结果表明,花粉管中的线粒体主要沿着微丝骨架进行快速移动,而花粉管亚顶端精细微丝组成的领区(Collar)在花粉管线粒体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微丝抑制剂(latrunculin b,LATB)处理青秆花粉管后,对其微丝骨架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TB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青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应用荧光探针FITC-鬼笔环肽标记花粉管中的微丝,发现用正常培养基培养的花粉管中,柬状的F—actin以与花粉管长轴平行的方向排列,从花粉管基部一直延伸到花粉管亚顶端,而LATB处理导致微丝的解聚。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LATB处理使花粉管顶端的透明区消失,顸端区域被一些空泡、脂粒等占据,线粒体膜破裂,高尔基体片层断裂成泡状结构以至解体。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微丝抑制剂LATB通过破坏花粉管微丝的组装和超微结构影响青秆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因此微丝在青扦花粉萌发、花粉管极性生长模式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人们相继在被子植物几个种的三细胞花粉中发现两个精子与营养核紧密连结,并在花粉管中一直保持这一结构。Dumas等(1984)将此结构称为“雄性生殖单位”(male germ unit)。对具二细胞型花粉的植物来讲,精子在花粉管中形成,最近在朱顶红、矮牵牛和木番茄等少数植物的花粉管中发现与三细胞型花粉一样存在雄性生殖单位。这一结构的发现对深入研究双受精作用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雄性生殖单位在被子植物中是否普遍存在需要研究更多的植物来确定。本工作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体内生长的花粉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二细胞型花粉的植物同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裸子植物青扦花粉为材料,运用非损伤、选择性电极技术探究了花粉水合、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钾离子流,以及抑制剂处理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钾离子通道抑制剂BaCl2和TEA(氯化四乙胺)处理推迟花粉萌发;(2)BaCl2和TEA处理后,青扦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均受到抑制;(3)选择性电极检测结果显示对照花粉不同发育时期钾离子均内流,即花粉水合、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需大量的钾离子.BaCl2和TEA处理后,花粉的钾离子流动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培养3~9 h,钾离子呈明显的外流,12~21 h钾离子内、外流基本平衡,24 h钾离子内流.抑制剂处理导致的钾离子流的紊乱使得花粉不能正常萌发、花粉管不能正常生长.因而,钾离子在青扦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Ca2+通道抑制剂LaCl3处理“秦冠”苹果成熟花粉,观察其对花粉管生长以及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浓度LaCl3处理花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花粉管发生弯曲,膨大,甚至出现多个花粉管萌发等现象。花粉管壁的成分也发生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生长的花粉管纤维素和胼胝质在细胞壁上呈均匀分布,其中胼胝质在顶端微弱分布。处理后,花粉管顶端纤维素荧光较对照明亮,胼胝质并未在花粉管顶端积累。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酸性果胶质、酯化果胶和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均存在于正常生长的花粉管壁上。经过处理后,酸性果胶质和酯化果胶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明显增加。通过显微红外光谱( FTIR)技术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处理导致花粉管壁酸性果胶质和酯化果胶以及壁蛋白含量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LaCl3改变了细胞壁多糖和蛋白分布、含量以及细胞壁的延展性,从而引起花粉管生长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Tb(Ⅲ)双酞菁配合物有序薄膜的制备及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铽是典型的具有较强荧光特性的稀土元素。本文以铽的双酞菁配合物八-4-(正壬氧基)酞菁铽(Ⅲ)为原料,以LB(Langmuir-Blodgett)单分子膜技术制备的酞菁铽多层LB膜,以及其与花生酸按不同比例(6:4、5:5和4:6)混合的多层LB膜。通过π-A曲线、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实验手段对它们的结构和荧光特性进行了表征。揭示了铽双酞菁配合物的结构特性及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1.
花粉管在双受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可实现对花粉管的原位观察,但由于花粉管样品的特殊性,常规制样方法并不适用.为此,研究者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花粉管设计了两种冷冻扫描电镜的原位观察方法,并证实采用插秧式粘贴方法适用于柱突处的花粉管、采用液氮剥离方法适用于胎座表面处的花粉管,二种方法均可成功观察到花粉管的原位和原貌信息,为花粉管行为和相关受精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银杏花粉萌发生长与分枝式花粉管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半薄切片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银杏(Ginkgo bilobaL.)花粉管的体内萌发与生长以及花粉的离体培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银杏花粉粒通过传粉滴收缩后到达胚珠珠孔处,并经珠孔道进入贮粉室内停留,约7 d后花粉粒开始萌发;(2)贮粉室内的花粉最初萌发出的花粉管与花粉粒的四细胞轴几乎垂直,表现出明显的侧向萌发特征。初始花粉管在贮粉室内的生长方向无规律,有的通过一定的贮粉室空间向较远的珠心组织细胞间隙生长,有的直接进到较近的珠心组织细胞间隙,花粉管的生长不损伤珠心组织细胞;(3)花粉离体培养过程中会迅速发生水合作用,花粉粒由船形变为圆球形。48 h后花粉外壁脱落,管细胞膨大,花粉管自管细胞膨大处萌发。随着花粉管的生长,管细胞核移动进入花粉管内,而生殖细胞仍留在花粉粒内。伸长的花粉管可分为淀粉粒区和透明区,花粉管末端易形成多种类型的分枝。花粉管内原生质呈喷泉状流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烟草花粉原生质体作试验材料,用自制微吸管手工预先挑选单个花粉原生质体,戊二醛微滴固定,然后用低熔点琼脂糖或明胶预包埋,小塑料管顶扣包埋单个花粉原生质体,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初步建立了单个原生质体电镜制样的技术流程,通过电镜观察,与群体制样法比较,结果是今人满意的。此项技术的建立,为今后植物性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项精细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付冬梅  石雅楠  杨焘  陈锋 《激光与红外》2016,46(12):1486-1490
加热炉炉管表面温度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加热炉的运行状态和生产安全,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炉管温度时易受到火焰和烟气、邻近炉管、炉墙辐射等因素的强烈干扰。为了实时准确获取炉管表面的真实温度,以某炼油厂加热炉为例,首先给出了炉管表面热红外检测温度的干扰分析,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参数的实时温度校正模型,并结合该模型给出一套判别某厂加热炉炉管状态的专家规则,最后将这套软件应用于实际工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炉管表面的温度修正。  相似文献   

15.
木本植物木质部具缘纹孔是木质部水分输导、栓塞形成、扩散及疲劳产生的关键部位,同时也是影响木材干燥与防腐等加工工艺的重要构造特征.目前,针对具缘纹孔结构的成像技术大多集中在二维尺度,难以精确地反映其三维结构的相关信息.本文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对雪松木质部管胞具缘纹孔进行连续切片和图像采集,并采用Ima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