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将切顶卸压留巷技术应用到80706回风巷道留巷中,并根据巷道实际围岩条件,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方法确定了留巷段切顶卸压方案、留巷段顶板及采空区帮挡矸支护参数。现场应用后,留巷段内顶底板移近量、巷帮变形量较小,不会给巷道后续使用带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无巷旁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矿压规律及关键支护技术,理论分析了无巷旁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基于恒源煤矿Ⅱ632机巷工程实践,在巷道内布设位移观测点和顶板恒阻锚索测力计对巷道变形及恒阻锚索工作阻力进行连续观测,得到巷道在留巷期间巷道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恒阻锚索受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顶之后,由于顶板快速下沉所产生的冲击载荷,留巷围岩变形剧烈,尤其是强烈的底鼓现象;留巷段围岩变形受动压影响,变形更加剧烈;无巷旁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部恒阻锚索总体平均受力为259.721 k N,最大受力达到275.76 k N,当工作面推过测点后,恒阻锚索受力趋于稳定;提出了"强化恒阻锚索配合锚杆(索)支护以增加顶板支护强度"、"当底板较软时,适当强化底板支护"和"注意留巷阶段的加强支护"的无巷旁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2901运输巷为例,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基于2901运输巷工程概况,优化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技术,主要为顶板补强及切顶卸压锚索加固技术、巷道临时支护设计及巷旁挡矸支护设计,设计了顶板预裂切缝方案,主要为预裂切缝孔深、双向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及爆破预裂切缝施工工艺等,并进行了现场巷道围岩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施工方案可有效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复合顶板条件下采煤面巷道切顶卸压控制技术,以南梁矿30104采煤面回风巷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式,对巷道围岩控制情况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切顶卸压沿空成巷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的问题,通过不同切顶参数的数值模拟,确定最优切顶高度为7 m,最优切顶角度为15°,巷道采用"锚杆索+恒阻锚索"支护方式。现场实测结果表明,30104回风巷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210 mm,巷帮位移维持在180 mm,恒阻锚索受力维持在35 kN,切顶卸压方式对巷道的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8305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高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通过技术研究决定对8305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5305巷)进行切顶卸压,并对其顶板提出了“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巷道临时支护”联合加强支护措施,通过实际应用,切顶卸压降低了沿空留巷顶板应力集中破坏作用,联合支护方案提高了顶板稳定性,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沿空留巷顶板卸压效果难以保障、围岩控制效果差等问题,以龙滩矿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对沿空留巷顶板变形规律进行全过程监测,揭示了沿空留巷采动影响期间的顶板突变式变形规律,获取了顶板发生突变式变形的关键时机。结果表明:在切顶爆破卸压条件下,测站处沿空留巷顶板最大下沉量虽然在工程允许范围内,但都出现了2次明显的突变现象,主要是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和留巷区域顶板悬顶结构失稳分别导致。据此,形成了分阶段复合支护切顶技术,以对抗2次顶板变形突变,第1阶段采用增效锚固切顶长锚索,第2阶段采用切顶支柱与半封闭式小型框式切顶支架。工程监测结果表明,复合支护切顶卸压效果良好,留巷围岩可较好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沿空留巷顶板卸压效果难以保障、围岩控制效果差等问题,以龙滩矿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对沿空留巷顶板变形规律进行全过程监测,揭示了沿空留巷采动影响期间的顶板突变式变形规律,获取了顶板发生突变式变形的关键时机。结果表明:在切顶爆破卸压条件下,测站处沿空留巷顶板最大下沉量虽然在工程允许范围内,但都出现了2次明显的突变现象,主要是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和留巷区域顶板悬顶结构失稳分别导致。据此,形成了分阶段复合支护切顶技术,以对抗2次顶板变形突变,第1阶段采用增效锚固切顶长锚索,第2阶段采用切顶支柱与半封闭式小型框式切顶支架。工程监测结果表明,复合支护切顶卸压效果良好,留巷围岩可较好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坚硬复合顶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运动特征 的研究,明确了留巷顶板运动及应力演化规律,得到了顶板 覆岩荷载的传递机制.基于围岩结构演化特征,建立了留巷 顶板下沉量计算模型,确定顶板下沉量由坚硬顶板关键块旋 转下沉和顶板离层共同控制,给出了顶板最终下沉量的计算 公式,并提出了非对称支护的控制对策和锚索支护强度计算 公式.以邱集煤矿1102工作面坚硬复合顶板沿空留巷为研 究背景,借助 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顶板位移与应力 变化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切顶后的顶板悬臂梁具有越靠近 切缝竖向位移越大的特征,且顶板应力向深部转移,巷道顶 板无应力集中现象.据此设计恒阻大变形锚索+锚杆+单 体支柱的非对称支护结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塔山煤矿8304工作面在切顶卸压过程中巷道顶板的下沉变形现象,保证成巷过程及巷道二次复用期间顶板围岩的稳定性,在预留巷道顶板原支护的基础上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对顶板进行补强支护。运用理论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选用长度为9.3m,支护密度0.8根/m2的恒阻大变形锚索加固顶板。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顶板下沉量较小,成巷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复用生产要求,说明恒阻大变形锚索能很好适应切顶卸压自成巷对巷道顶板的变形影响,也为其他类似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支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色连二矿厚煤层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时,巷道围岩切顶卸压及支护机理参数,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类比及工业试验的研究方法对留巷相关参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理论分析确定沿空巷顶板悬臂梁越短,顶板压力越小,留巷段稳定性随围岩切顶高度增加而增加,切缝孔窥视确定装药结构为3-2-2-2-2-1-0时,顶板围岩能够形成切缝面,切缝效果较好;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研究表明,留巷段采用"深浅部围岩"分层支护参数支护时,顶板锚索锚固围岩稳定,工作面动压影响留巷段距离为270.4m,巷道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628.92mm,满足安全高效生产需要,研究为同类型地质条件矿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强顶板管理 有效遏制顶板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部分区域乡镇煤矿顶板事故频发,影响了煤矿的正常运转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近年来黔南州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分析区内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现状,提出如何加强顶板管理,有效遏制顶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区内乡镇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复合顶板下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开采安源大槽煤一分层时冒顶原因,并在该矿373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了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常正宏 《煤炭技术》2008,27(4):46-48
长壁采煤法的采煤工艺具有多重特点:顶分层采煤增加了要为下分层填设假顶的工作。假顶下采煤包括支护及顶网管理、假顶下的放顶工艺及分层采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白芨沟矿南三采区 61 2 1 (一 )高档普采工作面复合顶板下的顶板管理。该工作面支护形式原设计采用传统的 4~ 5排支护管理顶板 ,特种支护为木垛加密集戗柱切顶。工作面初采初放完成后 ,按矿压观测资料显示 ,一直无明显老顶来压和周期来压现象。根据工作面实际压力情况 ,改 4~ 5排支护为 3~ 4排支护管理顶板。通过改变工作面支护方式使工序操作简化 ,工人劳动强度降低 ,提高了产量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顶板压力及顶板动态监测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我国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所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中,因冒顶而死亡者约占40%以上,超过瓦斯事故死亡人数而居首位。同时顶板动态、顶板压力的变化又与瓦斯,煤突出相关联,是影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矿压的实时监测,降低矿压监测成本,以较少的投...  相似文献   

16.
刘开宇 《山西焦煤科技》2005,(12):24-24,25,26
本文通过对四台矿两种放顶方式的分析比较,结合顶板岩性的采取和鉴定,充分掌握其来压步距规律,选择出合理的放顶方式,以减小来压对工作面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坚硬表层顶板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九龙矿207轻施工 回我巷顶板岩芯结构的分析,确定了锚杆支护参数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巷道经历了静,动压的考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任楼煤矿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三软” 7#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提出了顶板治理的主要措施,采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坚硬顶板工作面顶板动态预报与支护质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坚硬顶板工作面顶板监测的测区、测线的布置与监测内容和方法。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工作面压力分布规律、直接顶和老顶来压步距和来压前预兆。为工作面顶板管理及今后相同地质条件下的煤层开采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建峰 《煤矿开采》2006,11(3):29-30
针对大同矿区“两硬”煤层的特征,在综放工作面采取了顶煤、顶板预爆破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顶煤冒放和采空区顶板处理问题,提高了资源采出率,减轻了顶板来压强度,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