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首次获得四川金川县南部的独松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00.9±4.3Ma。该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富硅、低镁铁、富铝、富钾钠,K_2O较Na_2O偏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贫Ba、Sr,高场强元素富等,贫Ta、Nb、Ti、P、Nb、Ta。稀土元素低-中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具弱的负铕异常,无明显的铈异常,具有基本一致的配分模式特征。独松岩体岩石类型为S型花岗岩,在Barbarin的划分方案中属于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可能形成于造山阶段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2.
蟒岭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北部,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含辉石黑云角闪闪长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依据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结合前人测试的年龄,将蟒岭岩体的岩浆演化划分为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中期3期。第一期为含辉石黑云角闪闪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7±1)Ma,该期岩石SiO2质量分数较低,富碱,属于准铝质,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第二期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48±1)Ma~(144±1)Ma,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高钾钙碱性I-A过渡型花岗岩;第三期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24±2)Ma,具高硅、富碱、低镁、铝饱和指数偏高的特征,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A过渡型花岗岩。组成蟒岭岩体的花岗岩从早到晚,SiO2质量分数逐渐升高,而Al2O3、TiO2、MgO、CaO、P2O5、TFe2O3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稀土元素总量具有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第一期和第二期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型,而第三期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两边高中间低的不对称弧形,整体上负铕异常不明显或呈微弱正铕异常;微量元素上,这3期岩石均富集K、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P、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与区域上同时代成矿花岗岩体对比,两者均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斜型,但蟒岭岩体中二长花岗岩没有明显的Eu异常,且Ba、P、Ti亏损及Ta、Nb富集没有含矿花岗岩明显。  相似文献   

3.
阿克图约克花岗闪长岩富黑云母,具较高SiO_2(61.53%~67.01%),低里特曼指数(1.8~2.25),富钠贫钾,A/CNK小于1,稀土元素总量中等(∑REE=64.64×10~(-6)~76.12×10~(-6)),弱Eu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K,Ba,LREE),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Ti,Ta,Nb,P),Nb/Ta小于1等特征。该岩体为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花岗闪长岩,并具I型花岗岩特征。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29.7±1.9)Ma,早于苏云河含矿岩体,为早石炭世洋壳俯冲背景下的火山弧花岗岩,暗示洋壳闭合时限晚于(329.7±1.9)Ma。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南段分布着大量花岗岩体,其成因、物源性质和构造环境对于认识该区域岩浆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兴安岭南段罕苏木地区岩体进行了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罕苏木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总体表现为高硅(Si O_2:75. 842%~78. 27%)、高钾(K_2O:4. 84%~7. 36%)、富碱(Na_2O+K_2O:8. 156%~9. 648%),贫镁(Mg O:0. 088%~0. 095%)、低钙(Ca O:0. 134%~0. 188%)的特点。岩石轻稀土富集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程明显的右倾型,Eu(0. 2~0. 73)显示为强烈的负异常,δCe异常(0. 99~1. 41)不明显。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等,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低Yb、低Sr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罕苏木岩体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岩浆源区可能是来源于新生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形成在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下,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5.
霍龙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接触带上,区内花岗岩类以晚古生代花岗岩为主,同时还有一定量的中生代花岗岩,岩性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和碱长花岗岩等.二长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75.2±2.2 Ma,表明其形成于中侏罗世.该时代岩石的主量元素具有高钾、富钠、略富铝、低镁和贫磷贫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U、Th、Zr、Ta、Rb明显富集,而Ba、Sr、Nb、P、Ti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偏低,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有较弱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花岗岩的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与微量元素Rb-(Yb+Nb)、Rb-(Yb+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该期发育的中侏罗世花岗岩处于同碰撞期到造山期后的构造环境.结合区域花岗岩展布特征及反映的构造环境综合认为,研究区内中侏罗世花岗岩应处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陆-陆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诺敏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该区发育大量的二叠纪花岗岩类岩石,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体具有高硅,略富铝,偏碱,低镁、钠,贫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Rb、Th、K、Nd、Cs和亏损U、Nb、Sr、P、Ti等特点;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和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应为S型花岗岩,可能为同源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所形成,源岩可能为变杂砂岩和变中性火山岩.根据R1-R2与Rb-(Yb+Nb)、Rb-(Yb+Ta)等微量元素判别图解,结合该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推测,该区花岗岩应形成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7.
先锋北山金矿区内侵入脉岩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钙和贫镁等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明显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富碱、富镁和贫磷等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无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闪长玢岩的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28.3±2.6 Ma和113.2±1.7 Ma,为早白垩世。结合完达山地区地质资料,认为先锋北山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是古太平洋板块构造体制由挤压变为伸展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北祁连山中段北大坂岩体成因及构造环境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对出露于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北大坂一带的北大坂岩体进行岩石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岩性为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粗中粒二长花岗岩及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榍石,属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类;主量元素w(SiO2)=63.66%~74.38%,w(K2O)/w(Na2O)=2.61~3.31,总体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LILE元素(Rb,Th,K等),亏损HFSE元素(Y,Yb,Ta,Nb等),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中等负Eu异常(δEu=0.59~0.82)。微量、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北祁连西段的金佛寺岩体(碰撞型花岗岩)基本一致。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14Ma±4Ma,综合分析认为北大坂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末-后碰撞初期的构造转换期,岩浆源区为下地壳。  相似文献   

9.
马庆  刘建峰  迟效国 《地质通报》2018,37(5):853-862
扎兰屯音河岩体被音河水系分为南、北两部分,研究发现南、北岩体形成年代不同,选取南部岩体(称为二村岩体)进行研究。二村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石英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4.0±4.6Ma,时代为晚奥陶世。岩石化学组成相对富钠、贫钾,Na2O/K2O值大于1(1.73~3.17),属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含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显著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矿物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为I型花岗岩。岩体的形成时代、构造背景与多宝山岛弧火成岩相似,为区域多宝山岛弧西南向延伸提供了新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霍龙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接触带上,区内花岗岩类以晚古生代花岗岩为主,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研究区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51.5±3.5)Ma,表明其形成于早石炭世.该时代岩石的主量元素具有高硅、略富铝、富碱质、低镁和贫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Th、Zr、Nd、Rb、K明显富集,而Ba、Sr、Nb、P、Ti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有明显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花岗岩的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与微量元素Rb-(Yb+Nb)、Rb-(Yb+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该期发育的早石炭世花岗岩为同碰撞与造山期后的环境,结合本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推测研究区内早石炭世花岗岩应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北东向拼合挤压过程由碰撞俯冲阶段向后造山阶段构造转换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