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浮选起泡剂及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分析了浮选起泡剂的基本结构及其对起泡性能的影响,从天然起泡剂、酸性起泡剂、碱性起泡剂、中性起泡剂5个方面对常规浮选起泡剂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总结了近年来新型浮选起泡剂的研究进展及组合起泡剂的应用情况,最后预测了浮选起泡剂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浮选工艺条件及其它药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从铅锌矿物的硫化矿浮选回收的变化角度出发,考察两种相似化学结构的起泡剂聚丙二醇单甲基醚(DPM)和聚丙二醇单丁基醚(DPB)的浮选特性。通过分析在铅锌硫化矿的浮选试验结果中所表现的浮选速率的差异以及粗精矿各粒级的分布差异和有价金属量的分布差异,研究了起泡剂DPM和DPB浮选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起泡剂DPB的浮选效率优于DPM。起泡剂DPB对回收较细粒级的铅矿物更有利,而起泡剂DPM对回收较粗粒级的锌矿物更有利。起泡剂DPB比DPM更有利于提高铅锌精矿的品位。   相似文献   

3.
《煤》2015,(12):13-16
分析了起泡剂的基本结构和在煤泥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对国内外常见起泡剂的特点、效果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概述了近年来复合浮选药剂和组合药剂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并对煤泥浮选起泡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煤泥浮选剂种类较多,捕收剂和起泡剂属于常用药剂,这两类药剂的应用效果对煤泥浮选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我国捕收剂、起泡剂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两类药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两者的性能提升和煤泥浮选效果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复配起泡剂对低阶煤浮选的强化效果,选取正戊醇、MIBC、仲辛醇和聚乙二醇(PEG)进行浮选动力学试验,通过表面张力和泡沫稳定性试验,揭示了复配起泡剂强化低阶煤浮选的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起泡剂单独使用时,PEG浮选精煤产率最高,浮选速率最快,正戊醇浮选效果最差;三种短链醇和PEG复配后,浮选精煤产率随着复配药剂中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显著高于短链醇单独使用,其中正戊醇和PEG复配后浮选效果最好。通过测试不同起泡剂表面张力和泡沫稳定性可知,复配起泡剂表面张力更接近于PEG,表明混合溶液中PEG的性能占主导;正戊醇和PEG复配后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最强,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最好,这是由于长链与短链协同吸附,在气-液界面形成了紧密结合的吸附层,增强了Gibbs-Ma-rangoni效应,从而提高了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浮选药剂制度对煤泥浮选的影响,以水峪选煤厂的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建立浮选效果与药剂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考察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捕收剂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煤泥浮选效果只与起泡剂用量存在相关关系; 最佳的起泡剂用量为75 g/t,适宜的捕收剂用量为130 g/t; 与现场药剂用量捕收剂257 g/t和起泡剂143 g/t相比,在保证精煤灰分不变的情况下,浮选精煤产率提高0.49 %,可燃体回收率提高0.50 %,浮选完善指标提高0.17 %,捕收剂用量降低127 g/t,起泡剂用量降低68 g/t; 当捕收剂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时,起泡剂用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适宜的起泡剂用量可显著提高煤泥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振洪  张荣曾 《选煤技术》1998,(5):41-42,45
用充气法对多种起泡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同一起泡剂不同浓度下的泡沫高度与半衰期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种评价浮选起泡剂泡沫稳定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起泡剂MIBC、BK201、松醇油及2-乙基己醇对石英及黄铁矿单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并进行了实际矿石浮选试验。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 石英通过泡沫夹带进入浮选精矿, 而黄铁矿通过疏水上浮和泡沫夹带的双重作用进入浮选精矿。不同起泡剂作用下, 精矿中泡沫水回收率越高, 石英和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越高, 不同起泡剂对石英和黄铁矿具有不同的夹带效果, 使石英和黄铁矿浮选回收率最高的起泡剂分别为BK201和MIBC。实际矿石浮选试验表明: 浮选产率、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与泡沫水回收率密切相关, 泡沫水回收率增大, 精矿产率增大, 而品位降低。选择合适的起泡剂能够增加硫化矿物的回收率并降低石英的回收率, 获得较好的浮选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7,(5):282-284
为了改善起泡剂浮选效果,开发出适用于煤泥分选的浮选起泡剂,以仲辛醇为乳化对象,采用高剪切乳化法制备起泡剂水乳液,对水乳液进行性质检测并将其用于煤泥浮选。  相似文献   

10.
泡沫浮选过程需要使用起泡剂.一般用选择性和起泡能力来描述起泡剂的性质.根据实验室试验来选择起泡剂,并在扩大试验中进行验证.近几年来很多试验工作研究了起泡剂的基本性质.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描述起泡剂特性的标准方法的制定.其性质包括起泡剂减小气泡尺寸的能力和提高泡沫的稳定性.在本研究中,评价了5种起泡剂在煤浮选中的起泡能力及其与起泡剂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精矿中水的回收率与无选择性机械夹带的固体量密切相关.还评价了有和没有固体存在时起泡剂促使水向泡沫捕集区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杰  杨胜强  王建波  吴超  赵波 《煤矿安全》2012,43(10):18-20
泡沫除尘是煤矿井下除尘措施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要提高泡沫除尘效率必须研发更加高效的发泡剂。湿润性和发泡倍数是发泡剂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根据要求选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增泡剂、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水作为发泡剂原材料,根据水膜浮选法的测定,5种药剂的质量比例为50∶5∶2∶1∶60时发泡剂的湿润性最强;根据搅拌发泡并测定发泡倍数,发泡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时发泡倍数最高,为71倍。  相似文献   

12.
浮选柱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介绍了浮选柱研究的理论依据、发展现状与动向, 评述了几种结构新颖的浮选柱及其发泡方式。浮选柱是细粒矿物浮选的有效设备, 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其研制和推广应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采用XFDⅣ型浮选机对汾西紫金矿选煤厂浮选入料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了浮选机充气量、叶轮转速和药剂配比及用量对煤泥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浮选机充气量为150 L/h、转速为1 800 r/min,捕收剂和起泡剂配比为4∶1,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分别为1 200 g/t和300 g/t时,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脉石英反浮选制备高纯石英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捕收剂种类、用量、混合捕收剂配比及浓度等因素对某脉石英砂除杂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捕收剂反浮选,除铁提纯效果较理想,优化的工艺参数如下:粗选时矿浆pH值为5,矿浆质量分数为20%,捕收剂丙撑二胺用量为80g/t,起泡剂2#油用量为75g/t;精选时矿浆pH值为9,矿浆质量分数为20%,石油磺酸钠和辛基羟肟酸按4∶1质量配比,用量为150g/t,起泡剂2#油用量为75g/t。最终石英砂精矿杂质元素总量为99.01μg/g,其去除率为53.96%,元素Fe和Al除去率分别为84.15%和37.50%。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含量细泥对承德某硫化铜矿选矿指标的不利影响,对该铜矿石分选的脱泥方法及泥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索试验。通过加入起泡剂的浮选脱泥、物理脱泥、两段泥混合处理和两段泥单独处理的对比试验,确定的工艺流程为先采用一段粗磨后加入起泡剂的浮选脱泥,再磨后采用38μm分级的物理脱泥得到第一段泥、第二段难选-38μm的细泥和第二段+38μm脱泥后的颗粒,将3种产物分别处理,得到铜精矿品位18.023%,回收率78.594%。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开滦矿区煤泥细泥含量高的问题,采用两种捕收剂、三种起泡剂进行了单因素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煤油和仲辛醇的组合效果最好;选择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及充气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充气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某细鳞片石墨矿为原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磨矿细度、调整剂水玻璃用量、捕收剂煤油用量、起泡剂2~#油用量及再磨细度条件试验。在最佳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原矿固定碳含量(固定碳质量分数)为7.99%,经过"1次粗选,2次扫选,5次再磨,7次精选"的闭路浮选流程,最终精矿固定碳含量为94.01%,回收率为90.41%。  相似文献   

18.
陕西山阳县某锑矿,原矿含锑2.27%,硫2.85%,砷0.27%。通过试验选择糊精、硅酸钠作为组合抑制剂,正丁醇作为起泡剂,有效抑制了石英、黄铁矿、毒砂矿物进入锑精矿中。采用一段磨矿、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产率3.45%、锑品位59.42%、回收率90.31%的锑精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冬瓜山铜硫铁矿的矿石性质,用几种不同起泡剂进行了优先浮铜、磁尾选硫的选矿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IBC(甲基异丁基甲醇)和丁基醚醇具有起泡性能好,泡沫层厚度高,用量少等特点,可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对于优先浮铜作业,使用丁基醚醇作起泡剂时选别效果最好,药剂成本最低;对于磁尾选硫作业,使用MIBC作起泡剂可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同时单位药剂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铅锌硫化矿石铅品位为1.32%、锌品位为8.17%。矿石中铅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锌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铅锌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分离困难。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实验室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4.60%条件下,以石灰为调整剂、水玻璃为脉石抑制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锌抑制剂、乙硫氮+丁胺黑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经1粗3精1扫选铅,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经1粗3精1扫选锌,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为54.25%、铅回收率为84.66%、锌品位为2.92%,锌精矿锌品位为48.32%、锌回收率为90.19%、铅品位为0.10%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