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中组织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过程中组织温度变化的规律。方法:新西兰白兔5只,由半导体激光器(Diamed,UK)以5W、选择连续模式消融。记录温度,并行大体病理检查。结果:大体病理上,组织损伤由中心向外分为气化、炭化、凝固性坏死和充血出血区4个层次。温度的上升曲线呈上升的抛物线形,温度的下降曲线呈倒置的抛物线形。组织的空间温度梯度呈上升趋势,距离光导纤维越远,温度梯度越小。结论:肝脏LITT治疗过程中,损伤组织的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也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方磊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8,23(2):156-156
目的:激光诱导间质热疗法(LITT)是一种治疗局灶性肿瘤的微创性消融术。此报道旨在讨论这种疗法在非手术治疗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我们采用MR引导下的LITT法一共治疗了85例患者的163个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激光热毁损区的各种因素,包括"激光汽化兼热杀癌肿瘤理论模型"已考虑的近似简化条件、以及未考虑的复杂或可变因素,为激光手术安全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理论模型计算Nd∶YAG激光功率为7 W(波长1 064 nm)、汽化空腔直径(mm)为4.40、5.40、6.40、7.40时所需的照射时间.将Nd∶YAG激光裸光纤插入活体和离体犬肝、离体猪肝(增加8.40 mm数据点)定时照射.照射后即刻沿光纤剖开标本,测量激光热毁损区域的大小,作统计学相关对比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理论模型对汽化空腔大小的数值模拟结果在4.40~7.40 mm范围内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能用汽化空腔理论值进一步估计空腔外围瞬态凝固区域长短径的平均值.对空腔或凝固区长短径均值的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表明,活体与离体犬肝对比P<0.05,离体犬肝与离体猪肝对比P<0.01.汽化空腔的形状还与光纤末端侧面透光区长短、照射前初温、肝组织各向异性等有关.结论根据数学方法选择激光的功率和作用时间来实施激光间质内热毁损某一确定范围的肝肿瘤病灶是可行的.影响汽化空腔形状的复杂或可变因素有多种,临床应用中需加以注意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基于测温法CT监测激光间质热疗牛肝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连续的镭射激光(波长:1064nm,有效长度:30mm,功率:10~30W)对4个新鲜的圆柱状的牛肝组织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间质内热毁损脑组织范围与激光输出功率和作用时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半导体激光裸光纤分别以输出功率1、2、3、4、5W及作用时间60、120、180、240、300s进行不同组合,作用于兔脑组织,同时动态进行红外热图监测。激光热毁损后即刻以空气栓塞法处死兔,取完整兔脑制备切片,光镜下观察热毁损灶病理变化,测量毁损范围,利用目标规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热毁损实际范围这红外热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介绍激光间质热疗的基本原理及MR导引的优势—无创性测温、避免电离辐射危险、优良的组织分辨率、良好的血管可视性、任意平面和方位的扫描提供三维信息等。并探讨MR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激光诱导间质内热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诱导问质内热疗(laser-induced interstitial thennotherapy,LITT)是将激光接触式探头置病变组织内,通过激光供给能量加热使病变组织凝固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近年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中、低3种功率的NdYAG激光脑间质内热疗致脑水肿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随机分为2.5 W ×240 s、7 W ×20 s、30 W×3 s 3组,对兔两侧大脑半球进行NdYAG激光脑间质内热疗实验,3 d后开颅取脑,行肉眼和镜下观察,测定凝固性坏死和脑水肿的范围.结果激光脑间质内热疗的毁损灶呈球形或类球形,2.5 W×240 s组及7 W×20 s组较30 W×3 s组病灶形状更规则;2.5 W×240 s组脑水肿程度较轻于7 W×20 s组及30 W×3 s组(P=0.026,P=0.043).结论为减少脑水肿,在进行激光脑间质内热疗时,应以不产生气泡或热膨胀压强为宜,即应选择小功率激光进行照射.  相似文献   

10.
11.
用ADP晶体四倍频Nd:YAG激光得266nm紫外波段辐照人与猪皮肤,肉眼观察其红斑发生率,以迭代加权概率单位分析其50%照射点损伤率,求得其MRD50分别为9.2mJ/cm~2与23.8mJ/cm~2,后者比前者高出2.6倍,并以扫描电镜观察猪皮肤红斑的组织学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小鼠皮肤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方法以能量密度分别为0、3、6、9和12 J/cm2,脉宽为30 ms的单脉冲532 nm KTP激光照射小鼠背部皮肤,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照射后3 h小鼠皮肤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激光照射后小鼠皮肤中HSP70表达增加;HSP70表达主要位于皮下75~150μm处。能量密度为6~9J/cm2的KTP激光照射时真皮层中HSP70表达增加最多。结论皮肤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可反映不同曝光剂量的单脉冲激光照射皮肤组织后的热损伤情况,本实验热休克蛋白表达为532 nm KTP脉冲激光治疗的能量密度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荧光显微镜及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在光源照射过程中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内活性氧的产生情况。方法将ECV304细胞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24h后加入H2DCF-DA,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孵育30min。利用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作为照射光源,在采集荧光图像的同时完成光源照射,光源输出波长范围为460~490nm,功率密度约为100mW/cm2。连续采集DCF的荧光图,观察细胞内DCF荧光的变化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求得细胞内不同照射时间点DCF平均荧光强度,进而得到平均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另外,使用线粒体特异标记探针MitoFluorRed589与H2DCF-DA共同孵育细胞,分别采集同一细胞的DCF的荧光图和MitoFluorRed589的荧光图,并利用像素-荧光强度分析方法来确定DCF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结果在光源照射的开始阶段,ECV304细胞内的DCF荧光强度迅速增加,在第10s时便上升至第2s时的2.2倍,但是随着照射时间逐渐延长,荧光强度增幅逐渐变小,到第60s时上升至第2s时的4.7倍。观察时间进一步延长,DCF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似乎进入平台期,继而开始出现下降。考察DCF荧光在ECV304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主要通过比较细胞内不同区域的I1/I2值,通过图像分析与计算得到线粒体区、细胞核区以及细胞质非线粒体区内I1/I2值分  相似文献   

14.
激光对兔损伤性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510-6 nm 波长激光对兔损伤性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2 只,用球囊导管剥脱腹主动脉内皮,并将其分成激光照射段和对照段,随后用柱状光导纤维以100J/cm2 的光剂量对照射段进行照射,于术后14 天取材,光镜观察血管形态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确定新生血管内膜的面积。结果 激光照射段和对照段腹主动脉均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内膜形成,呈同心性增厚,厚度不均一。内膜中细胞形态和排列不规则。激光照射段血管新生内膜的平均面积为5-2 mm2 ±0-6 mm2 ;对照段为18-3 mm2 ±1-1 mm2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510-6 nm 波长激光照射能显著抑制损伤性血管内膜的增殖,有望用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铜蒸气激光照射下三种光敏剂杀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血卟啉衍生物(HpD)和竹红菌素A(HA)、竹红菌素B(HB)在铜蒸气激光照射下的半数杀伤浓度和半数杀伤光剂量,了解HA、HB与HpD杀伤特性的差异。方法 将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然后加入用DMEM(低糖)培养基配制的光敏剂,4h后应用铜蒸气激光510.6nm和578.2nm单色光分别照射,24h后用四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在510.6nm和578.2nm波长饱和光剂量条件下HpD的半数杀伤浓度分别是HA的63、51和70.96倍,是HB的27.08和25.03倍。在饱和光敏剂剂量条件下510.6nm和578.2nm的半数杀伤光剂量HA分别是HpD的6.77和6.59倍,HB则分别是HpD的5.45和4.91倍。结论 HA、HB在510.6nm和578.2nm波长的杀伤效应都较HpD强并和光剂量、波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510nm激光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了探讨用激光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以510nm激光照射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以DNA片断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显示,50和75J/cm2照射后4小时SMC出现凋亡现象,24小时凋亡最为显著,凋亡率分别为9.4%和6.1%。表明激光直接照射能引起平滑肌细胞凋亡。这可能有益于减轻血管内膜的增厚程度  相似文献   

17.
激光穴位照射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研究激光穴位照射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分别在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侧脑室注射纳洛酮或杆菌肽,再用10mWHe-Ne激光照射“足三里”穴,每日一次,每次10min,连照五次,观察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ymphocytetransformationtest,LTT)结果的变化。结果显示:外周和中枢分别给予纳洛酮后,均抑制激光穴位照射对LTT的提高作用;当中枢给予肽酶抑制剂杆菌肽后,表现为LTT的提高。而另一组结果表明:激光穴位照射组LTT值比非穴位照射组高。结论:当He-Ne激光作用于经络穴位系统后,可激活体内的阿片肽系统,通过中枢和外周的阿片受体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且其调节效应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功率半导体激光照射损伤的大鼠从骨神经后脊髓中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与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的关系。方法 172只雄性SD大鼠制成从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激光照射组,每组42只。分别以功率为5、10和15mW、波长810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激光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第天1次,连续照射10天。照射后1、3、7、14、28、42和56天取恨鼠脊髓用于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GAP-43表达的变化。结果 半导体激光照射后第7天内各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14天和第28天时15mW激光照射组脊髓内GAP-43表达高于对照组。第56天时激光照射组较对照射组脊髓内GAP-43表达稍低,5mW和10mW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15mW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引起损伤神经后大鼠脊髓中GAP-43表达的变化,对神经再生过程有一定的影响,5mW和10mW半导体激光照射对损伤神经的鼠中GAP-43表达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拟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中光分布与热分布进行数学仿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MonteCarlo方法描述光在血液中的分布;用Pennes方程来推算激光致热作用。结果数学模型仿真显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时光纤输出的激光能量主要被光纤前端较小的范围内的血液所吸收,同时发现血细胞比容越大,此范围越集中,所达到的最大的功率密度也最大。激光致热作用对于血液的温升较小。结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时光在血液中的分布情况复杂,并受血液的组织光学参数影响较大;温度升高不明显可能主要由于血液的流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激光照射对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索激光疗法防治移植静脉远期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应用IECu-10铜蒸气激光器,输出波长510.6nm。功率密度500mW/cm^2,于移植静脉血管外照射1000s。术后4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应用DNA片段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凋亡细胞,HE,Masson及维多利亚蓝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结果 术后4周,激光血管外照射的移植静脉与对照组相比,VSMC增殖率降低41.5%。细胞凋亡率增加40.9%。抑制了VSM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厚度分别减少58.5%,18.0%,静脉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I/M)减少47.2%。结论 适当能量激光血管外照射可以抑制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使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的增生减轻。有防治移植静脉远期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