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线性啁啾对布拉格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耦合模理论为基础,采用分段均匀和传输矩阵法,得到分析啁啾非均匀光纤光栅光谱特性教学物理模型,讨论了啁啾系数对高斯型切趾光栅和相移光栅滤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高斯光束经衍射光栅后的衍射特性,采用标量衍射理论推导出单色高斯光束的夫琅禾费衍射公式,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斯光束耦合理论研究了复色高斯光束在衍射光栅的分光作用下的滤波特性,并与平行平面光束通过衍射光栅的分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色高斯光束在能量分布上与因子T相关,并且复色光束的滤波带宽会收窄。这为设计和优化高性能光滤波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因为特有的滤波特性,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已被设计为优异的多波长滤波和传感器件,为此介绍了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频率滤波的傅里叶分析出发,讨论了空间滤波实验中光栅像频率的变化。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在4f系统的输入面上放置一维黑白光栅,当滤去频谱面上的±1级频谱时,输出面上光栅像的频率并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消逝场耦合原理、微环谐振原理和光栅反射原理,设计了一种内嵌光栅微环型三维立体功分/波分器结构。该结构采用以内嵌光栅的微环滤波层为中间层,上下两层输出波导层关于中间层对称的三维立体集成结构,使得器件同时具有滤波和功分的功能,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级联光栅的嵌入则提高了器件的滤波特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器件结构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并且能实现3种不同功率光信号输出。  相似文献   

6.
光纤光栅级联时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理论分析了啁啾光栅级联应用于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时延特性,时延纹波随光栅级联个数的增多而增大,随级联光栅的相邻光栅波长间隔增大而减少。分析采用8阶高斯适当切趾可以减少光栅间相互影响。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非互易波导光栅的滤波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磁光材料的非互易特性和波导光栅的滤波特性,介绍了一种磁光波导光栅的非互易滤波特性及其应用.该磁光波导光栅采用法拉第旋转系数为4800°/cm的掺铈钇铁石榴石(Ce:YIG)材料、单模的脊型补偿墙截面结构和cosine型变迹光栅结构的设计.利用有限差分法和等效折射率法模拟该磁光波导光栅非互易效应的大小,同时结合耦合模理论和转移矩阵法对该磁光波导光栅的非互易滤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TE模和1550 nm波段,该磁光波导光栅正反向传输的中心波长偏移0.8 nm,带宽0.4 nm(-20 dB).这种非互易滤波特性可以用来实现波长选择光隔离器和光分插复用器(OADM)等集成光学器件.  相似文献   

8.
WDM系统中啁啾光纤光栅带外色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啁啾光栅阻带外的色散特性进行了深入理论分析,在WDM系统中往往需要光栅级联来完成单个光栅不能实现的功能,级联光栅时,前面光栅的阻带外色散要对接续在其后面的光栅产生影响,增大了光栅的时延波动。对光栅级相互间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提出了降低光栅间相互影响的方法是降低调制或光栅切趾,在光栅级联时采用高阶高斯切趾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朱珠  曾捷  梁大开  何仁 《中国激光》2008,35(s2):254-258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长周期光栅边缘滤波特性解调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动态应变检测系统。研究了当试件加载垂直周期力时FBG受到的动态响应特性。将FBG作为传感元件, 利用长周期光栅(LPFG)边缘滤波特性对光强调制, 长周期光栅的透射光信号经光电转换获得电压信号, 通过数采卡与LabView软件设计结合由计算机采集。根据试验结果, 获取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并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该系统采集的信号能够较好地反映施加振动载荷的频谱特征, 并实现了3 kHz频率以下的动态应变测量, 波长分辨极限达到0.004 nm。  相似文献   

10.
长周期莫尔光栅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长周期光纤光栅作为一种损耗型的带阻滤波器,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输特性,利用传输矩阵法对多种长周期莫尔光栅的透射谱进行了理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莫尔光栅技术在制作高性能的相移长周期光栅和变迹长周期光栅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蒋贇  刘博  范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2):20210055-1-20210055-7
高透过率、窄光谱带宽、高抑制比的滤波器件是提升光学系统光谱纯度的核心部件,也是近年来新型光学器件领域研究的热门方向。传统的滤波器件不能够同时满足透过率、光谱带宽以及带外抑制的要求,而文中研究的体光栅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栅,衍射效率大于90%,光谱带宽在100 pm左右,并且拥有一定的角度滤波特性。依据耦合波理论,理论仿真了各个光栅参数(光栅厚度、折射率调制度、光栅周期、光栅倾角)对光栅衍射效率及光谱带宽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参数影响的大小,为体光栅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设计了体光栅测试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体光栅的衍射效率、光谱带宽、角度选择性,实验结果与理论较为符合,为体光栅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了长周期光栅耦合器在折射率、增益、损耗复合调制下完整的耦合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复合调制长周期光栅耦合器直通与交叉臂间的功率耦合和多波长滤波特性。结果表明,当增益/损耗调制与折射率调制作用相等时,复合调制长周期光栅耦合器具有单向非互易的功率耦合特性,而且随着多波长复用信号输入光纤和输入方向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上下话路滤波特性。在增益调制作用下,满足相位匹配条件的信号不仅可有效地耦合到交叉臂下话路输出,还能得到明显的放大;但当损耗调制时,直通与交叉臂中的信号功率均保持各自的初值,而且不再具备波长选择滤波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朱珠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9):101-103
为了实现光纤光栅动态解调的目的,采用了一种基于长周期光栅(LPFG)边缘滤波特性解调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动态应变检测系统.将FBG作为传感元件,利用长周期光栅边缘滤波特性对光强调制,经光电转换获得电压信号,通过高速数据采集卡与LabVIEW软件设计结合由计算机采集.进行了振动实验,采集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并进行频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可实现2.5 kHz以内的动态应变监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对称F-P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非对称光纤Fabry-Pérot(F-P)腔作为边沿滤波器的光纤光栅波长移位检测方案。基于薄膜干涉理论对该非对称F?蛳P腔的反射率响应关系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该F-P腔的结构参数,改善了普通F?蛳P腔的反射特性,具有线性范围宽和线性度好的优点。利用该F-P腔的某一线性滤波边缘,将传感光栅的波长信息转化为功率信息进行检测,可完成光纤光栅的传感波长解调。采用该检测方案进行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实验,实现了在7 nm范围内的波长线性解调,测量波长分辨率为0.01 nm。  相似文献   

15.
根据耦合模理论及模耦合方程推导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系数,反射比以及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系数表达式,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并总结了长周期光纤光栅透射谱特性随光栅长度、周期及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光纤光栅的折射率分布进行合理假设的情况下,运用耦合模理论计算了光纤光栅的反射特性,并对单模光纤光栅的反射特性与其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光纤光栅制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光纤光栅的写入技术、光纤光栅的特性、光纤光栅的调谐技术、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几个方面对光纤光栅技术及其应用,尤其是Bragg光纤光栅在智能结构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与探讨,并描述了光纤光栅的发展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微电子制板和离子刻蚀技术,研制成功凹槽光栅结构接近可见光波长的一组矩形光栅,进行了衍射特性与刻蚀周期,深度关系的实验,得到了与矢量藕合波理论计算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增益光栅作为一种动态衍射元件,可构成一种环形腔,只需一束光波即可形成光栅并产生位相共轭波,因此该现象被称为自泵位相共轭(SPPC),SPPC环形谐振腔具有修正位相失真的功能,由于其具有远大于1的反射率,用一个部分反射器取代输入光束,则系统就成为自启动的。在增益介质中写入体积增益光栅可用于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光束质量的控制,本文综述了增益光栅的瞬态动力学特性和频谱滤波特性以及各种类型光栅在自启动全息激光振荡器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光纤光栅耦合器既有光栅的反射滤波特性,又有耦合器的多端口特性,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在龙格-库塔算法 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的算法来计算光纤光栅耦合器的非线性耦合模方程.研究表明,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大,折射率发生 非线性变化,布拉格反射域发生偏移,从而使原本在光栅带隙内的脉冲通过光栅.另外在该算法的基础上,对光纤光栅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