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黄山首康医院肝叶切除治疗3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37例患者中左半肝切除17例,右肝部分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右肝后叶下段切除的3例,左外叶切除的14例,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的1例,术中均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同时行胆肠吻合的7例,T管引流的3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包括切口感染3例,创缘液化坏死3例,胆漏1例,胆道出血1例。术后残石1例,随访6月~4年,结石复发2例。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肝切除联合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57例行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均行肝十二指肠骨骼化清扫,其中联合行左半肝切除11例,右半肝切除7例,尾状叶切除2例,左半肝加部分尾状叶切除3例,右半肝加部分尾状叶切除2例,右前叶切除1例,左内叶切除3例;联合门静脉切除和重建4例,联合肝动脉切除者1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3.6%,围手术期死亡2例。25例(43.8%)行根治性切除(R0),32例(56.2%)行姑息性切除(R1.R2)。根治性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6%,12%;姑息性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1.8%,0%。结论肝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血管受浸润不是根治性切除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3-01~1999-01收治的1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6例同期切除,10例分期切除,1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泵灌注治疗(化疗)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楔形切除16例,左半肝切除3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21%。6例同期肝切除者平均生存期23个月,10例分期肝切除者的平均生存期32个月。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积极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肝左叶切除术治疗3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肝左外叶切除35例,占94.59%;左半肝切除2例,占5.41%.11例出现手术后并发症,占29.72%,无手术死亡。随访1~11年,优良效果者占82.5%。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继发性肝癌的肝切除的适应症、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 1992年 3月~ 1999年 5月的 6 7例继发性肝癌之肝切除 6 9次的随访资料 ,2 8 3%行左半肝切除 ,3%为右半肝切除 ,7 5 %为左外叶切除 ,13 4%为左内叶切除 ,2 3 9%为右前叶切除 ,19 4%为右后叶切除 ,1 5 %为部分肝叶切除或楔形切除 ,3%为微波刀切除 ;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并左半肝切除 3例 ( 4 5 %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 1 5 % )。余之随访 1~ 7年 (平均 5年 ) ,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2 8 36 %、2 2 34 %、19 40 %、16 42 %和 11 94% ,其中大肠癌生存 >5年者 2 1 43%。结论 :此文和以前的文章证实了肝转移病的外科切除 ,不仅是安全的 ,而且在很多患者是有效的 ,并提供有意义的长期生存和切除后部分获得治愈。我们推荐 ,任何肝转移癌患者、解剖分布的肿瘤切除后肝功良好和能耐受手术者应考虑切除。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53年至1988年收治肝癌1041例,中晚期肝癌1022例(98%)。资料与方法肝切除术110例,包括全肝切除2例,肝极量切除9例,肝右叶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11例,左半肝切除9例,左外叶切除55例,肝部分切除19例。肝动脉结扎22例,肝动脉插管化疗40例,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肝切除术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并发症及远期疗效。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1998年1月~2009年3月行联合肝切除术的9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4例IIIb型患者行左半肝切除,其中1例加做肝固有动脉部分切除及门静脉肝动脉化;3例IIIa型患者行右半肝切除,其中1例行门静脉部分切除+门静脉主干与门静脉左支吻合术;2例IV型患者1例加行右三叶切除术,1例行左半肝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胆漏2例;应激性溃疡3例;胸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大量腹水2例;急性肾衰1例;肝性脑病1例。以上并发症单独发生或并存。1、2、3、5年生存率为88.9%(8/9)、55.6%(5/9)、33.3%(3/9)、11.1%(1/9)。结论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具有可行性,能明显改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在国内已广泛开展,我院自1992年8月~1993年8月收治1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17例,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30~60岁,平均48岁。患者均由临床确诊为晚期肝癌,且癌灶过大无手术切除机会,病变均经B超、CT断层及肝动脉造影证实,巨块型11例,弥漫型6例。全部符合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丁义涛  刘仁庆 《江苏医药》1991,17(10):560-560
1985年以来,我们行手术切除肝门区域肿瘤41例(42次手术),报告与讨论如下。临床资料男30例,女11例。年龄19~64岁。均分别侵及Ⅰ、Ⅳ、Ⅴ或Ⅷ段。其中,原发性肝癌34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血管瘤6例。手术切除范围:左半肝4例、右半肝17例、右三叶2例、中肝叶6例及局部切除12例(1例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其中7例合并行部分门腔静脉壁切除及修复。控制出血方法分别为:肝门部肝蒂间歇阻断(Pringle 氏法)、肝门部血管外结扎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翰林  杜竞辉 《江苏医药》1993,19(4):176-178
本院1989~1990年间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23例,占同期胆管癌的74.52%;手术切除14例,切除率60.87%,其中根治性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2例。切除组除2例失访外,随访3个月~2年,1例姑息性切除者术后6个月死亡,余均健在,疗效优于非切除组。作者认为对该病应持积极切除态度,为达到根治应常规行肝方叶部分切除,必要时行相应的半肝切除,胆管干切除应力求广泛,并同时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5年5月至1993年7月在胃体及贲门癌手术中,使用国产GF-1型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肝叶拉钩(或悬吊式拉钩),在全胃或上半胃切除后,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与下半胃吻合术154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未发生吻合口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54例均为胃体及贲门癌。男136例,女18例;年龄42~81岁。施行全胃切除食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次肝切除在结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后肝内复发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6例结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再次肝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首次和再次肝切除时均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期从第1次肝切除时算起为62个月,从再次肝切除算起为32个月。结论对RCLM再次肝切除安全可行,对经过选择的病例可明显延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治疗经验,探讨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7年1月~1999年12月560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同期收治原发性肝癌1400例,手术切除率40%,术式包括左外叶切除50例,左三段切除28例,左半肝切除30例,中肝叶切除10例,左三叶切除12例,右2.3个肝段切除72例,右半肝切除20例,右三叶切除10例,尾叶切除4例,不规则肝部分切除32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1%,死亡率1.43%。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2.6%、52.7%、39.2%。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和精准的手术技术,根据肝癌切除原则及肝脏病变状况和储备功能综合评估进行个体化切除术,积极的术后治疗及后续序贯综合治疗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手术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继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继发性肝癌的肝切除的适应症、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3月~1999年5月的67例继发性肝癌之肝切除69次的随访资料,28.3%行左半肝切除,3%为右半肝切除,7.5%为左外叶切除,13.4%为左内叶切除,23.9%为右前叶切除,19.4%为右后叶切除,1.5%为部分肝叶切除或楔形切除,3%为微波刀切除;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并左半肝切除3例(4.5%)。结果:手术死亡1例(1.5%)。余之随访1~7年(平均5年),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8.36%、22.34%、19.40%、16.42%和11.94%,其中大肠癌生存〉5年者21.43%。结论:此文和以前的文章证实了肝转移病的外科切除,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在很多患者是有效的,并提供有意义的长期生存和切除后部分获得治愈。我们  相似文献   

15.
非规则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涌  徐建中 《淮海医药》2000,18(3):167-16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非规则切除的处理方法。方法在近8年中对103例肝癌行非规则肝切除,术式包括联合肝段切除、部分肝段切除、联合右前后叶部分切除、左内叶楔形切除及左右半肝切除、左三叶肝切除等。对中央型(Ⅳ、Ⅴ、Ⅷ)肝切除,由于其于第一、二肝门的关系密切,紧贴或累及大血管,切除时应预置血管阻断带。Ⅷ段切除时应注意至少保留肝中或肝右静脉一支,以利肝静脉回流。肝断面处理提倡尽可能对拢缝合。结果无手术中死亡  相似文献   

16.
我院曾收治子宫下段植入性胎盘2例,采用病灶切断的方法保留了子宫,现报道如下。 例1,何某,27岁,军人。1993年8月27日入院。末次月经1992年11月21日,预产期1993年8月28日。1991年10月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一次。本次妊娠经过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分钟,血压15/10kPa,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产科  相似文献   

17.
肝部分切除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洪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46-247
目的:探索肝部分切除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7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肝部分切除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功率是100%,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结石残留12例,术后随访3年,结石复发3例。结论:肝部分切除术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手术方法,它不涉及肝门的大血管和胆管,只是将通向病变部位的血管分支和胆管切断、结扎。这种手术常用于病变较小而又不需要作肝叶或半肝切除者,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肝脏外科仅有70年的历史,而真正典型的肝部分切除,乃是从1952年Lartot Jacob氏成功地完成了右半肝切除以后,才开始广泛推广的,解放前我国没有肝切除的报导,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医学科学飞跃发展,1952年以后长春、北京、上海等地都先后有了肝叶切除的报告,本院外科在1964年曾作右肝前叶切除一例治疗胃癌的肝脏转移,二例右肝严重破裂而行右半肝切除,共计三例肝部分切除,现将严重肝破裂的处理问题和有关肝部分切除的技术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原发性肝肿瘤应用手术治疗者,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开展。本文报告一例肝母細胞瘤經左半肝切除成功,結合文献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曹姓男孩8个月,因腹部肿块三个月于1963年8月19日入院,三个月前偶然发現腹內有鸡蛋大小之肿块,逐漸增大,偶发烧,近来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37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切除12例,占全组32.4%,其中左肝外叶切除4例,左肝内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肝右叶不规则切除5例;弥漫性肝癌行部分破裂肿块切除及缝合止血11例,14例行肝动脉结扎加大网膜、止血纱布、明胶海绵填塞及缝扎止血。全组均达到止血效果,其中肝切除组生存时间为14~102个月,姑息性治疗组2例分别术后5d、17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其余生存时间为3~18个月。结论肝叶切除或不规则肝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肝动脉结扎、填塞压迫及缝扎对不能手术根治切除者,也可达到止血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