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海 《科学之友》2005,(9):27-27
关于人类“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印度教祖师认为,第三只眼是人体“未卜先知”的器官,印度人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灵轮(Chakras),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的中心部位,是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日前,一些俄罗斯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人类才有人性,然而,科学家对动物习性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人性”并不是人类的“专利”.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中都具有“道德细胞”.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态学家马克·比科夫教授对各种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世界上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的公平感和同情心,对人或同类都怀有扶危济困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类"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印度教祖师认为,第三只眼是人体"未卜先知"的器官,印度人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灵轮(Chakras),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的中心部位,是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日前,一些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证实古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4.
奇云 《世界科学》2005,(8):35-36
人怎么会从人群中认出熟人?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作?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的单个细胞会对熟悉的图像作出反应,而这些细胞可能就是神经学家曾提出的“祖母细胞”——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最近得出结论,以往研究认为的“处于饥饿状态可以使生物寿命延长”的传统说法已被突破,科学家们如今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说法,即对我们人类来说,似乎不经过饥饿状态也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据称,只要通过一种药物,就可以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最近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母体基因在后代大脑智力发展方面起主要作用。而父体基因则主要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的功能。这项实验目前还仅仅局限于老鼠,假如这项惊人的发现同时也适用于人类.那么恐怕所有遗传方面的教科书都得重新改写.而且在广泛流行多年的郎才女貌的说法后面屯得画上一个问号了。科学家早就知道基因是成双成对的,每对基因~个来自母体.一个来自父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对当中的两个基因看起来都一模一样,都是活跃的,但是有一种基因的情况特殊,这种基因称为印记基因。印记基因携带一个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进入我们视野的东西并不一定全都会被看到,大脑对于看到的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可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即它只让我们看到部分事物。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从零散杂乱的视觉输入信号中选择信息来组织成图像的,在这个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女主人公佐伊格雷斯顿拥有两个大脑,其中一个是她的人类大脑,另外一个其实是用计算机备份的“数字大脑”,不过,这个“数字大脑”同样具有意识.虽然创造一个机器人版“阿凡达”是影视剧中的疯狂幻想,但美国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朝这一方向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对自身,特别是对大脑奥秘的探索。而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记忆只能储存在大脑里。但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的教授柯特利·米勒和戴维·斯维特在研究中却发现,记忆很可能并不是由大脑来完成,而是存储在DNA的基因中。当细胞分裂时,这种“细胞记忆”将被传递下去形成我们的记忆。而这种观点,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可得到一定的佐证。当某个器官被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之后,器官中储存的信息就会同时被转移,这些器官包括有心脏、肾脏、肝脏,甚至是骨髓和肌肉……  相似文献   

10.
肥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大敌。因此,减肥成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当我们坐在餐桌前,指挥我们用餐的是大脑,而不是嘴巴,大脑是主宰我们饮食行为的控制塔。  相似文献   

11.
杨柯 《科学之友》2005,(10):52-53
科学家发现,不少动物具有和人类相同或相似的性格和感情,它们的情感世界同样丰富多彩。谈情说爱热恋的情侣在相处时往往会耳鬓厮磨,难舍难分,而一种比爬行动物还要低等的青蛙竟然也能用类似人类的举止“谈情说爱”。1996年10月的一天,美国的一个科学考察团进入亚马逊河上游流域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依据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报告,8%现代人类遗传基因物质来源于一种病毒,而不是来自人类早期祖先。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德  相似文献   

13.
光合作用     
<正>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出于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怀疑,做了柳树栽培实验,结论表明,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绿叶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并且要在阳光照射下才成功。1785年,随着空气组  相似文献   

14.
肥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大敌。因此,减肥成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当我们坐在餐桌前,指挥我们用餐的是大脑,而不是嘴巴,大脑是主宰我们饮食行为的控制塔。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有复杂情感的智慧生物。男女之间的情爱更是丰富多彩,情侣则被比喻为“鸳鸯”、“连理枝”、“比翼鸟”。然而,人类的情感活动究竟是来自先天,还是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是一个一直未予弄清的问题。1900年,奥地利神经病理学家弗洛伊德对情爱的本源提出了情爱论假说,认为人类的情爱源于先天,储存在潜意识之中,100年来,科学家们沿着弗洛伊德的足迹追踪,发现人类的很多基因都与情爱有关。然而,人们至今仍不清楚“丘比特的神箭”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男、女被它射中后便能一见钟情。弗洛伊德的情爱论弗洛伊德认为,情爱是人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8,(3):13
一项对老鼠的新研究表明,老鼠大脑处理暴力行为的感受就像它获得了奖赏一样,充满快感。科学家认为,老鼠大脑和人类大脑类似。这意味着人类渴望暴力就像渴望爱情和食物一样。  相似文献   

17.
奇云 《科学之友》2005,(17):25-26
人怎么能从人群中认出熟人?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作?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的单个细胞会对熟悉的图象作出反应,而这些细胞可能就是此前神经学家提出的"祖母细胞".  相似文献   

18.
睡眠开关     
<正>每天把你喊去休息的是什么?是时间,是哈欠,还是父母的叮咛,或是明天的压力?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喊你去睡觉的原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开关",正是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睡觉。科学家认为,这种"睡眠开关"通过大脑神经细胞进行调控,它类似于一种"同态调节器"。当你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身体正处于疲劳状态时,这个开关就会启动,不断向你的大脑发出信息:我的"主人"该睡觉了。  相似文献   

19.
兰西 《科学之友》2007,(7):24-25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灾难发生前,据传曾有乘客因为产生“不祥预感”而在登船前最后一刻退掉船票,所以逃过了这一世纪灾难。那么,人类的大脑真能像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预见未来”吗?美国科学家迪恩·拉丁博士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家迪克·比尔曼教授等人经过一系列惊人实验后宣称,他们相信人类大脑真的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浩瀚无垠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在近代科学没有建立之前,人类一直靠想象、观察和推理来认识宇宙。对于宇宙的认识一直在争论之中,存在宇宙有限论和宇宙无限论两大派别,每大派别中又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国古代哲学家一般认为宇宙是无限的,西方哲学家一部分也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却认为宇宙是有限的。近代科学(大约17世纪)建立之后,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大多趋向于无限论,即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然而,最近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的新探测却表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有限论可能是正确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