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模拟含油污泥和实际含油污泥,结果表明实际含油污泥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模拟含油污泥,在反应温度440℃、反应停留时间10 min、反应压力24 MPa、氧化剂双氧水用量为理论值的5倍,含油污泥原油去除率可达98.4%.在相同条件下模拟含油污泥的去除率为93.15%.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泥的特点以及除油脱水方法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主要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以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文章综述了含油污泥的产生方式以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方式和机理,分析和探讨了现状含油污泥除油脱水的常规工艺效果。通过分析表明,各种处理方法对含油污泥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工艺时,必须从污泥的特性、有无废热可利用以及整个处理、处置系统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合适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含油污泥中含有高浓度的石油烃、重金属以及各类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如何处理和利用含油污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无害化、资源化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从工艺原理、影响因素、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对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目前工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为处理工艺的改进、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油田及炼厂产生的含油污泥均含有较高的水分,这些水分将会降低含油污泥的资源利用价值并增加后续的处理费用。本论文以辽河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车用废润滑油置换脱水技术对含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含油污泥的废油置换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油温度160℃,脱水时间15min,圆柱形含油污泥样品的直径为2cm是较为适宜的废油置换脱水条件。经废油置换脱水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其含水量可从原来的32.51%降至痕迹,热值由原来的7,787k J/kg升至17,083k J/kg,热值增加1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含油污泥为原料制备吸附剂是含油污泥的一个重要利用方向。从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含油污泥制备吸附剂的工艺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含油污泥基吸附剂深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6):1229-1233
针对延长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结合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特点,分析研究了延长油田含油污泥的特性,开展了"筛分流化-化学调质-机械分离"处理工艺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在室内探索了最佳工艺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油泥分离剂用量为1020 g/kg,调质温度为60℃,离心机转速为3 00020 g/kg,调质温度为60℃,离心机转速为3 0003 200 r/min,絮凝剂用量为1.53 200 r/min,絮凝剂用量为1.52.5 g/kg时,处理后污泥的剩余含油量小于20 g/kg。在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处理后污泥含油量连续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7.
田青  李胜  刘涛  孟辉 《山东化工》2009,38(10):9-11
干燥技术处理含油污泥.已经成为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先简要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又着重介绍了干燥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指出利用干燥技术对含油污泥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具有可资源化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油田污泥池中罐底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YNT-1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回收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对含油污泥洗脱过程中的原油进行物料平衡分析,并对处理前后含油污泥的微观结构进行能谱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YNT-1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YNT-1加量0.2%、泥液比1∶3(g∶mL)、洗涤温度55℃、洗涤时间3h、搅拌速度300r·min~(-1)。对含油污泥洗脱过程中原油的物料衡算得出,水中油含量占0.07%,混相残渣中油含量占7.15%,残泥中油含量占7.37%,原油回收率为82.24%,残泥中含油率可降至2%以下。含油污泥颗粒的孔隙结构能吸附大量原油,使残泥中的含油率很难继续降低。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原油回收的效率高、残泥含油率低、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而要做好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作,首先就需要明确含油污泥产生的途径,针对不同产生途径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采油厂年总排放规模约30000吨。针对现有沉积物年生产量大、组成复杂且外包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了联合站油泥砂和污水处理浮渣调剖适应性研究,通过对采出沉积物组分、粒径和注入工艺适应性等评价分析,并结合工艺优化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对含油污泥经济且无害化处理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