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药敷脐结合腹部按摩解决颅脑外伤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60例颅脑外伤合并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结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结合腹部按摩较常规方法更有效的调理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排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2.
杜红艳 《新中医》2020,52(17):140-142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52例按抽签法分2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便秘症状评分、护理效果、不良反应与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或不尽感、排便频率与腹胀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能改善便秘症状且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且预防便秘。  相似文献   

3.
夏洪芳 《新中医》2020,52(20):131-134
目的:观察加味六磨汤方贴敷神阙穴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10 例气滞秘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55 例。2 组患者均服用四磨汤口服液,予调整生活方式、按摩腹部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加味六磨汤方贴敷神阙穴,5 d 为1 个疗程。2 组均治疗4 周。治疗前后评定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和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 评分,记录治疗前1 周和治疗4 周后7 d 的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SCBM) 次数。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PAC-SYM 腹部症状、直肠症状、大便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腹部症状、直肠症状、大便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SCBM次数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SCBM 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磨汤方贴敷神阙穴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能有效改善便秘相关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贴敷神阙穴配合腹部按摩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腹部按摩和小郁子油药饼(含小茴香、郁李仁、莱菔子、薄荷等中药)贴敷神阙穴,观察2组患者7日内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7日便秘发生率为23.3%,而对照组第7日便秘发生率为56.7%,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郁子油贴敷神阙穴配合腹部按摩对预防脑卒中后便秘有较确切疗效,符合中医护理的简、便、廉、验等治疗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老年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68例化疗后发生便秘的MM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的同时实施中药敷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便秘未缓解的8例患者中,4例进行中药灌肠、2例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例使用开塞露、1例使用开塞露无效后改为中药灌肠,均可解出大便,未出现肠梗阻现象。结论中药敷脐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MM老年患者化疗后的便秘。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研究中药敷脐+腹部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92例(2019年4月—2020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联合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单一组采用腹部穴位按摩,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敷脐。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 d后便秘症状评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水平]、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评估(GIQLI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单一组80.43%(P 0.05);治疗3 d后联合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单一组(P 0.05);治疗3 d后联合组血清MTL、SP水平高于单一组,SS、VIP水平低于单一组(P 0.05);治疗3 d后联合组舒适度、生活质量高于单一组(P 0.05)。结论中药敷脐+腹部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减轻便秘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提升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孙科儿  徐芳玲 《新中医》2021,53(8):175-178
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予泻热通肠贴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发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6例辨证属热积秘的AECOPD伴发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患者均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并给予膳食指导、腹部按摩、心理疏导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泻热通肠贴贴敷于神阙穴、天枢穴。2组疗程均为2周。评价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便秘症状积分及呼吸道症状、体征积分,记录患者的便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便秘症状积分及呼吸道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2项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便秘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加快,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予泻热通肠贴干预AECOPD伴发便秘患者,可明显减轻便秘症状,缩短病程,在改善便秘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梗死急性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等中医辨证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上给予自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9.
杨晶  宋宗惠  李春梅  陈亚亚 《光明中医》2023,(12):2391-2394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在冠心病便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Wexner便秘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Wexner便秘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对冠心病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膏药贴联合腹部按摩在胸腰椎骨折后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挑选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观察组接受穴位贴敷和腹部按摩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排便顺畅、稀软、干燥结节远低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的Wexner便秘(Wexner Continence Grading Scal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贴敷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1999年至2003年期间运用穴位埋植药线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咳喘病86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治疗,通过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评分(FMA)、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功能康复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FMA、MBI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疗效明显,可以促进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痔疮是直肠下端的肛垫出现病理性肥大的表现,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肛周疼痛、坠胀、便血,甚则脱肛。笔者采用针刺“痔点”、头顶部反应点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痔疮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Cervical vertigo is mainly caused by neck soft tissue lesions or bone and joint disease of cervical vertebrae.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acupuncture department.Though there are a variety  相似文献   

15.
16.
针药结合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结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与相关机制.方法: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结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足三里,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疗效、各症状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 (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52/60,P<0.05);②观察组溃疡、水肿、糜烂、息肉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两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症状评分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炎性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7%(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 (6/52,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结合针刺足三里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黏膜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血压病(简称EH),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我国的发病人数将近1亿,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本病发病率较高,症状较重,迁延难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近2年来针刺人迎穴治疗该病120例,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呃逆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呃逆 ,总治愈率达 93% ,实证的治愈率高于虚证 (P <0 .0 1) ,平均治愈次数亦少于虚证 (P <0 .0 0 1)。并试从经络学、穴位解剖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迎穴止呃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喘息穴加药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针刺喘息穴加中药加味定喘饮液(白果、白前、苏子、杏仁、僵蚕等),西药阿奇霉素口服。对照组35例,用阿奇霉素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P<0.05)。结论:针刺喘息穴加药物,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可消炎、平喘,治疗小儿慢性痰喘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茶碱缓释片联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9g/次,每天3次,并联用茶碱缓释片口服,0.1g/次,每天2次;对照组64例给予茶碱缓释片0.1g/次,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用药前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及症状缓解情况,副作用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6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茶碱缓释片联用治疗老年窦性心动过缓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