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信息题又称情景题、材料阅读题,在中、高考及物理竞赛中经常出现.下面对物理信息题的结构特征、建模途径及解题思路做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要求考生从文字或图表中提取一些信息,从中采集一些要点,然后运用已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处理.因此,同学们在平时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下面就结合实际例题谈谈信息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夙 《物理通报》2005,(5):46-47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就是要选拔既有创新思维,又有实战能力的新型人才.因而高考命题也越来越体现出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重视考查思想方法的运用、理性思维的发展,坚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情景、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深入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独立的阅读、理解、运用新信息的能力.命题中出现的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题往往是新信息含量比较多,要加以介绍,一些数据镶在其中,因而造成题文较长(学生说就怕文字多的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信息给予题,简称信息题.这类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深刻分析这类考题,虽然题设情境充满了时代气息,题目的载体却离不开基本的物理模型,解题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能透过纷繁的背景材料,排除干扰因素,捕捉有用信息,构建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宋海荣 《物理通报》2006,(11):62-64
物理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物理资料,获取物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中,由于试卷长度的增加和信息给予题的大量使用(约占试题总量的35%),对学生物理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呢?本文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谈谈自己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阅读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实验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设计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查的一个必要命题环节.而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考生在实验题部分得分率不高,这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的兴起,最近几年高考物理实验题所占的比重增加,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试题更加灵活,对考生们的挑战性也越发增强.笔者就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题做了简要的分析,意在对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1.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对考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97年高考物理试题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几乎作了全方位的透视。下面仅以97年高考物理第26题(题略)学生的解答抽样情况为例作一浅析。1.1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在解答该题时思维的...  相似文献   

8.
朱星  林木欣 《物理实验》1997,17(1):26-28
一、高考中物理实验考核的现状与问题众所周知,在大规模考试中组织实验操作考试困难很大,在现有的条件下困难就更大.作为权宜之计,以实验笔试代替操作考试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从历年高考物理试题看来,高考中物理实验笔试题有如下主要特占[1,2]:1.有逐年加大实验笔试题比例的趋势,反映出对考查实验能力的重视,但另一方面,绝对分数的增加并不大;2,题型趋于稳定;3.考查日趋全面,涉及实验原理、步骤、仪器使用、器材选择、读数记录、实物图连接、看图改错、数据处理等.由此可见,高考中对实验笔试的考核办法已经成熟和定型,对促…  相似文献   

9.
谢春  涂源安 《物理通报》2007,(6):48-51,58
2007年广东高考是施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命题要“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笔者认为物理试题体现了上述要求.命题突出了改革的特点,从命题思想、试题设计、内容取材、题序布局,到落实《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种能力考查要求等,都能巧妙地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0.
袁寿根 《物理实验》2004,24(11):53-53
由任志鸿先生主编,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志鸿优化设计丛书中《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1993-2002)》(物理)第37页的第19题(为1997年高考科研试题,第20题)解法,笔者认为有误,现作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物理学科考查的热点,特别是2005、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出现不定项选择题之后,这项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的体现尤为突出.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又是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一轮复习中学生要根据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相同或相似的性质,从不同侧面、多层次、多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深化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将已有的知识内化成能力.一题多变一般是指题目中给定的相关物理条件或背景材料的时问、空间的变化或适当添加主客观因素,从而改变题型的表面形式,以达到培养锻炼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目的.实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拯 《物理通报》2005,(3):21-23
信息题的命题形式是当前考试命题热点,它以最新科技动态或将物理史实作为知识的载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获取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取材新颖,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往往感到困惑;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其根本问题在于物理建模思维的缺损.  相似文献   

13.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中必对实验进行考查.而纵观近几年来各地区的高考题,一般都有两个实验题,且其中一个必为电学实验题,而电学实验题的考查又必将涉及到仪器的选择问题.当然,这一类题也是不少学生最为棘手和头痛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仅就该类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考题一直以严谨著称,但有个别好题经过推敲可能也会有瑕疵.例如,2008年高考海南省考查了斜面上滑块的摩擦力方向的多解,2010年又考了相似题,可答案均不够严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物理实验》2004,24(3):27-27
据四川日报(记者尹晓华)报道,1月30至31日,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举行.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周沛耕、北京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王大绩、北大附中特级教师范存智等15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汇聚蓉城,为四川省的学子带来今年高考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16.
1 2006年高考物理大轴题(最后一题)命题特点分析 2006全国高考共命制了6套理科综合卷和3套单科物理卷,纵观这些试卷中的物理大轴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具体统计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全国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省份之一,全区高中全部于2004年秋季进入课改实验,2007年高考是宁夏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也是首次独立命题的第一届高考.全区高考成绩总体水平好于往年,本科录取线创宁夏新高,从一个侧面表明宁夏高中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估算问题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也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估算,从而大致把握一些事物的发展.因此估算题的考查,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本文将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如何估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继续实行分叉卷命题,即同一卷中有约20%分叉题,综观整份试卷,试题注重考核学生学习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对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层次的能力,力求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对教学的检测及导向功能.试卷难易度相对往年控制较好(全市平均成绩100.8分),试题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今后教学起到正确导向作用,下面针对具体的题目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忻传森 《物理通报》2005,(11):29-31
图像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一些用文字、公式很难表达清楚的物理规律,可以用图像直观、简明的表达出来.图像可以包含有关物理现象的许多信息,反映丰富的物理内涵;利用图像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近年物理高考中,图像题有较大的比重,且题型多样,有关图像试题的设计意图,明显由“注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化为“注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